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影像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体会

2021-03-18吴莉莉陈基明李周丽张超丁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精品影像学

吴莉莉,陈基明,李周丽,张超,丁俊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影像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1)

0 引言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机构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同时也是实现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 号)鼓励高校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肯定了开放课程有助于高校及其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建设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学习机会及学习模式,实现个性化学习。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影像进行疾病诊断的综合性学科,它利用影像诊断把解剖、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联系起来,是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技术及设备也在蓬勃发展,医学影像知识日新月异,这增加了医学影像学的教学难度。因此,对不断进行加强《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探索性改革,有助于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1]。

1 课程建设基础

1.1 课程团队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已构建了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专任教师年轻化的具有蓬勃朝气的师资队伍,其中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教授3人、副教授9人。教师严谨治学,规范执教,深入研究教学改革,以科研促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2 精品课程

2014年《医学影像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拥有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与附属弋矶山医院互联互通的PACS实验室。

2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2.1 课程建设目标

《医学影像学》是普通高等学校医学类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课时长、学分多,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蓬勃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 CT、MR技术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及发展,教学内容越趋繁杂,但影像学的教学时长不可能增加,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信息量巨大、学生难以消化等矛盾[2]。 通过实施《医学影像学》精品在线课程的教学,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诊断原则的理解,包括明辨正常、分析异常、结合临床、 综合诊断[3],加强医学影像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桥梁作用[4]。我们将继续努力将《医学影像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全省所有医学类高校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为全省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开展教学和科研提供参考,与社会大众共享优秀高等教育资源。

2.2 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教学活动由教与学两部分组成。根据《医学影像学》专业基础课的特点,精品线下开放课程的建设依托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医学影像学》省级精品课程、公开教学视频、附属弋矶山医院影像科大量的教学资源、开放式课程教育平台优质课程资源以及配套的课程教学资料,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学校互联网平台及超星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建设、课程应用和教学活动与学习指导。

校园网络教学平台运行学期数,教学时间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比例,每节课互动时间,教师的发贴数以及学生的参与率有具体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1 不同学习模式学生期末总成绩比较表

(1) 网络视频课程建设。《医学影像学》线上课程包括理论课120个学时和实验课60个学时,总共180个课时。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录制课程视频教学,并配套每章节教学要点、习题和自测卷。分类建设资源库,如工具书类、文献类、讲座类、病例讨论类等,方便学生下载学习。

(2)课堂建设示例。每节课四十分钟。理论课在线播放由文字、图片以及老师讲解教学内容构成的视频,时间大约20分钟。根据视频内容提供一个具体病例的影像资料,然后请学生描述病例主要影像特征,并给出诊断,最后由教师分析影像征象及鉴别诊断。实验课教学视频主要包括对重点疾病的病例分析,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资料,鉴别诊断等内容。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在线课程展示丰富的临床病例以及影像图像,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课程评价建设。

实验设计

1)实验方法:以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外出见习点的2个班级作为线上课程学习组(简称乙组),每班为60人,总共120人。将留在校区本部的三年级12个班中以抽签方式随机选出2个班,共119人作为传统教学组(简称甲组)。两组学生性别及年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学习时间为16周,每周4节课,每次两节课,分为一个学期后,通过期末考试以及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比较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异。

2)评价机制: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样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总成绩按百分制,① 平时成绩占50分,包括学生在教学平台进行章节自测、学生课上师生互动答题数据、以及视频访问次数;② 期末测试占共60分,按50%计入总成绩,另外影像阅片占20分。

3 实验结果

对比两组期末成绩发现,乙组的总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稍好于甲组,但无论是期末总成绩还是各单项成绩,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本实验针对临床专业学生医学影像学的学习评价,采用了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实践阅片相结合的考核的方式,全面的考察了学生的对新知识掌握情况。此次实验中新学习模式组成绩略高于传统教学组,但缺乏统计学意义的原因,我们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线上教学虽然结合了诸多优势,但是缺乏对视频学习的直接监督,这导致学习自主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个人学习效果。其次,可能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更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忽视了线下答疑解惑等环节,使得最终效果打了折扣。最后,医学影像学对于临床专业学生而言,由于课时缩减,重视程度不高,也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

4 总结与展望

经过几年的线上课程建设,我院在线开放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师生互动的方式,学生成了课堂主体,有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通过精品在线课程的方式我们可以汇聚更多的名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图文并茂的课堂病例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及主动性,有助于学生们掌握及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且在线开放课程的时间及空间优势确实有利于学生复习课程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根据近年学生期末成绩、考研成绩及实习带教老师的反馈,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显著。

通过在我院的网络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线互动功能没有完全开发;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互动结合欠缺;部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足,不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及多媒体的运用;动态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等,这也是我们未来亟需加强完善的重要方向。对于整体教育环境而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个体差异大且直接影响教学成果,所以要更好地建设精品在线课程需要多元测试系统更好地监督约束学生。

精品在线课程使学生们得以克服时间及空间的障碍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了学习任务,既能弥补之前缺失的课堂学习,又可以课后复习加深知识理解,在一些特殊情境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前文提到的外出见习学生的教学,从实验结果得出教学成果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媲美。尤其今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教育部及时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决定推迟开学时间,鼓励各地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5]。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此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借助于网上优质资源的授课方式,学生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反馈,体现了科技服务于教育的理念。故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顺时代所趋,赶国际之潮流。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学精品影像学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医学影像学专家介绍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对比剂肾病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医院PACS系统在颈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