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2021-03-24周哲张洁朱璨曹洋刘炎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应对措施

周哲 张洁 朱璨 曹洋 刘炎

摘要:文章从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和安装阶段分别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的相应的成本管理的措施,为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传统建筑行业生产方式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粗放型的生产导致生产资料的浪费、劳动力效率低下、施工过程的质量难以把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1]。基于此,近几年国家开始大力推行建设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最新的发展方向[2]。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在工厂先生产大量质量合格的装配式构件,生产完成后运送到施工场地,在施工场地用施工机械把各种构件组装起来,最终形成质量合格的建筑物的一种新的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对于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从成本管理角度来考虑,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比传统建筑模式的成本要高,而且难以控制[3]。因此,本文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从而能更好的提高成本管理的能力。

2 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2.1 设计阶段

(1)设计人员不够专业。传统现浇式建筑依据国家统一的平法标准来进行设计,设计过程已经比较成熟,设计人员能夠很熟练的绘制出各个专业的设计图纸。相比之下,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规范还不够完善,设计人员对于这项新工艺的设计也还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导致设计效率低下,设计成本增加。

(2)设计的难度和深度加大。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上,不仅要增加对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还要绘制出构造节点的拆分图,如果拆分图绘制不合理,会给后续的施工安装过程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设计的内容会更多,从而导致设计费用的增加[4]。

(3)设计不合理导致模具使用费用高。设计阶段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如果设计出的预制构件的尺寸越多样化,越复杂,那么需要的模具种类就越多,这一方面会导致制造模具的成本增大,另一方面会导致预制构件生产时,模具的摊销费用增大,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5]。

2.2 生产阶段

(1)人工费高。虽然预制构件的生产主要依靠先进的机械设备来完成,使得生产人工的工日消耗量降低,但对于操作生产机械设备的人员要求较高,因此熟练的机械操作人员比较短缺,从而造成人工日工资单价增加,最终导致人工费用的增加。

(2)预制构件的存储费用高。传统的建筑模式下,只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存储和管理,对已经完成的施工部位不需要另外进行存储,但预制构件生产完成后,在运送到施工场地正式安装前,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存储和管理,从而导致存储费用的增加。

2.3 运输阶段

(1)运输费用高。预制构件的生产车间与施工现场的距离通常比较远,而且预制构件体积比较大,需要大的装载车辆来运输,这都导致运输费用的增加。

(2)预制构件容易损坏。预制构件在装载和卸载的吊装过程中容易损坏。在运输过程中如果路线选择不合理,路面坑坑洼洼不够平稳,也容易出现颠簸,导致构件的损坏。

2.4 安装阶段

(1)预制构件连接部位的施工会导致成本的增加。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构件拼装起来,因此在连接部位需要用到大量的连接件,材料费用会增加。其次,构件连接部位的受力很大,如果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整栋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连接部位的施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2)施工机械费用高。一般来说,预制构件的尺寸种类多,重量大,数量多,因此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要用到起重机等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很大。而且吊装过程中,对操作起重机械工人的专业要求高,因此安装工人的日工资单价高。

3 成本管理的措施

上文中探讨了预制装配式构件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具体的成本管理的措施如下:

3.1 设计阶段

(1)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新技术、新工艺,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任务。因此,设计人员要转变思想,不要墨守成规,要不断加强学习,设计院也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鼓励人员多出去学习和借鉴成功项目的设计经验。

(2)从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角度来做好设计流程管理。设计单位要加强与建设单位、构件生成单位和施工安装单位的沟通,在满足建设单位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利于生产和安装的图纸,减少安装过程中由于图纸错误导致的成本增加。在设计阶段,尽量多设计相同规格的同类型构件,从而减少模具的种数,提高模具的使用率,降低后续生产和安装阶段中,模具的生产使用成本。

3.2 生产阶段

(1)给预制构件生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预制装配式构件多采用机械来进行生产制作,但这对操作生产机械的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了,因此要加强对构件生产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培训,从而能更好的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构件。

(2)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合理的安排预制构件的生产计划,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可以有效的减少构件存储的时间,降低存储的数量,从而降低仓储管理费用。而且根据预制构件的种类和数量,来选择既能满足施工需要,成本又较低的生产工艺,也可以降低成本费用。

3.3 运输阶段

(1)合理选择构件生产厂的位置。构件生产厂距离原材料供应地和施工现场的距离越近,预制构件的运输难度就会越小,运输费用也会越低[6]。

(2)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预制构件在装载和卸载以及运输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还可以在运输前,就根据构件尺寸选择好大小合适的运输车辆;选择平整,并且没有限制运输车辆高度和重量的运输线路,减少运输过程中损坏构件导致的成本增加。

3.4 安装阶段

(1)加强对预制构件连接部位质量的控制。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预制构件连接部位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以免后续由于连接部位安装不到位出现返工的现象,造成成本增加。

(2)合理选择起重机械。根据预制构件的大小、重量和种类来选择既能满足工程需要,成本也较低的起重机械。另外可以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提高安装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结论

本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分别从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和安装阶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对成本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成本管理的措施,为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杨艳芹,史学仿.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居舍,2020(22):163-164.

[2]梁旺.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工期定额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3]周冲,苏衍江,薛守斌,赵喜民.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施工技术,2020,49(8):23-26.

[4]宫培松,张济武,熊峰,张云.基于构件拆分方案的装配式建筑全流程成本确定[J].建筑经济,2020,41(1):76-83.

[5]陈圆月,李伟清.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2):68-72.

[6]李新春,何世兵,张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运输费浅析[J].重庆建筑,2019,18(10):61-63.

作者简介:周哲(1998—),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科技学院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通信作者:张洁(1989—),女,湖南永州人,硕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课题项目:湖南科技学院2018年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湘科院教发[2018]32号No.32)

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应对措施
浅议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对策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议绿色羊舍的建设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