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劳技课堂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3-19倪弯弯

天津教育·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劳技迁移整合

倪弯弯

【摘  要】整合教学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主题单元,通过与其他学科内容、信息技术和技术要点迁移内容整合,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技;内容;技术;迁移;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6-0135-02

【Abstract】Integrated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urriculum reform. Combining with the theme unit of "Bridge Model Design and Making", through integration with other subject cont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key transfer content, improve students' technical literacy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Labor technology; Content; Technology; Migration; Integration

一、现状分析

在劳技课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认识误区,认为该学科只是技术的掌握,忽视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缺乏原理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作品的科学原理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将技术系统化,不同主题内容的分布,导致学生学习技术不够系统。

二、实践策略

劳技教学应以内容整合为依托,信息技术为桥梁,技术迁移为辅助。将小学劳动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以五年级上册《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这一主题单元为例开展学科整合探索。

(一)内容整合,深化理解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多学科的内容。

《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主体单元的教学目标有:感受桥梁的历史,了解现代桥梁的结构和种类;能识别简单的图纸,知道设计思想的表达方法;掌握小木料的剪、切、锯、拼、胶、磨等基本技法;探究结构与承重的关系,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1.结合科学,厘清思路

在《桥梁结构的认识与简单设计》一课中,我们选取的是斜拉桥,但是为什么是斜拉桥?难道仅仅是因为教科书上的一句“斜拉桥具有跨度大、桥体轻等特点,适合在象山港使用。”学生还是有疑问的,因此在选择桥的种类时,需要对斜拉桥的特点进行简要的科学原理说明。

2.利用数学,明确位置

在《桥梁模型的制作》中需要学生把“设计方案”提升为“模型成品”,把二维的图纸变成三维的作品。将桥梁分解成便于制作的几部分,绘制加工图,标注具体尺寸。而且桥梁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对称思想,学生在确定一侧拉索钉时其实也明确了另一边的位置,锻炼学生的对称思维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3.运用美学,升级美化

纵观这个单元主题,美观贯穿始终。从草图的美观到桥梁的整洁美观,最后到美化外观,要求我们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艺术成果。将劳动与美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艺术的美感。

(二)技术整合,彰显自主

在信息化时代,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但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时施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课前收集,信息了然

劳技学科与信息技术相整合会不断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常见桥的图片,了解桥的不同类型及优缺点。

2.课中微课,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在劳技课程中的应用可使教学难点、重点得以突破。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把难点进行慢动作讲解,总结技术要点。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可以反复播放微课,巩固技术重点,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3.课后延续,反馈及时

信息技术在劳技课程中的应用可使时空限制得到突破。课堂40分钟,但是当我们把作品制作延续到课后,利用QQ、微信、钉钉等平台教师能够看到他们的作品并给出评价,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学生大显身手、尽情发挥。

(三)迁移整合,培养自主

在劳技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对基本技能难点反复学习,勤于思考,熟练掌握,使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1.内容迁移,促进自主

小学劳技教材中,常常是今天编织,明天折纸,笔者尝试给劳技教学内容归类、拓展,以此促进劳技教学内容的迁移,有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以“我是木工”项目教学为例,同一个项目不同的主题活动,用的工具都是刻刀或剪刀,同样的技术(剪、刻、挖、粘),材料也基本相同,但呈现的作品不一样。详见表1。

2.技能遷移,提升自主

技能迁移是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前提下,将教材有相同技术点的内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技能点之间相互照应。笔者整合浙教版小学劳技3~6年级中对于木材加工的内容,如表2所示,发现《桥梁模型的制作》是基于《风筝的制作》和《投石机的制作》。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对新旧知识技能进行比较,学会由表及里,抓住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规律,顺藤摸瓜地去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向纵深方向迁移。

三、研究反思

教师在劳技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制定教学目标可以整合多学科,但是技能的掌握是劳技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询问学生有什么方法,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已经把方法在屏幕上展现出来,或者教师展示一些劳技作品,不用实物,却用课件,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01).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劳技迁移整合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