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1-03-24石晴

今日财富 2021年7期
关键词:投资银行监管发展

石晴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内最为重要的媒介,社会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投资银行在不断变化的国内经济环境与国际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强烈。文章根据对国内投资银行的现状的了解,提出了投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模较小、业务涵盖范围狭窄,业务产品种类单一、专业人才匮乏、风险监管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证券市场日趋成熟,投资银行相较几年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初具规模,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不容乐观。就目前来说,我国投资银行的主体是证券公司,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只是属于初级阶段的投资银行。传统的证券业务业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我国对于投资银行进行各个层面上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投资银行还是处于落后的位置。

(一)业务环境

行业往往对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无论哪个行业要想迅速且高质量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业务环境,因此,我国为促进投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尽力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部门也格外重视。除此之外,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稳定的增长,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的攀升,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融资才是关键问题,只有进行多重渠道的融资活动,获得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在这一方面,我国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各种具有针对性的融资优惠政策正在实施,但是现如今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较为复杂,众多外国投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他们往往具有较为全面的业务范围和成熟的运作模式,因此很快的占领了我国大部分的市场,以至于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受到了阻碍,相较于国外发达的投资银行机构和全面的业务种类,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时间也比较短,发展进程举步维艰。

(二)规模数量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得以初步形成,在初期,国内专业的证券公司只有34家,但是兼营证券业务的公司却达到了300余家,在1997年,我国法律规定分业经营,至此银行与证券行业出现了分离。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为主体的金融中介体系。另外,一大批业务广泛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等也在从事投资银行的其他相关业务。我国投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与影响力。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我国投资银行的构成状况如下图所示:

我国投资银行的规模数量正在不断的扩大,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投资银行市场相比,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业务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距。

二、我国投资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投资银行规模较小

就现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来说,我国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达到几百家,其他监理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各种金融中介的数量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外的大型投资银行及其所拥有的成熟的投资银行市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比与美国的美林公司,其市场占有率占全国最高,除此之外,其他投资银行以各自特色业务发展扩大,但反观我国,投资银行的规模也业务水平远远达不到可以与之竞争的程度,根据数据显示,从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行业集中度来看前五大机构总资产占全行业比重,银行业约为50%,保险业约为65%,而投行业约为25%,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并没有形成多方发展的趋势,十分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业务涵盖范围狭窄,业务产品种类单一

目前来看,投资银行业务在我国投资市场刚刚起步,业务包括的范围比较小,一方面一级市场上的证券承销业务、二级市场上的经纪及自营业务比较活跃,另一方面主要集中于银行业的投资理财、债务承销和财务顾问等业务,在其他的金融市场或者金融融资渠道上开展的比较少。具体来说,我国投资银行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证券交易商、证券承销商、证券经纪商等方面,这使得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十分局限,因此,我国大多数投资银行通常只能够通过收取佣金的方式盈利,以这种方式所赚取的收益微乎其微。除此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务越来越专业化和多样化,新型产品不断涌出,业务产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和多样化是全球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与需要,现在投资银行的业务已经从承销业务、经纪业务等传统业务扩展到企业购并,投资咨询,风险规避,等诸多新兴领域,更加能够反映出西方投资银行为了能够更快的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强化风险分散化的意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才能更加吸引客户,而这些方面是我国的投资银行需要着重改善的地方。

(三)专业人才匮乏

对于投资银行行业来说,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理解其行业特征因此,對于投资银行人才的培养也缺乏专业和专属的机构与方法。投资银行及其业务专业性较强、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从事该行业的人员需要具备牢固的理论基础和敏捷的思维,需要具备投资、融资、法律、产业分析等多种方面的专业且先进的技术,因此从事投行业务的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来说,现如今很多投资银行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也并不是专业从事投资银行方面,只是随着行业发展或者个人发展转而进入到投资银行行业中,甚至于有些从业人员都搞不清楚投资银行是在做什么的情况下做着投资银行的业务,因此,作为金融行业中较为高端的层面,投资银行行业十分缺乏精通资本运营的专业人才,这也大大制约了投资银行行业的发展。就目前来说,各大银行尚未建立完备的投行队伍,一小部分商业银行单独成立了投资银行部,而其他商业银行则是将投行业务归并在公司业务部,并没有根据业务需要选拔专业性人才。

(四)风险监管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投资银行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在投行法律监管方面还没有形成唯一有效的国家监管机构,这就导致了监管部门之间经常会发生利益冲突,出现监管漏洞及重复监管等效率低下的监管现状,因此,在我国就出现了很多证券公司为了获得高额而很少顾及风险的情况,这又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投资银行市场法律发展不健全所带来的不稳定性以及对我国投资银行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针对投资银行业,我国并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投资银行业务操作常常出现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现象频频发生,没有提供一个长久稳定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很多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不及更新完善,无法满足投资银行健全发展的法律监管要。由于我国存在着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的滞后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银行的发展。除此之外,投资银行业的法律监管也受到了经济体制缺陷的影响,对于资本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方式,我国选择了“先发展后规范”的模式,这也就导致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投资银行发展进程的不匹配。由于我国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缺乏重要的法律文件,使得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持与规范化的管理。

三、对策

(一)整合资源,扩大规模

第一,投资银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分业运营和混业运营两种模式,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人文因素、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相应的投资银行的经营模式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在两种模式中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模式。目前我国采取分业经营,而西方大多数是混业经营的模式,但近几年来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模式,从而可以提高效率。

第二,我国的投资银行的融资渠道不通畅一直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问题,这些投资银行为很多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以及上市融资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身的资金却一直出现短缺的状态,这直接影响了投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自身规模的壮大,因此,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相关措施已解决投资银行的融資问题。例如可以鼓励有实力的证券公司经过审批后直接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手段来进一步实现投资银行的规模化经营,壮大自身实力,改善资金短缺状况。

(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投资银行行业发展离不开具有专业型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行业人才的素质和道德建设,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人才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需要着力提高以外,更加缺乏的是专业的经验,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实践经验对于投资银行业的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除了加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组织集体培训等方面外,还需要注重学习国内外突出人才在专业上的实践经验,切实提升从业人员实力。

(三)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一方面,由于投资银行业务需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来获得超额收益的特征,因此,针对投资银行业务,要清晰的规定主要业务或产品风险限额,对于业务的具体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通过充足的资本和相关的授信来对上述措施进行支持,并且要在业务过后,对业务的风险和应对方式进行常规检查,且定期进行的评定和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首先是立法方面,要对立法权限进行明确界定,对立法规定严格实行,以此来强化法规的力度与透明程度。其次,我国对于投资银行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法律可进行适当的借鉴,采取国际化的立法趋势,参考国际法规,根据自身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立法与执行。最后,监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所发挥司法监督作用有利于减少资本市场上的不良行为,同时可以根据这些不良行为对于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解释。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

猜你喜欢

投资银行监管发展
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监管交通
欧盟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投资银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