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赛龙: 执着于心 逐梦人生

2021-03-18闫佳唐诗

羽毛球 2021年3期
关键词:男单羽毛球女儿

闫佳? 唐诗

本刊记者在年初的泰国三站比赛后,采访到了喜提“两金一银”佳绩的安赛龙,听他聊起了疫情后的家庭生活和羽球坚持。

从去年开始,生活步调被疫情打乱,这位在赛场上游刃有余的优质偶像,在球场之外开启了新的人生阶段。在职业球员、丹麦国手等身份之外,安赛龙又新增了丈夫与奶爸的双重身份。对安赛龙来说,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经历,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学习着。藉由身份之名,他在2021年找到更好的状态,那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动力与能量。

球场新奶爸的双语启蒙

从去年10月升级为奶爸以来,安賽龙的生活进入到训练一结束就立刻回家陪女儿的状态。他为女儿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安维佳”,而且,还会用中文对女儿进行启蒙教育。安赛龙说:“因为疫情,没有国际比赛,我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妻子。怀孕期间女人很辛苦,我希望尽量多照顾她。女儿降生时,我一直陪在她们身边,假如不是疫情的关系,我可能是在各个比赛地飞来飞去。”

见到女儿的第一眼,安赛龙的心就融化了。等待了十个月,第一眼看到小家伙的那一刻,让他感受到了比拿冠军更美妙的幸福感。他说:“虽然孩子刚出生时样子是皱皱的,但那不妨碍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孩子。医生告诉我们她很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女儿出生后的八到十周内,安赛龙基本是寸步不离待在女儿的身边。初为父母,避免不了手忙脚乱,因为一切都需要学习和适应,重要的是,他们也需要慢慢了解孩子。

晚上,女儿哭闹的时候,安赛龙会把她抱起来,轻轻地跟她说话,放一些轻音乐安抚她的情绪。不过,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如果有烦恼不知如何处理时,他和太太两个人能互相帮助的那份无私。而且有了女儿后,他们会咨询有孩子的朋友们,听听他们的育儿建议。“我们很幸运,从家人和朋友那儿得到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女儿的英文名是“Vega Rohde Axelsen”,中文名是“安维佳”。平日里,安赛龙会推着婴儿车,带着女儿去户外散步、晒晒太阳,他会一边喊着“维维”,一边和女儿聊天。虽然几个月大的小维维并不能听懂,但安赛龙乐此不疲地用中文和女儿沟通着。因为他希望从小就给维维建立起中文的语感,今后父女二人可以用中文交流。为了这个心愿,安赛龙俨然在积极埋下兴趣的种子。

安赛龙说,自从女儿降生,生活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学会了很多东西,有种和女儿一起在长大的感觉。

如今,他更注意每天的安排,保证去做的事情是真的值得去做的。以前训练之前或者训练之后,他很喜欢跟朋友去吃午饭或者喝咖啡,每周两三次,但是女儿出生后减到了每两周一次。不过,到球馆训练时,他总会感到内心充实,那是妻子和女儿给他带去的安心感,也能助他在场上有更专注的表现。

泰国赛“2金1银”找自信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父亲的角色给了安赛龙更多动力。尽管受疫情影响,有十个月没有比赛可打,但是他并没有丝毫放松,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准备着,憧憬着东京奥运会时再次登上领奖台。

在安赛龙来看,2020年对于每个运动员而言都是不容易的。但是,他一直告诉自己,要将注意力放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比如,现阶段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和进步。为了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他在疫情期间参加了丹麦俱乐部赛,每周在丹麦国家队也都有队内赛可打。

安赛龙是世界男单第一高度,1米94的身高让他的杀球被球迷称作“来自三楼的问候”。但是,这对于安赛龙来讲也是一把“双刃剑”。进攻时,球尖、火力猛,但是,重心高、体重大也容易让他受到伤病困扰。去年9月,安赛龙被迫做了右脚踝手术,尽管之后的康复顺利,可是在前往今年初的泰国三站比赛之前,他的内心还是不免有所担忧。

好在复出首战就连克强敌,连续三周的三站背靠背比赛,安赛龙用“两金一银”的表现证明了霸气龙的势不可挡。“我真的非常开心在泰国能取得好成绩,因为经历了那么长的疫情期,一直为了提高和精进调整自己的打球方法。收获两金一银,给了自己很大的动力和信心。毕竟太久没有比赛,赛前总会有种看不清自己水平的疑虑。”

泰国三站15场比赛,看得出安赛龙在近十个月中的自我进化。他以防守破坏对手的连贯性,进攻如今也把握得更为精准,丰富的手段、落点的精准,让对手时常防不胜防。当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他心态上的控制。曾经,安赛龙时常因为打得不够理想而和自己生气。泰国赛上,他在比赛时的心态已经可以控制得很好。也许是当了爸爸的关系,他成熟了许多。

丹麦一哥的倔强成长史

说起来,已经成为“丹麦一哥”的安赛龙,于1994年出生在安徒生故乡欧登塞。6岁那年,在爸爸的陪伴下,他在欧登塞羽毛球俱乐部开始了第一次训练。在那之前,因为爸爸常去打羽毛球,他每周都有机会在场边观战,所以,俱乐部内的每一个角落他都很熟悉。

拥有运动天赋的安赛龙,年少时还加入过当地的足球俱乐部,而且很快就成为队内的核心球员。但是他发现自己是追求完美的人,团队比赛似乎过于依赖队友,每当队伍踢不好,他就会陷入沮丧。这也让他做出了选择,将足球鞋和护具换成了羽毛球鞋和羽毛球拍,因为一个人的羽毛球比赛,更适合他。

做出选择后,欧登塞羽毛球俱乐部成了安赛龙的另一个家。每天饭后,他会立即冲刺到球馆。训练后,他还会静静等着场上的球员谁落单,那他的练习就又来了。当然,大部分时间他会对着墙壁抽球,尽管俱乐部的老板并不开心,但是他会自言自语道:“这是世锦赛的赛点。”

为了多练球,安赛龙的父母在一楼的客厅里为他和妹妹设立了一片小羽毛球场。面积没有正规球场大,网的高度也不达标,但最重要的是能训练更多,能打得更好。

对那时候的安赛龙来说,他的世界只有羽毛球,哪怕是梦中也全部是羽毛球。他至今仍清晰记得自己输掉的人生第一场决赛,好胜心强的他挂着泪珠愤然离开球场。父亲见状,马上定下一条规矩:输比赛可以生气或失望,不过时间要控制在5到10分钟,然后让生活照旧。这对安赛龙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课,因为想要赢,同样也要快速果断做出反应。这种缓解情绪的方式伴随了他很长时间,也造就了今天的安赛龙。

哥本哈根,人生独立的起点

随着比赛经验的不断增加,安赛龙对羽毛球这个职业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在那么小的年纪,便拥有如此专注的自主性,可以说是安赛龙的一大特色,也是他冲入世界顶级水平的重要原因。他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16岁时,安赛龙参加了在墨西哥举办的世青赛,当时的他知道自己将遇到亚洲选手的强烈阻击。八进四时,他艰难地击败头号种子、中国的黄宇翔,而后又接连战胜了印度和韩国选手,终尝夺冠滋味。赛后,他激动地掩面跪地。

作为欧洲历史上的首个世青赛冠军,安赛龙也被誉为丹麦羽毛球的新希望。这次夺冠让人们看到了安赛龙身上的潜力,2011年他前往哥本哈根,进入布隆德比精英中心进行训练。在家人的支持下,安赛龙距离他的羽毛球运动员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一个人搬到哥本哈根,安赛龙开始学习独立生活。有时父亲去探望他,分别后,他会站在路边眺望儿子的阳台,但是,始终没有看到安赛龙的身影。后来,父亲将它看作是儿子决意独立生活的态度。回想当时没有驾照的日子,安赛龙每天往返训练馆、公寓或是去机场都要通过公共交通,路途劳顿必不可少。但是,世界各地的比赛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亚洲羽毛球的实力。

经过一年磨炼,安赛龙的世界排名从第69蹿升到35名,而身高也猛地长到了1米94。他的防守与控制因此变得强大,但同时也给他带去了不少麻烦。教练曾表示,他这样的身高并不太適合羽毛球这项运动,因为过于高大的身材会降低机动性,体力也会消耗得快。

与队友站在一起,安赛龙高挑的个子让他看起来更像是其他项目的选手。体型的变化迫使他必须做出改变,高个子打防控需要更多地降低重心,步法也需要很灵活,还要避免受伤,训练重点是把下半身的肌肉练得很强也很稳定。为了寻求方法,安赛龙将注意力看向身材同样高大的中国选手鲍春来,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网上观看鲍春来的比赛。尽管听不懂解说,但透过动作也了解到高个子选手在场上会遇到的问题。

执着铸就冠军拼图

2010年至2014年,安赛龙不断训练、参赛,积累经验。因为一早就要去训练馆,平时晚上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在他的身上几乎找不到大众热衷的“娱乐”,这也是他选择将青春献给羽毛球的代价。

2014年,安赛龙终于有所收获,在瑞士公开赛上拿到了自己首个大奖赛冠军。同年,他以7号种子的身份参加全英赛,从64强直冲进四强,尽管半决赛0比2负于名将李宗伟,但这位丹麦新秀的光芒已经被世界看到。

里约奥运年,安赛龙先是在5月为丹麦队首次捧得汤姆斯杯立下汗马功劳,接着8月在里约的4号场地上,当林丹反手回球不到位时,他起跳、扣杀、球落地,那位最初在欧登塞俱乐部默默练习抽墙的少年,终于在奥运领奖台上拥有了一方位置。那一刻,梦想初圆的安赛龙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2017年,安赛龙更是分别战胜了两届世锦赛及里约奥运冠军谌龙,和双圈大满贯、五届世锦赛冠军林丹,摘得了含金量极高的世锦赛男单冠军。那一年,他也首次登顶世界羽坛男单第一的宝座。

遗憾的是,安赛龙因为伤病和哮喘缺席了前两个赛季的许多比赛。2019年的全英赛,他虽然首次打入男单决赛,但苦战三局、付出全力后,却依然负于桃田。但是,输球的挫折并不能阻拦安赛龙前进的意志。2020年全英赛他再次打入决赛,终以2比0的碾压之姿笑到了最后,成为新世纪以来欧洲首位全英男单冠军,百年全英成就了他冠军版图上的新一角。

忙于逐梦,全力以赴

安赛龙认为,天赋并不意味着一切。“天赋带你入门,但是你没准备在这上面花功夫,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绩。”

安赛龙的日常生活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划,尽管在一般人眼中是枯燥单调的,但那却是适合安赛龙的时间计划。

安赛龙每天6点左右起床,早饭通常是燕麦和水果。为了让大长腿进入状态,他会在训练前30分钟开始拉伸肌肉和激活。在他眼中,早起就能提前到达球馆,也是让时间更从容的方法。上午的训练从8点进行到10点,他会和其他男单选手一起练习。中午回家,冰箱中会有准备好的午饭,一般是鸡肉、米饭和蔬菜。他边吃,边穿着他的“压缩裤”给那双大长腿做放松。这样的时光陪伴着安赛龙的每一个训练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在下一次训练开始前恢复到好的状态,这非常关键。

下午的训练通常包括技术训练和步法练习,他还要做一些力量课和其他锻炼,以改进他的跑动和节奏。等全部结束再回到家时,已经是晚饭时间,他会找点事情放松一下。晚上9点半左右,他就要睡觉了。对于严格进行自我要求的安赛龙来讲,这样的规律作息可以让自己在第二天保持一个好状态。

在安赛龙的执着中,还包括了学习中文这项。他从2014年末开始学习中文,每天早上训练结束后,雷打不动地会学一个小时的线上中文课。在安赛龙的球包中,总是会带上中文课本,见缝插针就要看上两眼。一般在训练的路上,安赛龙都会听中文广播,利用开车的时间练习中文已经成了他的日常。

现在,安赛龙拥有当今世界羽坛最为有序、深入的个人社交平台,这得益于他的经纪人,也就是他的父亲,安赛龙将其个人的推广业务全权授权于爸爸。除了在国外的社交网络中发布近况消息、练球心得,近几年,他的微博、公众号、B站也都经营得有声有色。透过赛场内外的渗透,安赛龙向世人展现出了羽毛球运动员真实且亲和力的一面。而且,他更是以流利的中文、直率的性格、专注的态度、翩翩公子的气质,将自己与中国球迷的心拉得很近。

安赛龙是如何进化的。如何打造职业生涯的冠军版图,如何克服伤病带去的不安?他唯有持之以恒去坚持自律,因为羽毛球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打球的时候,生活就像少了点儿什么,很不习惯。”但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安赛龙明白了将注意力放在可控制的事情上,想太多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我相信自己的坚持,并为了逐梦全力以赴。”

猜你喜欢

男单羽毛球女儿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和女儿的日常
打羽毛球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