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 助力数学教学

2021-03-18孙艳杰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孙艳杰

摘要: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可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括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本文从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入手,就如何开展小学教学工作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做好核心素养内容的教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具体教学之中,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小学数学知识,而且能提升核心素养,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聚焦符号意识,助力数学教学

符号能表示数、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聚焦符号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符号进行运算与推理,认识到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灌输符号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均属于符号。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并能灵活解答相关的数学习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讲解新颖的例题,在拓宽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符号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学中可向学生展示以下新颖的例题:定义新运算“”,表示对于数a、b都有ab=ab+a-b,求35的值。

看到该题,很多学生不知道题干的意思,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回顾所学的“用字母表示数”知识,使其认识到题干中的a、b分别表示一个数,“”表示一种运算法则,像加减乘除符号一样,只要根据给出的运算规律进行计算即可。根据运算规律可知,35=3×5+3-5=15+3-5=13。

該题目与学生往常见到的计算题有所不同,其引入了新的运算符号“”。教师通过对该数学习题的讲解,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符号意识,进一步深化了其对符号的理解,而且很好地拓展了其视野,使得其在解答类似问题时,能够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二、聚焦空间观念,助力数学教学

空间观念包括的内容较多,既指从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又指从几何图形想象出物体的实际情况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其更深层次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一方面,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动态地展示相关的物体,帮助学生构建实际物体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在其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围绕所学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根据题干要求,迅速、正确地解答相关的数学问题。

在讲解观察物体知识时,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如果用A表示一个小正方体,用B表示两个小正方体叠加,用C表示三个小正方体叠加,那么下图有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右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D.

该题目并不是直接要求学生选择其正视图,而是需要学生搞清楚空间几何题目中各小正方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难度稍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解答该题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右面观察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分析。

三、聚焦数据分析观念,助力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数据的价值,提升其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聚焦数据分析观念。一方面,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深入细致地讲解数据分析知识,使其掌握数据分析的相关技巧,能够熟练地掌握不同统计图的读图方法,并能从中挖掘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结合学生所学,为其布置相关的实践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收集、统计信息,并尝试着分析数据,积累数据分析技巧。

在讲解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调查1月份的家庭费用支出情况,并尝试着绘制对应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思考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看出哪项支出最少,哪项支出最多,还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等。最终某学生通过调查,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但其忘记标注教育费在总开支中所占的比例。

根据所学的扇形统计图知识可知,教育费用在总开支之中占的比例=100%-10%-34%-10%-18%-8%=20%。从图中不难看出,食品的开支最多,占34%。另外,从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到,教育费用的开支占20%,位居第二,赡养费的开支占18%。支出最多项较支出最少项多34%-8%=26%。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题目,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聚焦运算能力,助力数学教学

运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一项重要能力,指能够依据法则与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小学数学中有关运算的知识主要有加减乘除单一运算、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运算、运用运算律的运算等。为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认真讲解不同运算对象的运算法则,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等,尤其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的运算,使其能够准确地判断运算的顺序。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离不开运算训练,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学生运算的薄弱点,设计相关的运算习题,对学生开展专题训练活动,更好地提高其运算能力与运算水平。

在讲解运算律知识时,为提高学生运用运算律解答问题的灵活性,促进其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如下题目,要求其计算:276+228+333+213。

该题目涉及的是三位数的加法,计算的数字较大,而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需要列竖式,容易出错。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积极回顾所学的运算律知识,积极动脑,看能否找到简便的计算方法。最终经过思考,学生认为需要对数字进行适当的拆分,而后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为:276+228+333+213=276+(224+4)+(300+33)+(200+13)=(276+224)+(300+200)+(4+33+13)=500+500+50=1050。该题目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运算律的深刻认识,而且很好地提高了运算能力。

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应有所改变,明确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地贯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核心素养内容的学习,聚焦核心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顺利地完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许荣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本真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4):81-82.

[2]江伟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活动开展研究[J].科技风,2020(11):79.

[3]王福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6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