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文言倒装句式教学

2021-03-24甘兰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

甘兰芳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过程中,文言特殊句式教学常被忽视,表现为相关知识点往往缺乏归类梳理,而且在讲解过程中也没有瞻前顾后的链接环节。这便导致学生难以辨析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针对这种现象,文章提出了在高一阶段进行文言倒装句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文言倒装句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12-02

笔者和同事们在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在文言特殊句式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分辨不清倒装句式里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不能很好掌握倒装句式的结构特点。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高一阶段就结合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文言倒装句式教学。

一、文言倒装句式的归类分析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分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等。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句子成分的放置位置,与现代汉语不一致。如将宾语放在谓语前面、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将谓语放到主语的前面等。这便是倒装句式。倒装句式里有主谓倒装(表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等)、定语后置(用“者”作结尾、用“之”作为标志词)、介宾结构后置(“以”字构成的介宾短语、“于”字构成的介宾短语等常后置)这四种主要句式。

二、随文教学,系统辨析四种句式

以上提到的四种倒装句式在人教版必修语文教材中都有出现。每遇到一种句式,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例句,请学生观察这些句子的主谓宾顺序,并依据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

笔者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文言倒装句式。

1.巧用口诀,辨别句子成分

请学生熟记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口诀:“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谁或什么可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要由动支配,谓语陈说什么谁。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再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根据这个口诀进行分析。如请学生尝试分析以下句子的句子成分:“今天,我从家里带来一本书。”不少学生可很快找出主语“我”,谓语“带来”,宾语“一本书”,状语“今天”“从家里”等。

2.从古代、现代汉语语法构造的共性来突破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在谓语之后,用来回答“谁?”或“什么?”;而在古代汉语中,却会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之前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其常见的类型:疑问代词“谁”“何”等作宾语时放在动词前、否定句中的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前、借助“之”或“是”将宾语前置。以下是笔者引导学生辨析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式的做法: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式的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出示例句: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让学生依据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分别找出这两个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并认识到谓语动词前面的“何”实为宾语。因此这两个句子可译为:“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问女儿在思考什么?”可若是按照原句的语序便会译为“大王来时什么拿?”“问女儿什么思考?”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最终能把“何”调到动词“操”“思”的后面进行翻译,并认识到这种句式就属于倒装句里的宾语前置。接着请学生翻译以下两个句子,找出主语、谓语动词、疑问代词,并判断其句式:

①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3.联系本地的方言来辨析常见的句式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起到修饰、限定、说明名词的作用,一般放在中心词前,比如明亮的教室、聪明的孩子。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古代汉语中,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构成定语后置的句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中的中心词为“爪牙、筋骨”,“利、强”是修饰词作定语,按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的顺序可将此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无论笔者怎么说,学生始终都弄不明白。看着一脸疑惑的学生,笔者灵机一动,让学生回忆本地方言“粥玉米”,引导学生找出这个短语的中心词“粥”,修饰词“玉米”,了解翻译时要将修饰词放到中心词前面,译为“玉米粥”。再让学生知晓“我的书包”用本地方言说就是“书包我”,即把修饰词“我”放在了“书包”的后面,而这和定语后置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每碰到定语后置的文言句式,笔者都会借助本地方言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学生便能很好地掌握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的定语后置句式,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翻译。在学生都能轻松地掌握这一句式的翻译方法后,笔者还会进行拓展。如《孟子》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笔者会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日攘其邻之鸡者”作为定语修饰中心词“人”,整个句子应翻译为“现在有个每天偷他邻居的鸡的人”。

4.总结规律,夯实文言基础知识

很多教师在讲授倒装句式时,仅仅注意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句式”,而忽略了“为什么是这种句式”的说明。这就导致学生只会判断教师讲过的句子,而对于那些没碰到过的句子根本不会判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解决“为什么是这种句式”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了解“为什么”的过程中找到判断句式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夯实他们的文言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式,笔者在黑板上出示句子,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句式并总结规律: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我辛辛苦苦供养你,你却对我不管不问。”

②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是绝对不可能的。”

⑥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学生总结出了以下规律。这一句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有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等。

课后,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让前四个小组分别收集一种倒装句式的例句。如第一小组负责收集宾语前置的例句,并翻译这些句子,最后再找出判断这种句式的方法。让第五小组负责找成语,并判断它们的句式。例如,夜以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唯利是图(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只任用有才得人),它们都属于宾语前置。

三、举一反三,迁移练习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课内习得的学习方法学习类似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有效串联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如在人教版语文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出现了比较多的介宾结构后置的句子,如“设九宾于庭”“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拜送书于庭”等。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句子的共同之处。学生马上找到这些句子中都出现了“于”字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的情况。又由此引出人教版语文必修3《劝学》里的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学生就能明白,由“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可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于”放在动词“碎、会、设”等的后面,用来引出动作发生的处所。②“于”放在形容词“青、寒”等的后面,用來引出比较的事物。在学生懂得判断各种句式的方法之后,笔者就从他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句子,让学生翻译并快速判断它们的句式类型。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能快速、准确地辨析这些倒装句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与这四种常见倒装句式相关的知识。相信经过长期的练习,学生所积累和归纳的知识会越来越多。当学生积累到足够的词汇之后,再结合相关的句式分析,他们很快就能读懂一篇文言文。这仅是学生学习浩瀚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的起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持之以恒,要运用更新、更活的方式方法,以快速掌握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