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2021-03-24闵艳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学情境数学理解

闵艳

【摘 要】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回归生活本身。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背景为出发点,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学情境  数学理解  生活化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定理和数字符号,使小学生感到十分困惑,进而影响到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进程。因此,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生活化情境能够将教材上抽象笼统的知识简单化和直观化,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结合生活整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尤其是要着力实现学生生活和教材内容的融通,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点,了解知识点,进而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进行“位置”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这一课时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借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精确说出具体事物的位置,进而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就近取材,通过观察教室内的桌子、椅子、黑板等具体物体的摆放,并以小组为单位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学生借助先前学习的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知识点,合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培养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一门学问最需要的也应该是兴趣。小学生正是处于好奇心最为强烈但理解能力较低的阶段,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对课本知识进行机械化的讲授,学生的学习思维很难活跃起来,更别说与教师同步。因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一定转变。而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正好与传统模式互补。教师应该将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景带入到课堂中,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讲解课本中符号化的数学知识,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求知欲,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真正做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够将其有效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就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观察具有各种图形特征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然后将观察到的物体记录在本子上,回到教室之后,让学生对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分享、交流。这样,我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一方面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变得乐于投入,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是片面的、懵懂的,对很多事情都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设置,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情趣。教师可以将生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进行统计运算的教学时,我带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等好几种豆子,让学生在对各种豆子的挑拣过程中进行数据统计,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利用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让他们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活情趣。

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并为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使他们能用问题来学习,更好地把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小学生普遍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结束教学后,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走出课堂,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建立起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出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比如家具城制作家具所蕴含的“测量”知识,买房子时蕴含的“面积”知识等,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生活问题都包含着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生活化的作业体验数学的快乐

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但如果课后习题過于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产生畏惧与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结语:

总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掌握数学规律,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魅力,把数学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缩短距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实现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杨德勇.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03).

[2] 潘国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J].素质教育,2012(8)

[3] 郑莉.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小学数学走进生活[J].学周刊,2007.

[4] 吴选伟.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生活[J].体育世界,2006.

猜你喜欢

数学情境数学理解
注重动手实践,实现数学理解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情境的创设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运用数学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