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劳动教育构建学校的“躬耕园”文化

2021-03-22居海燕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构建途径劳动教育文化

居海燕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学校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从辛勤劳动教育、诚实劳动教育和创新型劳动教育入手,开展系列化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塑造学生诚信品质、激发学生创新潜力。“躬耕园”文化以植物生长观察为主线,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劳动体验教育为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劳动实践活动为载体,教会学生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提升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

关键词:劳动教育; “躬耕园”文化; 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003-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学校要重视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为了培养国家“有用人才”,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之前果园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发挥全校师生的智慧,开启了躬耕园文化建设,将劳动主题教育与躬耕文化有机融合,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塑造学生诚信品质、提高学生创新潜力。

一、体验辛勤劳动,培养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学生优秀品德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辛勤劳动。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辛勤劳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在学校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虽然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点之一,很多学校都会通过大扫除、包干区、班级卫生的打扫等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事实上,这样的劳动更多是被动的、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任务的,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往往存有抱怨的心理,劳动教育实际意义不大。一些教师把劳动作为处罚学生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更是容易让学生对劳动产生误解,从心里看低劳动、不愿意主动参与劳动。让学生爱上劳动、以劳动为荣,学校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我校的躬耕园,在建设初期,先让志愿者参与进来,对园内的杂草和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本来很脏很累的活,志愿者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却露出了开心满足的笑容。有志愿者坦言,虽然生活在乡镇,周围有很多的农田,但是自己从来没有下地干过活,没有好好感受过泥土的气息,没有注意过青草的香甜味。看到志愿者们的参与热情,坚定了学校将劳动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的信心。躬耕园整理好之后,采取班级承包责任制,每个班级分一块地,种什么、怎么种,完全由班级自主决定,由学生全程参与,亲自体验,很多任课教师也主动申请加入劳动团队。为了保证种植的效果,学校为每个班级安排了学校擅长种菜和种花草的后勤工作人员作为指导人员,并提供一定的劳动工具供师生使用。现在的学生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缺少这样下地劳动的机会,很多学生对常见的植物和蔬菜都不熟悉,对种植知识和技术更是一无所知,学校提供这样的集体劳动机会对学生来说太具有吸引力了。刚种植的时候,同学们热情非常高涨,不管衣服鞋子弄的有多脏、手上的水疱有多疼、头上流了多少汗,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绿植,将整个躬耕园装扮得生机勃勃。种植容易,养护难,学校也担心过学生对躬耕园建设可能只有三分钟热度。出乎意料的是,为了能保证种植的植物能够顺利成活,开花结果,各个班级都进行了精心部署,专人定时对植物进行养护,上网查阅资料、回家请教家长、跟其他班级同学学习养护经验……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同学们的种植经验越来越丰富,慢慢地,养护植物也成了同学们的一种习惯,成了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躬耕园开始热闹起来,早晨、中午、放学都可以看到学生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草的忙碌身影,躬耕园也成了学生们的乐园。

“你的菜长多高了”“今天你给植物浇水了吗”“我种的花有花苞了”……校园里随时可以听到同学们这样的交流,很多老师也时刻在关心着自己班级地里的植物,大家都在为自己地里植物的长势操着心。确实,躬耕园的建设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经验,但是学生们经受住了重重考验。通过躬耕园的集体劳动,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辛勤劳动的习惯在悄無声息中养成,责任心也在慢慢形成,学生对劳动的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能懂得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科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在学习和劳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学生变得更加细心、更有耐心、更具恒心,他们体验到了劳动是一种责任、一种期待,也是一种幸福,在等待收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付出、收获和成长。

二、践行诚实劳动,塑造诚信品质

践行诚实劳动,要求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敬业精神、实干精神和工匠精神,热爱劳动并能实实在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对诚实劳动最好的诠释。诚实劳动还在于发乎本心,遵循天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诚实劳动”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意义时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学会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实劳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诚实劳动教育中,重在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当然,诚信品质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不可能通过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手抄报比赛、一次国旗下讲话就能完成。学校应该搭建诚信劳动的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践,让学生学会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坚守诚信的初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诚信品质。

学生的辛勤劳动换来了躬耕园的大丰收,有绿植盆栽、有瓜果蔬菜,当然各个班级的劳动收获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为了让这些劳动成果更具有价值,学校结合感恩节主题教育,举办了一次爱心义卖活动,将筹集到的爱心款,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学生。以往义卖的物品主要是师生捐出来的,这一次,学校决定将躬耕园的劳动成果进行爱心义卖,各个班级进行爱心筹款大PK。为了将劳动成果卖出最好的价格,筹得更多的爱心款,各班同学动足了脑筋。“100%纯番茄汁,无任何添加,健康首选”“可爱的肉肉植物,一盆5元,请把我们带回家吧”“新鲜的卷心菜,无农药,绿色健康”……大声吆喝的、挂大幅宣传海报的、欢迎免费试吃的,宣传形式五花八门,跟赶集一样热闹。各种商品明码标价,负责销售的学生服务真诚热情。一位老师来到卖番茄汁的摊位,买了一杯番茄汁,尝了一口,故意找茬说:“你卖的番茄汁一点也不甜,不好喝,跟超市卖的味道差太远了。你确定是100%番茄汁吗?”听老师这么一说,该学生急了:“我可以现场榨汁给你看,这是番茄汁本来的味道,虽然口感不是非常好,但是绝对健康呀!”这位老师笑着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为他的诚信经营理念点赞,为他的创新营销模式点赞。

在义卖活动现场,所有的商品都是来自农耕园,虽然品种不是非常多,品质也不见得比外面市场上的好,但是所卖商品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所有售卖商品都明码标价、货真价实,所有义卖所得都公开透明、如数捐出,没有出现任何弄虚作假的情况。诚信经营、正当竞争,学生顺利进入商家的角色,卖力推销自己的商品。半天的义卖活动,劳动强度非常大,赚的钱也不是很多,关键是这些钱还不是给自己,但是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一点不比专职的营业员差。通过爱心义卖,将辛勤劳动的成果转变为爱心基金,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奉献的快乐,也让学生明白诚信劳动的意义和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三、尝试创造性劳动,激发创新潜力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创造性劳动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短板,因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能够展示其在劳动方面创造才华的机会不多。虽然很多学校会开展一些科技创新大赛,可是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影响力也有待提高。当下学校普遍重视成绩,对学生的创新劳动教育存在很大不足,学生全员参与创新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很多学生都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学校应该意识到创新劳动教育的缺失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积极主动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创新劳动实践机会,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创新的热情,营造人人勇于创新、人人乐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体验中掌握劳动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劳动素养。

躬耕园的种植慢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工具,一开始,这些工具都是由学校统一购买的,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工具不是很实用,有些学生不会用,有些根本不适合学生用;如种植成果的用途单一,除了爱心义卖、奖励给学生、进行班级绿化布置外似乎也没有了其它用途。为了保证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长久常新,学校可以举办全校学生的“金点子”创新大赛,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让学生探究解决躬耕园中问题的办法。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劳动体验,他们对躬耕园的建设有着更多的发言权。针对劳动工具问题,有学生建议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制造或者改造新的劳动工具,在科技节上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到躬耕园内进行实际操作,结合实际运用效果再进行评价打分。针对种植成果用途单一问题,有学生献策学校可以组织厨艺大比拼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进行二次创作,借用学校的食堂操作间,将收获成果以美食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同学在此基础上又建议可以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利用自己种植的产品为父母送上一份孝心,如制作一个水果拼盘、一个蔬菜沙拉、一个肉肉植物盆栽等,这样既可以跟父母一起分享自己的勞动成果,又可以让父母见证自己的实际劳动能力。有同学建议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在网上注册一个商铺,售卖学校的躬耕园产品,用售卖赚来的钱购买新的植物和更加先进的劳动工具,甚至可以成立一个爱心基金,帮助有需要的人。还有同学建议可以搞一个种植活动视频直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让更多的人爱上种植、爱上劳动……收到学生的那么多好的创意,教师们都不得不感慨,对学生要刮目相看。如果将学生们的创新才能埋没,真的是学校教育的最大遗憾。

学生们的“金点子”为学校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为了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学校为学生颁发“最佳创意奖”“创新能手”等奖项或者荣誉证书,并根据学校劳动教育的实际需求,对获奖学生的“金点子”进行筛选、加以完善、进行实施。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建议被学校采纳,并能得到很好运用的时候,学生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他们的创新劳动得到了学校的认可,这些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劳动活动中来,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一个好的创意,就是一个好的活动,一个好的活动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长此以往,良性循环,勇于创新、愿意创新的新局面就会打开,创新劳动就会成为校园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将辛勤劳动教育、诚信劳动教育、创新性劳动教育与学校的躬耕园文化建设有机统一,培养了学生的奋斗精神,塑造了学生的诚信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力。躬耕园文化以植物生长观察为主线,有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劳动体验教育为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劳动实践活动为载体,教会学生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提升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躬耕园文化已逐渐成为我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氛围在我校已经慢慢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已经深入人心。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形态有了新的变化,学校需要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在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劳动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尽快扭转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的局面,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为国家培育出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18-09-10]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猜你喜欢

构建途径劳动教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中国小说英译译介模式构建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