APP下载

Netflix“量子理论”在影视推荐中的运用研究

2021-03-24王腾飞丁友东

传媒 2021年4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大数据

王腾飞 丁友东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影视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自2013年大数据元年以来,大数据技术虽广泛运用于剧本分析、电影电视剧制作、营销、预测、投资等领域,但其具体应用方式仍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大数据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本文以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影视大数据为切入点,分析全球知名流媒体公司Netflix是如何架构并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并提出构建我国观众、传播媒介以及影视内容大数据“量子理论”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影视行业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量子理论 微标签 微类型 媒体融合 Netflix

影视剧属于某种商业行为,从制作到销售均需要考虑观影者的诉求。营销传播必须具备四个关键条件: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需要什么”来定位产品和卖点;二是有“营销就是传播”的理念并将它付诸实践;三是具备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料库”;四是核心环节——整合。以上四点表明,观影群体至关重要,未来的电视应以重塑用户体验为价值逻辑,深刻理解用户。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用户、媒体与机器之间多向性链接将被激活,形成可观数据,处理好数据将有利于影视行业的发展。在对影视相关数据处理、使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外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成为当下必须思考的课题之一。

一、大数据技术在影视运用中的两面性

自2012年美国政府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以来,大数据技术在影视行业中被广泛运用于影视剧制作、影视营销、系统评估等领域。笔者认为,分析当下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功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考察。

1.大数据技术促进影视行业发展。其一,大数据技术高效记录用户偏好数据。美剧《纸牌屋》自2013年开播以来,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与讨论度。Netflix这一成功案例,源于其对用户数据的广泛积累与分析,将影片高效数字化,从而分析出观众的偏好,形成个性化推荐。

其二,大数据优化影片营销。以《小时代》为例,据豆瓣网数据统计,《小时代》在微博中的受众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年龄层次,主力军平均年龄为20.3岁;二是性别构成,女性占比超过80%;三是地域分布,话题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等省份;四是明星关注度,杨幂等明星被关注度排名前十。如此精准的数据分析,有利于影片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其三,项目制作决策。目前,国内许多平台将数据结果作为电影电视剧制作决策之一。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指出,爱奇艺决定投资一部影视剧会从两个纬度判断:一是通过关于电影电视剧预测的大数据系统评估,预估这个片子的票房、预期是多少;二是结合宣传、发行或者做项目的团队……从这两个方向来决定最后是否要做。大数据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运用远不止以上几种,但上述几个例子已经证明了大数据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重要性。

2.大数据技术不是万能的。Netflix在运用大数据技术中也存在败笔之作。其自制的电视剧《马可波罗》就是典型的案例。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过度迷信大数据。Netflix通过数据得出观众的行为爱好,并且一味迎合观众的偏好。但过度的迎合反而导致观众的反感,丧失了《马可波罗》本该有的个性,最后适得其反;二是忽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马可波罗》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这部影片虽然尽可能地还原了中国古代场景,但其核心理念仍旧属于西方,注定不能讨好中国观众;三是低质的剧本。因为过度相信大数据技术,剧本一味迎合观众的喜好,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堆砌,影响故事本该有的情节发展。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虽然重要,但不是影视剧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下文笔者将分析Netflix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并结合国内大数据技术在影视业的成功应用案例,试图寻求解决的方案。

二、Netflix“量子理论”大数据技术应用探析

大数据技术在影视业应用突出者当属Netflix。这家公司原本提供DVD租赁服务,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曾一度直接导致其租赁业务市场萎缩。大数据技术成为该公司能够起死回生关键要素之一,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量子理论”计划的形成。Netflix对影片内容进行精细的分类,并使用“微类型”为这些影片打标签。这些“微类型”包含七万多个,为影片极具针对性的推荐奠定了基础。其通过列举所有的可能性,并依据影片的内容、属性等贴上标签。Netflix培训了一批人员,让这些员工不断地观看各种电影电视剧,捕捉出不同的属性,这成为Netflix具有战略价值的一部分。同时,这些“微标签”也为Netflix在制定决策时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多年“微标签”的数据积累,Netflix建立起用戶偏好数据库,以反映美国观众喜爱的主体及关注地点等信息。在对影片进行精细打“微标签”的同时,除确保工作人员对这些“微标签”理解一致外,Netflix还为每一个标签量化数值,通过这些“微标签”成功地将各类影视剧精细拆解,为量化用户的喜好做好基础工作。

2.“量子理论”的组合化语法。Netflix提出的“量子理论”用法为“影片微类型=地区+形容词+影片类型+创作来源+设定时间+故事情节+内容+适宜观看人群+……”。Netflix员工依据这种规律给影视剧打上合适的标签,受众群在使用Netflix产品之后,其数据被统计出来。通过这一方式,Netflix能够了解最受观众喜爱的关键词,进而预测美国观众偏爱的影片类型。对这些“微类型”中的描述语进行重新组合,可以发现不断重合的部分,这既能反映美国观众喜好的数据,又可以为影视剧创作提供参考依据。

3.“量子理论”的个性化服务。将受众群体对影片的认知和机器语法相结合,从而进行有效的推荐,这种更具风格化的推荐才是观众所需要的。Netflix推荐系统从原来的简单打分到现在的个性化推荐,得益于对影片精确的“微类型”细分。“微类型”数据库是Netflix数据底层的根基,工程师将这样的数据库和计算机语言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推荐精准度,达到留住观影者的目的。同时,借鉴Netflix“量子理论”方法以及《小时代》对观众的大数据分析方式,笔者提出构建我国观众、影视内容以及媒介传播这三种“量子理论”大数据。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搜集到更多有效的数据,从而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影视行业发展。

三、建构我国观众、传播媒介及影视内容大数据“量子理论”

影视属于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和客观现实生活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影视也属于产品,其商业价值的产生过程,更多应体现的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观众的“期待视野”,引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在影视作者、作品、观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则需借助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是小数据的拓展,对于有效管理内部结构化数据——即小数据,极为重要。管理好小数据的需求是共同的,这种需求已经超越企业类型、所属行业和自身规模等。“量子化”是小数据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影视剧等相关核心元素,这也决定了影视需要“量子化”。

在Netflix“量子理论”基础之上,如何较好地运用大数据技术,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构,并以量化的方式呈现相关内容,挖掘出深度信息。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代表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传播过程有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样的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依据这一经典理论,可以将大数据在影视中的运用分为三个重点方向,即用户、内容以及渠道。其中,“用户”即通常所说的“对谁说”,至于“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也在用户;而“谁”说了什么样的内容,则体现在我们影视创作的内容中;最后是通过什么样的媒介进行传播。从用户、内容以及媒介传播三方面,共同探讨大数据技术“量子化”运用,可以挖掘深度信息,形成个性化服务,有助于促进电视发展。

1.用户、影视内容以及传播媒介“量子化”。其一,用户“量子化”。影视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其特殊性。于丽在《电影市场营销》中提到,影视是通过创造性、同观众交换商品和价值,用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管理过程。当技术改变了社会的资源配置和运作模式后,电视与观众的“你播我看”式的传统关系被消解。这意味着电视媒体想要在纷繁复杂的媒体传播环境下争夺用户,就必须要深刻理解用户的多角色身份。因此,我们可以运用量化的方式给用户打“微标签”,通过“微标签”对观影群体进行分级分类等,更加精准地定位用户,同时也搜集观众年龄层次分布、地理位置,阶级属性,教育程度等信息共同来构架观影者的数据,在數字化环境中精准掌握用户属性。

其二,内容“量子化”。Netflix网站中的微分类达到七万多种,由数千个微标签有机组合而成,但影视数据库中主要内容还是欧美影片,其微标签与分类方法未必适合其他国家的影片,加上各个国家的用户选择影片类型的爱好千差万别,直接使用Netflix“量子理论”可能适得其反。因此需因地制宜,基于自身影片数据库内容特点,构建相应影片内容的“量子理论”,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形成特色的微标签规范与分类规范。整体思路如下:一是从专业角度解构影片,并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影片,用以挖掘深度信息;二是精心挑选并定义一套描述性词汇,并且对相关词汇进行详细解释,便于描述影片;三是综合权威专家意见,对相关影片“情感等级”及“社会可接受性”等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划分等级,以符合不同观众群体喜好。

其三,传播媒介“量子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交互式体验感越来越强。传播媒介也需进行“量子化”,使观众在使用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时,媒介能够自动推荐相应的影片作品。通过运用设备“微标签”的方式,量化用户使用何种设备,以及这种设备各项性能参数,用户使用该设备时间段等相关信息,从而推荐最合适的影片。

2.“量子化”的意义与作用。从专业的角度对用户、影片内容、传播媒介进行解构,并借助“量子化”的方式,建构起用户数据库、影视内容数据库、传播媒介数据库。以“量子化”的方式对用户进行细分,借助这种方式可以深度挖掘用户信息,建立用户地域分布、年龄层次等相关数据,深入了解用户;对影片内容进行“量子化”,将影片细分归类,同时统计出最受欢迎的影片标签有哪些,建立内容偏好数据库;传播媒介数据则可以挖掘出观众借助何种媒介手段,为影片推送等奠定基础,更有效地挖掘出关于用户、内容、传播媒介等深度信息,为个性化服务与影视内容创作等提供参考。

3.“量子化”数据的运用。物理学家巴拉巴西在《爆发:大数据时代遇见未来的新思维》中提出:人类行为的93%是可以预测的。建立起观众、内容以及传播媒介“量子化”大数据,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在用户、传播媒介与内容创作之间形成有效链接,可以为影片内容创作、媒介传播等提供参考。同时,用户、内容以及媒介传播三方面运用大数据“量子理论”技术建立有效的观众数据库、内容数据库以及传播媒介数据库,有利于制片方精准地把握住观众喜好,进而促进影视业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在借助Netflix所提出的“量子理论”基础上,笔者认为,应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用户、传播媒介以及影视内容“量子理论”大数据,从而为搭建用户、传播媒体与影片内容之间的桥梁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加科学的大数据运用方法,促进我国影视行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作者王腾飞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丁友东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吴春集.中国电影营销:理论与案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蓝姗,蒋亚娟.消解与重构: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方向[J].中国电视,2019(04).

[3]蒋波.大数据让电影不再“闭门造车”?[互联网+电影时代2][EB/OL].(2015-06-23)[2021-01-27].http://media.people.com. cn/n/2015/0623/c14677-27193705-2.html.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戴志强,朱海澎,潘皓.影视大数据:影视互动体验与量化认知的根本[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9).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大数据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