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分析

2021-03-23王玉莹姜晓峰郝慧霞宋健郭卫东宋壮志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绦虫家畜驱虫

王玉莹,姜晓峰,郝慧霞,宋健,郭卫东,宋壮志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2.内蒙古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属绦虫幼虫寄生于动物或人体内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1-2],棘球蚴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流行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3-5]。我国是棘球蚴病高发的国家之一,流行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7个省(自治区)[6],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棘球蚴病主要流行区。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为今后推进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0-2019年内蒙古25个项目县的棘球蚴病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人群患病筛查 按照《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对所辖居民采用B超影像学方法进行筛查,疑似者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辅助诊断。

1.2终末宿主(犬)粪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调查 采用ELISA法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深圳康百得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1.3犬驱虫管理 采用吡喹酮对3月龄以上的犬进行药物驱虫。体重<5 kg的犬每次给药50 mg;体重5~15 kg的犬每次给药200 mg;体重>15 kg的犬每次给药400 mg。每犬每月定期驱虫1次。

1.4中间宿主(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 屠宰季节选取当地繁育的羊,检查屠宰后的羊肝、肺等脏器,解剖、肉眼观察或触摸检查囊状物、包块或结节,肉眼观察其角质层或显微镜观察有无原头节,记录包囊数量。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核查后,录入Excel中,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Prea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同时,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评价时间变化趋势。

1.6质量控制 根据国家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案,对调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使用统一的检测试剂和方法。抽取20%样本进行复核,复核率均在95%以上。

2 结 果

2.1棘球蚴病患者检出情况 2010-2019年共筛查661 501人,查出棘球蚴病患者465人,各年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5,P<0.01),见表1。检出率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年度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30.9%,P<0.05)。465例全部为囊型棘球蚴病患者,除新巴尔虎左旗、克什克腾旗、镶黄旗、正蓝旗、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和阿拉善左旗未发现棘球蚴病患者,其他旗(县、市、区)均发现患者。筛查检出率最高的为扎鲁特旗,共检出148例,检出率为0.543%;其次为新巴尔虎右旗,共检出121例,检出率为0.377%;西乌珠穆沁旗,共检出54例,检出率为0.130%。见表2。

表1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棘球蚴病检出情况

表2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新发病例地区分布

2.2终末宿主(犬)感染情况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检测犬粪205 039份,检出棘球绦虫抗原阳性2 950份,各年犬粪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P<0.01),2010-2019年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总体呈下降态势(APC=-21.2%,P<0.05),见表3。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巴尔虎右旗和西乌珠穆沁旗,其中新巴尔虎右旗除2016年略有升高外,各年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西乌珠穆沁旗虽一直存在犬感染情况,但总体呈现稳定下降,见表4。2019年犬粪阳性率较2010年下降了89.3%,2010-2019年犬驱虫数与犬感染率呈负相关(r=-0.651,P<0.05),见图1。

表4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感染地区分布

表3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犬粪样本检测结果

图1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犬感染率与犬驱虫数

2.3中间宿主(羊)患病情况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检查羊158 776只,其中患病1 691只,各年份家畜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86.2,P<0.01),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见表5。2015年中间宿主(羊)患病率最高达到3.28%。家畜(羊)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巴尔虎右旗,且新巴尔虎右旗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下降较快,见表6。

表6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羊)感染地区分布

表5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中间宿主(羊)患病情况

3 讨 论

我国是棘球蚴病高发国家之一,细粒棘球蚴病、多房棘球蚴病的疾病负担分别占全球的43%和91%[7],其中以西藏、四川、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云南等省(自治区)流行最为严重[8]。自2007年起,国家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中央补助地方棘球蚴病防治项目,实施了一系列防治措施,防病环境整体提升[9]。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人群筛查,摸清人群包虫病流行底数,对筛查出的棘球蚴病患者按照标准实施免费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救助。②控制传染源,“月月驱虫,犬犬投药”[10]。对全区25个项目旗(县、市、区)进行家犬、牧羊犬登记,采用吡喹酮进行驱虫。③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牲畜屠宰和检疫管理,禁止买卖病变脏器,限制屠宰场养犬。④加强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饭前洗手、不玩犬、不用动物脏器喂犬等。

通过对2010-2019年棘球蚴病防治结果分析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棘球蚴病人群检出率低于2012-2016年西藏、四川、青海、宁夏、甘肃、新疆等省份的人群棘球蚴病流行水平,与陕西和云南基本持平[8]。自项目启动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逐渐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点的防治体系,建立了部门协作机制,形成了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和村5级的棘球蚴病防治网络,积极落实《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各项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项目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明显降低,有效控制了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流行[11]。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人群筛查发现的棘球蚴病患者均为囊型,未发现泡型患者,这和近几年相关调查结果一致[12]。病例主要分布于扎鲁特旗、新巴尔虎右旗、西乌珠穆沁旗,其原因与当地棘球蚴病流行模式有关。该模式为典型家养动物循环型,即疾病流行于有蹄家畜和犬间,难以有效控制棘球蚴病传播途径,棘球蚴病患者均有与犬类的密切接触史[13]。上述3个旗均是以牧业为主的旗县,受生产生活习惯影响,牧民普遍养犬,当地居民不食羊内脏而随意丢弃继而被犬吞食可能性较大,人与犬接触密切,增加了感染机会,进一步增加了循环传播的可能性。既往研究[14]显示,内蒙古棘球蚴病流行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多为东部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特别是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但通过对防治结果分析发现,扎鲁特旗位于西北部,其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较高,这提示应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调查显示,2019年犬粪阳性率为0.37%,低于西藏(3.59%)、新疆(2.56%)、甘肃(3.28%)和四川(3.28%)等[15]棘球蚴病流行省份。随着犬驱虫数的逐年增加,内蒙古自治区犬棘球绦虫检出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这表明针对终宿主(犬)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2016年犬棘球绦虫检出率略有升高,可能与当年陈巴尔虎右旗、镶黄旗等9个旗相继纳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棘球蚴病防治项目有关。犬检出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巴尔虎右旗和西乌珠穆沁旗,这与当地以牧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人群感染率较高的部分地区重合,提示控制犬的感染有利于降低人群感染风险。相较于内蒙古自治区2008-2010年家畜的检出率(13.66%)[16],2010-2019年中间宿主(羊)的检出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其下降原因与规范处理患病羊内脏,杜绝私自喂犬或自行食用等科学的家畜饲养和管理密不可分。家畜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新巴尔虎右旗,2015年其患病率最高,这与当年家畜检出数较多有关,究其原因可能与家畜齿龄相关。有相关文献显示:幼年牛、羊(2岁以下)棘球蚴感染最低,成年牛、羊(2~5岁)次之,老龄牛、羊感染最高[17],但确切原因仍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新巴尔虎右旗作为内蒙古重点农牧业县,因其家畜养殖基数较大,感染率较其他地区较高,但随着防治措施的不断推进,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综上所述,2010-2019年内蒙古棘球蚴病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前实现了2020年棘球蚴病流行县人群患病率控制在1%以下、家犬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控制在8%以下的目标。这表明目前以病例为线索,在本地感染患者所在村进行主动病例筛查与处置,发现患者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建立完善棘球蚴病患者登记管理、随访管理信息系统及家犬登记和驱虫登记管理,形成以控制传染源为主、中间宿主防控与患者查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是行之有效的。但扎鲁特旗等地的棘球蚴病人群检出率较高,表明棘球蚴病流行重点地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加大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力度。

猜你喜欢

绦虫家畜驱虫
家畜疫病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生猪驱虫正当时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兽医辩证治疗家畜腹泻症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