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

2021-03-24陈永杰

今日财富 2021年7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

陈永杰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有者与实际经营者相分离,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受企业管理者青睐,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实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管理中,任何决策都是具有风险的,因此,防范风险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各自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共同推动着财务经营管理的正常进行。

一、引言

企业在营销和企业内控管理的相互协同方面,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的制约。从目前实际情况分析,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突出,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严重防碍了企业的发展。在内部制度当中,财务内控制度更是重中之重。一些企业因忽视财务内控管理,导致重大财务风险发生,使得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概述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含义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配合企业内部管理及战略目标的需求制定的一系列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总称。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防控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财务部门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的重要保障。随着市场的不断开发与发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进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符合企业现状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增强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首先,可以提升财务工作效率及运行安全。根据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建立的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符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使得财务降本增效,提升财务风险应对及控制能力。

其次,能够增强企业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形成良好的监督,对企业各职能部门、业务环节起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职务侵占及管理层腐败的行为发生。

再次能够更大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及资产安全,最大程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有效的避免企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浪费行为,同时防护企业资产发生重要损失的风险发生。

最后,能够提高财务账务的真实性,保证企业账务的合规性,增强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增加财务报告及相关管理信息的规范性。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增加财务对企业管理的参与,促进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人员能力水平偏低,财务意识淡薄

首先,大多数企业管理存在组织架构简单、部门设置不合理、领军人才缺乏、规章制度缺失或制度执行不到位、企业业务单一、多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期规划、机会主义意识严重等情况,严重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管理方式存在随意性大,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规范和固定的工作流程,大多数企业没有预算制度,没有监督机制,形成了粗放式的没有控制及监督的管理陋习,无风险防范意识,致使企业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

最后,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不熟悉财务准则及税法知识,不懂得财务处理的相关要求,有法不依,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企业管理者逃避纳税和债务的思想严重,致使企业存在重大的财务风险及法律风险。

(二)企业没有完整体系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包含资金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每个制度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监督的,在很多企业的制度建设中,只是设立了一个个独立的制度,未系统的考虑制度建设想要达成的管理目标,没有使制度形成相互联系、相互监督,无法形成完善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三)重营销,制度执行落地困难

企业在逐步发展壮大的今天,依然会存在初创时期的简单、粗狂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其只关注营销而不注重企业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导致奖惩不公,引发非营销员工不满;同时,缺乏企业文化培训,没有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传递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无法让员工和企业形成积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有制度有章程的企业,大部分却没有执行到位,使得企业的制度和章程形同虚设。企业没有章程、没有制度就等同于沒有约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了控制,会导致企业无法良性发展。

(四)财务内控管理风险防范不足

企业在制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时未充分思考和评估企业与财务相关的控制风险、企业行业特性、市场变化等,企业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无计划、无规范的的流程模式使得未来价格变化导致企业合同亏损;市场采购因无预算管理控制导致采购超支、成本增加;资金使用中无计划、无安全意识等导致存在多方面的性财务风险。

(五)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无配套监督管理

大多数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制定后,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约束,或虽有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但是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实际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凌驾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之上,不受制度约束和监督,使得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失效,导致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变成形式主义,形同虚设。

四、推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管理人员意识

企业需要增强管理团队,特别是中层以上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能力培训,提升企业重要管理岗位员工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意识,特别是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相关财务知识的培训。

企业所有者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会极大程度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认识和履行的意愿。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运行,与企业管理人员是否重视、是否起带头作用事关重要。提高企业领导人管理水平和思想水平,使他们认识到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是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得以正常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人在行使权利时多一份制约、多一份提醒、多一道程序,才能使企业资产多一份安全,企业经营决策多一份谨慎,从而使企业经营少一分风险,企业目标的实现多一份保障。

(二)完善制度體系建设

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工程,要突出财务内控管理、财务对业务管理的关联性,更需要建立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监督,由此使得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企业财务的闭环管理。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需要融合业务、企业战略目标等多种因素,才能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效服务于企业。

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控制是财务内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所谓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负责,存在极大概率发生错误和舞弊的行为,同时又可以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相互关联的职务。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要做到以下职务的相互分离:负责授权批准的人员与执行相关业务的人员、业务经办人员与审核监督的人员、业务经办人员与会计记录的人员、财产保管人员与会计记录的人员、业务经办人员与财产保管的人员。由此才能有效保证财务内控在管理和监督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三)制度制定、培训、执行和监督的全员参与

企业要想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使之执行有效,需要遵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制度建立需要全员参与,闭门造车造不出好车,制度建设也一样;二是企业的制度培训需要全员参与,制度建立后,要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制度宣贯和培训,使得企业员工对制度要求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三是企业的制度执行要全员参与,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企业所有人不得凌驾在制度之上,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四是企业的制度监督要全员参与,监督应该是针对企业的所有人员,监督执行到位,制度才能充分落实。

(四)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企业应大力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和内部控制知识水平。作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内控认识及能力的高低非常重要。企业应该提高薪资待遇和鼓励财务人员的技能学习,同时在市场上招聘有经验有能力的高级财务人员,并经常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

五、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一套系统的内控管理制度对管理者进行约束和监督,而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做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如何建立完善的可执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即财务内控管理应贯穿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机构的各种业务和与财务相关的所有事项;二是重要性原则,既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企业与财务相关的重要事项和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高风险领域;三是制衡性原则,在管理层级、组织架构及权责分配等多各方面要做到有制约、有监督;四是适应性原则,就是说与企业的经营发展规模、主营业务、市场竞争情况和承受风险的能力相适应,并随着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变化,对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贪污、腐败、以及滥用职权等对企业经营存在高风险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以企业可接受的成本实现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协助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员工社会使命感。

(作者单位:苏州中环建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财务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财务自由这扇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