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揿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3-24杨香燕沙静涛杜胜花刘慧敏

河北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生物反馈大肠

杨香燕 沙静涛 杜胜花 刘慧敏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门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FC长期不愈,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饮食、药物、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科疾病、胃肠道闭塞等多种疾病,以及反复使用药物等,都可导致便秘发生,排除这些原因、疾病,就可诊断为FC[2]。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们应用揿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FC 74例,并与单纯应用揿针治疗73例、生物反馈治疗73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武汉)》[3]中FC的诊断标准,有下列2项或2项以上可确诊。①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②每周排便<3次;③排便感到费力达至少25%;④排便需手法辅助至少25%;⑤排便有不尽感至少25%;⑥排便时肛门直肠伴梗阻感和(或)堵塞感至少25%。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无腹部及盆腔手术史;近1个月内未接受便秘相关治疗;电子肠镜检查无结直肠器质性病变;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伴心、脑、肝、肾、血液系统等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所致便秘者;合并肿瘤、严重感染病、肛门溃疡者;内分泌、代谢性、神经性及药物所致便秘者;遗传、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损伤;因便秘曾行手术或其他介入方法治疗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严重精神障碍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220例均为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揿针组73例,男26例,女47例;年龄31~78岁,平均(53.51±13.78)岁;病程6个月~43年,平均(6.99± 9.09)年。生物反馈组73例,男28例,女45例;年龄22~81岁,平均(54.26±13.48)岁; 病程1~45年,平均(6.54±8.96)年。联合组74例,男31例,女43例;年龄21~78岁,平均(50.90±13.28)岁;病程5个月~40年,平均(5.93±8.29)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掀针组 予揿针治疗。针具为一次性无菌揿针(ZM2-6DL型,杭州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耳穴取双侧便秘,体穴取双侧天枢、大肠俞、脾俞、大横、支沟。操作方法:排空小便后,碘伏棉球消毒穴位皮肤,针刺入穴,得气后留针。埋针持续24 h,每日按压3~4次,每次按压1 min,以患者耐受为度,2次按压间隔4 h,24 h后取出,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揿针埋针治疗,每周5次。

1.3.2 生物反馈组 予生物反馈治疗。操作方法:首先让患者排空大便,仰卧位,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医护人员将电极感受器进行润滑后,轻柔插入患者肛门,再将另一个电极片放置于患者一侧腹前斜肌,通过提示音提示患者,从而进行治疗,锻炼肛门的收缩、放松及其他功能。每次治疗30 min,每周5次。

1.3.3 联合组 予揿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同1.3.1+1.3.2。

1.3.4 疗程 3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3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4],评分方法见表1。②参照英文版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5],结合中文版PAC-QOL[6],从生理不适(1~3条目)、社会心理不适(5~12条目)、担忧(4、13~23条目)、满意度(24~28条目)4 个方面测评3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表1 主要症状评分

1.5 疗效标准 显效:便秘有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粪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排便间隔时间<48 h;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 d,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3组病例脱落情况 揿针组73例,治疗好转后拒绝治疗脱落4例,服用其他药物脱落3例;生物反馈组73例,自行中断治疗脱落4例;联合组74例,未按疗程治疗脱落4例。

2.2 3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3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揿针组、生物反馈组(P<0.05),揿针组与生物反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3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分,

由表3可见,3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揿针组、生物反馈组(P<0.05);揿针组与生物反馈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3组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3组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 分,

由表4可见,3组治疗后PAC-QOL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PAC-QOL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揿针组、生物反馈组(P<0.05);揿针组与生物反馈组治疗后PAC-QOL各项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FC病程久,且临床病因不明确,大部分患者为快速缓解痛苦,选择服用泻药排便,泻药虽可快速软化大便,但长期服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结肠传输功能减退及大肠黑变病等[7]。因此,探究外治法治疗FC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学认为,FC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肾、肺等脏腑密切相关,五脏六腑协调配合,使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8]。《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举痛论》谓“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诸病源候论》指出“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结,壅塞不通也”。可见便秘或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常,或肠内燥屎不通,或气滞郁积不行,或气虚传送无力,或血虚肠道干涩,或寒邪侵凝,阴寒凝结而发生大便秘结,排便不畅。中医治疗FC方法多样,其中针刺应用较广,本研究选用揿针治疗。五脏皆通于耳,选耳穴便秘穴[9],通过耳部相应穴位刺激调节五脏功能,达到阴阳调和效果,亦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持续调节人体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进而改善胃肠道活动。天枢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是大肠之经气在腹部聚集之处,对于肠道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导致的便秘,临床疗效良好;大肠俞为大肠之背俞穴,主治腹胀、便秘、腹泻等胃肠疾病[10],俞募穴配伍,一阴一阳,在平衡状态下,恢复肠道正常传导功能,使腑气得通,大便得下[11];脾俞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支沟为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12],大横为脾经之穴,与天枢相配,调理肠道气机。各穴位相互配合,对穴位进行持久刺激,促进经络气血运行,协助肠道排便。揿针较常规针刺留针时间久,长久刺激可调节全身气血津液,从而激发胃肠道功能。有研究表明,揿针治疗可增强便秘患者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及兴奋性,促进肠道蠕动[13];也可通过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加速肠蠕动,改善肠道传输功能,增强肠动力[14]。肠道中水分减少也是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刺可通过减少结肠水分重吸收,调节水分转运并修复结肠黏膜超微结构,从而增加粪便含水量,改善便秘症状[15]。

现代医学认为,FC主要是由于结直肠转运功能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所致[16]。生物反馈疗法作为新型治疗FC的方法,因其非侵入性、易耐受、无依赖性、无不良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7]。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疗法,结合了运动、重复和模拟排便,正确协调腹部和盆底肌肉收缩[18],从而促进肠道传输功能,改善便秘。

FC虽不危及患者生命,但排便困难、腹胀、排便时间久、排便间隔时间长、便不尽感等症状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发现,3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和PAC-QOL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和PAC-QOL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揿针组、生物反馈组(P<0.05);揿针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和PAC-QOL各项评分及总评分与生物反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揿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FC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纯应用揿针、生物反馈治疗,随着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理、社会心理不适、担忧、满意度均得到相应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揿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FC,能克服传统药物疗法产生的依赖,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便秘症状,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生物反馈大肠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探讨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