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建议

2021-03-24于秀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初中历史建议

于秀芹

[摘   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时易出现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的几点建议,即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针对性、探究性、层次性,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36-02

就目前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来看,有的教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教学预设的框架中,“随意问”“满堂问”“不合时宜地问”“自问自答”等现象屡见不鲜。正是由于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历史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课堂效率自然也就差强人意了。由此可见,在历史课堂上如何围绕知識重难点,精心预设兼具趣味性、针对性、探究性、层次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依然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初中历史课堂问题设计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

当前,一些教师认为,历史作为一门研究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学科,难以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实则不然。历史学科中有许多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小故事,很多电视、电影素材都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材料。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生动的情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打破历史课堂呆板枯燥的局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例如,以下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中的师生问答节选。

师:同学们,提到唐朝的对外交往,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玄奘。

生1:玄奘?原来历史上真的有唐僧这个人啊!

师:对,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西游记》。(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西游记》的画面)“唐僧取经”就发生在唐朝贞观年间。

生2:唐僧取经真的到达了“西天”吗?

生3:《西游记》里的情节和真实的历史一样吗?

生4:真的有火焰山这个地方吗?

师:看来同学们对玄奘西行充满了好奇。那么,玄奘西行和“唐僧取经”是一回事吗?玄奘在西行途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历史的谜团吧!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教学中,教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设计“玄奘西行和‘唐僧取经是一回事吗?”等具有较强趣味性和引导性的问题,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二、问题要有针对性,突出知识重难点

问题的针对性主要指的是问题要紧扣教学的重难点,在核心知识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实现认知上的突破与创新,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材中,有一部分属于识记性内容,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学生通过识记即可掌握,还有一部分属于理解性内容,这部分内容往往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使课堂问题更有针对性,从而避免“随意问”“满堂问”的不良现象发生。

例如,以下是“商鞅变法”教学中的师生问答节选。

师:在商鞅变法中,守旧贵族对商鞅的变法一直持反对态度,哪些变法内容触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

生1:我认为“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触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

生2:是啊,在变法之前,贵族的地位是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贵族的子孙生下来就是贵族。

生3:现在贵族的世袭特权被废除了,贵族的子孙要想获得爵位,就必须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是他们不愿意做的。

师:对。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从根本上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客观上有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师:请大家再想一想,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哪条措施最能体现出变法的性质?

生1:商鞅变法的性质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一场改革运动。

生2:我认为奖励军功这一条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的性质,因为正是奖励军功才使得秦国军事力量迅速增强,最终统一了全国。

生3:不对。我认为是鼓励耕织这一条最能体现商鞅变法的性质,因为它得到了底层人民的拥护。

师: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商鞅代表哪个阶级?

生1: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师:哪一条措施最受地主阶级的欢迎呢?

生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资料。(用多媒体展示资料文字和图片)新兴地主的顾虑是,他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是非法的,说不定哪一天这些土地就会被没收充公,他寝食难安。如果他的这些私田能够得到国家的承认,那他就心满意足了。

生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际上就是承认了土地私有。

生2:这下新兴地主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师:对,这就从根本上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商鞅变法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围绕这一知识点,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变法内容的基础上,从细微处着手,设计了“哪些变法内容触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哪条措施最能体现出变法的性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剖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本质,不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商鞅变法本质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透过历史的表象把握历史本质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问题要有探究性,搭建交流平台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探究价值和一定开放性的题目,打破传统单向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探究搭建平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体验者和探究者,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以下是“鸦片战争”教学中的师生问答节选。

师:有人认为,如果林则徐不禁烟,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大家讨论。

生1:林则徐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因此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找不到发动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生2: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英国人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要开辟中国市场,当时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开始在全世界进行殖民扩张,中国自然也不能幸免。

生3:就算林则徐不禁烟,英国人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因为他们要打开中国市场。

师: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要把中国变成英国的殖民地,这是资产阶级的扩张本质和侵略屬性决定的。林则徐禁烟的正义之举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他们借此发动了战争,所以,林则徐禁烟只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换句话说,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依然会以其他方式爆发。

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富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为学生的探究与交流搭建了平台,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分析了林则徐禁烟与鸦片战争爆发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资产阶级的侵略本质,从而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问题要有层次性,关注学生差异

在历史教学中不乏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发言积极,他们是课堂的中心,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却并未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游离”在课堂边缘,成为“边缘生”,这就是所谓的“优生挑大梁,差生跑龙套”的课堂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水平设计出具有一定层次性的问题,以引导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时,教师设计了如下层次鲜明的“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戊戌变法为什么又被称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戊戌变法为什么最终会失败?”学生针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个问题属于基础性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都能顺利解决;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把戊戌变法的措施进行归类,对学生的归纳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第三个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要求学生在充分把握知识本质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充分激发了不同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作为”,从“因材施教”到“因材施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使历史课堂呈现出和谐的景象。

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力、提升历史课堂实效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问题设计,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探究搭建平台,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还能够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更高效。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初中历史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精设计,巧提问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