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河蟹常规养殖技术

2021-03-22张志勇

黑龙江水产 2021年1期
关键词:河蟹技术管理

摘要:文章概述了黑龙江省环境条件下的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常规养殖技术。从河蟹养殖的现状,提出了养蟹池塘的选择、工程建设、池塘消毒、防逃设施、水草种植的具体要求,对蟹种的选择、蟹种的消毒、春季暂养管理、蟹种运输、蟹种放养密度、雌雄比例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对饲养管理中的饲料种类和投喂方法进行了描述,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还对养殖后期的抓捕上市和越冬管理中的越冬池的选择、越冬水位、越冬水质、越冬密度、越冬期间清雪、溶解氧测定、越冬后的起捕等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河蟹;常规养殖;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6.16文献标志码:A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螃蟹、毛蟹、清水蟹,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主产于长江、欧江、辽河等水系。近几年来黑龙江省也开展了河蟹养殖。河蟹适合于南北各地养殖,国内、国外市场销售价格稳中趋升,市场需求量大,养殖经济效益高。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5.9%,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均相当于海蟹的2倍和对虾的8倍,每100g肉质中维生素的含量高达5960个国际单位,比一般的鱼类、虾类要高得多。食用河蟹老少皆宜,在辽西、辽南、辽中等地素有“高梁红了蟹子肥了”之美称,很受消费者欢迎。除了食用,河蟹还可以入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1 河蟹养殖现状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人工繁殖育苗成功,从此河蟹得以迅速发展,产量逐年上升,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当前水产业结构调整中,河蟹养殖已被广大养殖户认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河蟹的需求量也逐年加大,这样就为我们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黑龙江省有记载的河蟹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后来因为形不成规模而停止养殖。20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县(市)又开始了河蟹人工养殖,但规模不大。进入21世纪以来河蟹养殖在全省迅速发展,现已形成规模。目前,养殖河蟹主要方式有池塘养蟹、大水面养蟹、稻田养蟹,草荡养蟹。黑龙江省养殖的河蟹苗种主要来源于辽宁省,简称辽蟹,产于辽河水系。

2 养蟹池塘

2.1 池塘的选择

池塘面积一般应以放养河蟹和数量来决定。

2.2 池塘工程

养蟹塘应修筑一些凹凸不平的地形,以便于河蟹脱壳期间藏匿。蟹池水深应在1.5m以下,可修筑蟹岛。水深以80cm~100cm为最佳。还应有20cm~30cm的浅水滩,以便河蟹觅食。

2.3 池塘消毒

池塘應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干塘清毒时,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100kg/亩,带水清塘应以125kg/亩~150kg/亩为宜。

2.4 防逃设施

蟹种放养之前设置防逃墙。防逃墙材料多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防逃膜不应有褶,接头处光滑无缝隙,拐角处应呈弧形。

2.5 种植水草

“蟹大小,看水草”,在池塘中栽植水草是河蟹健康养殖必须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可栽种伊乐藻、金鱼藻、菹草、苦草等。

3 蟹种放养

3.1 蟹种选择

蟹种也称扣蟹,应选择规格整齐、活力强、肢体完整、无病且体色有光泽的1龄蟹种,规格以100~200只/kg为宜。

3.2 蟹种消毒

蟹种放养时,应有一个“试水”过程,将装有扣蟹的网袋放入池水中浸泡2mins~3mins,冲去泡沫,然后取出放置片刻,如此反复3次,让扣蟹慢慢吸水份,再用3%~5%的食盐水浸洗5mins~10mins,进行蟹体消毒。然后再散放于岸边,温差不得超过3℃,否则会造成河蟹入塘成活率不高。

3.3 春季暂养管理

蟹种暂养池应占总面积10%~20%,池深1m以上,水深0.5m~1m。暂养池放种时间应在四月上中旬,密度为2000只/亩~3500只/亩。

3.4 蟹种的运输

目前均采用干法运输。干法运输,工具一般采用泡沫箱或木箱还有竹筐,也可有用蒲草包、麻袋、尼龙编织袋。

3.5 蟹种放养密度

从我们这几年放养密度看,亩投放扣蟹800只~1000只为最佳放养密度

3.6 河蟹的雌雄比例

购买的河蟹一般雌雄比例为6:4与7:3。这样比例的蟹苗基本上是正常的。

4 饲养管理

4.1 饲料种类

动物性饲料: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畜禽加工下脚料、鱼粉、昆虫幼体、丝蚯蚓等。植物性饲料:豆粕、花生饼、小麦、麦麸、玉米、米糠、各种水草等。配合饲料:根据河蟹营养需要加工配合颗粒饲料。

配合饲料应注意一下几点:

4.2 投喂方法

饲料加工成短条型、条状,含水量低,水中稳定时间长,利于河蟹摄食与消化。提倡全部投喂高品质的河蟹专用饲料,既能保持水质又能促进河蟹生长。根据推算与观察,大部分河蟹在蜕壳时,少投或不投喂饲料,因为河蟹在蜕壳时不吃食。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一般添加量为2g/kg,在蜕壳前2d~3d投喂。投饵必须根据天气和河蟹吃食情况进行,做到:“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四定”:为定位、定量、定时、定质。

5 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5.1 聚缩虫病

聚缩虫在河蟹幼体上大量繁殖时可超过幼体大小的2~3倍,使幼体漂浮于水面呈白絮状。防治方法:采用0.05%~0.125%福尔马林全池泼洒,使池水含20mg/L的福尔马林,但在一天内应进行水体交换,排除剩余的福尔马林,用10mg/L~30mg/L制霉菌素药液浸浴亲蟹2h~3h,可杀死聚缩虫,并可抑制一些细菌、病毒等疫病发生。

5.2 气泡病

患病幼体在静水中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不久在体表及体内出现许多气泡,在血腔及消化道内栓塞而死。防治方法:防止水中气体过饱和等。

5.3 着毛病(挂脏)

着毛病(挂脏)在河蟹的颊部、额部、步足关节上附着水绵(绿苔)等丝状藻类以后,使得河蟹行动缓慢,进食减少。防治方法:忌用农田肥水等。

5.4 烂肢病

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摄食养活或停食,活动迟,最后无法脱壳而死。防治方法:在捕捞、运输及放养过程中操作要小心,勿使蟹体受伤。

5.5 脱壳不遂病

黑壳蟹不脱壳:病蟹壳呈灰黑色、坚硬钙化,不吃食,蜕不下壳,轻敲背壳,能打出一个空洞,内已长出一层新的软壳;长毛蟹不脱壳:病蟹的甲壳、口器、眼窝等处长了厚厚的一层毛状物(原生动物及霉菌),毛上覆盖一层泥土及污物,整个蟹壳呈灰黄色或土黄色。病因:河蟹染病,营养不足。防治方法: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泼洒浓度为10mg/L~15mg/L。

5.6 软壳病

河蟹旧壳脱落后,新壳甲壳形不正、不平或质软,很久不能硬化,病蟹通常出现食欲降低、活动差或无力,生长缓慢,极易遭敌害侵袭而死亡。防治方法:全池泼洒生石灰,泼洒浓度为10mg/L~15mg/L。

6 抓捕上市

6.1 适时抓捕

河蟹上岸觅逃的规律:“秋风响,蟹脚痒;秋风响,蟹下洋”。河蟹捕捞的原则是:宜早不宜迟,视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捕捞时间。

6.2 创建品牌

河蟹养殖应该走健康养殖之路,推广以“健康的苗种,优良的环境,科学的管理”为核心的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使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品牌意识的增强,特色成为品位的代名词。“大闸蟹”成为长江中下游河蟹产业的一大特色。长江蟹以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最为出名,因此在河蟹销售上,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比其他没有品牌的同等规格河蟹要高出2~3倍,而且销路好,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加快绿色及有机河蟹产品的养殖模式推广及申请认证,以提升品牌河蟹形象,是解决销售难、提高销售利润的必由之路。

6.3 拓宽销售渠道

改变传统的销售观念,以品牌河蟹为依托,积极进军大型商场和超市,重视河蟹包装,提升河蟹的附加值,加强绿色及有机河蟹的养殖步伐,拓宽河蟹的销售渠道。

7 越冬管理

7.1 越冬池选择

地点选择背风向阳、交通方便的池塘,而且水质必须充足,无渗漏、无污染。越冬池面积以5亩以上为宜。最好用新挖的池塘越冬。如是老池,必须彻底清塘消毒,消毒时池底留水10cm~15cm,每亩用生石灰75kg,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杀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消毒后注水应用密眼网挡住水口,以防敌害及杂鱼重新入池。

7.2 越冬水位

需选择保水性能好的池塘进行越冬,结冰前水位应保持3.5m以上。对水位的要求是冰下最低水位应保持在2m以上。

7.3 越冬水质

水质清爽,透明度在40cm以上,不要太肥,水质要无污染。

7.4 越冬密度

越冬密度一般在300~500kg/亩。

7.5 河蟹入池消毒

入越冬池前河蟹应用浓度10mg/L的高锰酸钾洗浴30mins或用浓度5%的食盐水浸洗5mins~10mins消毒。

7.6 清除冰面积雪

下雪后要及时清扫冰面积雪,清扫面积最少占冰面的2/3以上。

7.7 水中溶解氧测定

黑龙江省冬季漫长而寒冷,冰封期长达半年之久,冰冻层在80cm以上。按鱼类越冬技术操作规程12月上中旬每10d测试一次溶解氧。冬至前后是低溶氧期,要及时测氧,掌握水中溶解氧变化情况。进入次年1月份每周测1次氧。河蟹越冬池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低于5mg/L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增氧,以确保河蟹安全越冬。

7.8 越冬后河蟹起捕

河蟹越冬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体内营养,在融冰后,水温上升至5℃以后应立即向越冬池内投喂豆粕及含有蛋白质多的饲料,以恢复河蟹体质,便于出售。河蟹捕捞非常简单,待水温上升后在水口铺上网片,河蟹既顺着水流爬能上网,这样循环往复既可抓捕干净。也可采取拉网捕捞、地笼网捕捞、灯光诱捕、干塘捕捞等方法,多种捕捞方法相结合,即可把河蟹捕净。操作时应注意保护河蟹附肢完整。

参考文献:(略)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viron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iver crab(Eriocheir sinensis)of conventional breeding technolog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iver crab breeding, and put forward the paddy sele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nd, pond disinfection, prevent escape facilities,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aquatic plant, the selection of crab species, crab kinds of disinfection, spring temporarily raise management, crab, crab of the density of livestock, both male and female proportion of transportation, etc.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opinions, feedstuffs and feeding method of raising management is described,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of common diseases and the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lso the breeding of the late catch listed and wintering management of wintering pool selection, water level, the winter water, the density of wintering, clear snow during the winter,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wintering after catching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Keywords:River crab(Eriocheir sinensis); Conventional bree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作者簡介:张志勇(1953.11-),男,曾任尚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长、高级工程师。曾受聘黑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专家、黑龙江省首届特聘渔技员。

猜你喜欢

河蟹技术管理
关于北方河蟹养殖关键技术的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