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

2021-03-24朱芳转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朱芳转

[摘 要]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作为实践教育类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论文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时间安排、师资队伍配备、授课教师培训、教学网站建设、课程教材编制、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举措,并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 就业创业;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2-0086-02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背景分析

大学生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中最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但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急剧转化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就业难”和“用工荒”的两难困境。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一人难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时又“一岗难求”。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就业领域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备受政府与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2013年以来,“史上最难就业年”“史上更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等报道频繁出现;202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874万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日益严峻。自2005年当年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第一次超过100万以来,毕业前未能找到工作的应届生人数随着毕业生总人数的增加而逐年增加,近年来更是高达200万人。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积极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近几年各高校采取多种措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比如,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提升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创业,就是当前很多高校非常重视,而且全力以赴在积极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而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提升,对于高校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方面虽然有成绩可言,但效果却作用不大。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及现实困境

(一)教学目标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作为实践教育类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实践。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相应的具体目标要求。在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就业创业的概念和意识。在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了解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职业职场信息,做到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定位;遵循人职匹配原则,科学制定生涯目标和职业决策。在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应当掌握自我认知技能、求职技能、创业技能等,还应提高自身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解决问题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现实困境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并没有或没有全部发挥该课程本应该体现的教学目标和作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和现实困境,具体体现在:一是课程没有得到高校的重视。仅从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来看,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在大学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并且只开设一学期,学时不足20学时,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没有体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应贯穿大学四年全程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二是教学师资配备不到位。“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在高校几乎没有专门和专业的教学师资,很少有授课教师是持有职业规划师这一资格证任教的。一般就是教学任务少、学期或学年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便被安排上“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以通过这门课程来完成或弥补不足的教学工作量,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无论什么学科背景的教师都可以给学生上“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三是教学师资培训力度不夠。现在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多是辅导员(班主任)给学生授课,辅导员(班主任)给学生上这门课的优势体现在:辅导员(班主任)了解学生比较全面,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素质比较了解,在学生就业及职业选择环节时,能给予学生比较科学的建议和意见。但辅导员(班主任)也是由于不同的专业和学科背景,缺乏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建构,并不能完全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门课程的师资很少开展专题培训。四是其他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网站、专项课题研究项目也比较少、没有统编的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等,这些问题也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具体内容

基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存在的以上有关教学时间安排、师资队伍配备、授课教师培训、教学网站建设、课程教材编制、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发挥课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研究者申请提出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以研究者所在的渭南师范学院为例,课题研究重点解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课程建设,整合力量,提高学校教师和骨干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强学习和培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二是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特点和定位,紧跟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合理设计和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时间,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是开展辅导员课程培训。根据学校的安排和要求,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团队成员阶段性对全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专题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是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将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制作的有推广价值的教学课件、高质量的授课视频等课程资料上传课程教学网站,资源共享;同时,积极促使条件成熟的相关教师开展慕课教学。

五是开展课程咨询辅导。坚持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全程化服务的宗旨,在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的支持下,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咨询辅导中心,安排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值班接待、辅导咨询学生。

六是开展课程研究工作。在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期间,要求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团队成员积极开展课程研究工作,每人发表1~3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相关论文,至少申报1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研究课题。

七是编写课程教材。整理课程教学改革资料和研究成果,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团队编写和出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材,用于对学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

四、对分课堂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尝试和应用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调动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授课中使用“对分课堂”授课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以研究者本人的一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讨论课为例,在给学生讲解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理论教学内容后,按照“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提前给学生布置了“对分课堂”的讨论课内容,并尝试组织开展了讨论课。讨论课内容和环节分回答问题(20分钟)、问题讨论(15分钟)、讨论总结(15分钟)三部分进行。问题讨论时,各小组成员围绕提出的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认识、现状、所想所思、分析判断以及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和给予问题解决的意见和建议等。在讨论总结中授课教师从各小组随机选择1名同学,回答参与课堂讨论的收获、个人和小组讨论问题的焦点、问题的讨论解决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解决的问题等。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对学生讨论总结情况进行点评,结合讨论中的有关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提高。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实质上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學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这一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途径的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