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分析

2021-03-18曾文博

高考·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

曾文博

摘 要:随着教学发展,问题式教学法得到广泛的普及和认可。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个巧妙设置的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新高考背景下的重要要求。在我国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效果,合理运用此教学法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问题式教学法的含义和特点;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培养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问题式教学法;教学效果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含义与特点

(一)含义

问题式教学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并且这一条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教师设置问题为出发点,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教师以启发为主,进行讲解和点拨,最终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启发思维,改变了“填鸭式”知识灌输模式,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将知识不断内化,这也是问题式教学法最重要的价值之一。问题式教学法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减少了对课本以及对老师的依赖,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疑是死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推动力。问题式教学将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把课堂教学变成一张网,在课堂设置的几个问题中,把整节课串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特点

针对性:教学问题的设置应针对教学重难点。比如:对于知識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问题的设置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个难点问题,并且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来进行设置,问题的设置不能太过于抽象,应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比如:我们在进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讲解时,就可以设置两个问题:其一,请同学们对一天中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其二,结合所学知识,区分其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通过这样具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深度理解。

启发性:高中政治课核心素养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对于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启发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学会让学课堂,教师应提出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且与政治课堂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政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么问题的设置也应该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我们在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时候,对于问题的设置就应该紧密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受到参与政治生活的魅力,在政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用政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愿意主动用政治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层次感:针对问题设置,要结合学生特点,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并且要环环相扣,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例如:在讲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时候,首先抛出问题:你是一个感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人?然后提出问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与刚才的感性和理性是一个概念吗?最后提出问题: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通过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政治课堂问题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零散:问题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置得不好,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问题零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同样问题设置如果过于零散将会导致整节课处于无序状态,学生思维也会混乱。例如:在讲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知识点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教师在问题设置时如果割裂这层关系,只是简单针对每一个方面孤立设置,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二)随意设置:随意设置也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教学问题的设置应该针对重难点,而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往往会脱离重难点。高中政治每一节课都有其重难点,如果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仅仅是为问题而设置问题,那么将会直接导致这节课成为无效课堂。

(三)脱离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问题的设置也应该围绕教材设置,脱离教材设置问题,将会使本节课失去中心。政治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情境,都有一定的意图,都蕴含了本节课的逻辑,只有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才可以使课堂抓住主线,教师要依赖教材,开发教材,而不能脱离教材。

三、问题式教学法在政治课中的有效运用

(一)问题设置:问题式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取决于问题的合理设置,而一个合理的设置,则十分考验教师的能力。一个合理的问题设置,要求教师对课标要求以及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这就提出了对问题设置的具体要求:第一,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重难点设置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设置,否则问题的设置也将没有意义;第二,问题的设置必须由浅入深,如果刚开始就抛出一个很难的问题,学生回答受阻,那么这将会直接浇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问题设置由易到难,学生的逻辑思维也会随着问题的难度慢慢打开,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第三,问题情境要贴近实际,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而在政治课中就显得情境尤为重要。从课堂到练习题都是由每一个问题情境铺设而成,这个情境可以是时政热点,也可以是趣味故事,或者是生活实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将会直接引导一个问题的设置。比如:在讲解认识与实践的时候,设置一个主问题:什么是实践活动?选用的问题情境是“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历程”,同时围绕这个情境,又设置了三个小问题:探月工程是实践活动吗?从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开展到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说明探月工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绕”“落”“回”三个阶段各有具体的任务,说明探月活动与人的认识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三个问题的设置结合重难点,并且紧密结合实际,由易到难,学生也能通过这些小的问题,对本节内容有清晰地认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自主探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不等于解决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上面这个“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历程”这个情境材料,在教师提出主问题和三个分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尤其注意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针对这几个问题循序渐进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在学案上面写出自己的思路,给出一个简洁的答案,为下一步交流讨论奠定基础。

(三)交流展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二是教师解答问题。在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分析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释放,同时有些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也会在这个过程被纠正,因为来自同龄人的“答疑解惑”可能更容易接受。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参与其中,同学生一起讨论,但教师要带着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去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给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答疑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选出代表性的答案。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并纠错,达到这一环节的目的。

(四)归纳建构:在以上教学环节实现之后,要进行归纳和总结,传统的归纳由學生来完成,这里鼓励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归纳将会是一个极好的反思机会,在自我反思中思想得到升华。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再由教师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首先对材料中的三个分问题进行总结,其次要针对主问题进行总结概括,这个时候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路对比,看看差距在哪里,最后在对问题总结的基础之上,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内化,从而达成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问题式教学法在政治课中的价值

(一)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式教学法的重要价值就是提高课堂效果。过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度是有限的,现在新高考新教材,高考政治所有课本有七册,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发展需求,甚至会适得其反。而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用问题来牵引课堂,通过一个个巧妙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反思,将会使学生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使学生真正了解政治课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在开拓思维中感受到学习政治课的快乐。问题式教学法不是简单的问题堆砌,而是紧密结合政治内容,提出一系列有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形成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同,进而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以前的政治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老师问,学生答。比如: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只是在一味地灌输,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感觉,政治背背书就好了,不需要去动脑子思考,学生由此对政治内容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这就造成课堂是教师在主导,学生被支配。而问题式教学法的良好运用将会改变这一现状,问题式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状态的升华,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更是和学生一起解惑的朋友。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不再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而是一种分享的和谐状态,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会了放手,学生学会了思考,使枯燥的政治理论渗透进了不一样的色彩。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而高中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答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问题式教学将理论知识置身于学生对于每一个问题的独立思考之中,学生在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回答与反思中感受到政治课的价值所在,一方面,促使学生知识内化,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和价值都将得到升华,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们要学会运用和创新问题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才能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参考文献

[1]蒋运权.谈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J].中学时代. 2012(10)

[2]李萍.浅谈高中政治课情境式问题教学[J].考试(教研). 2010(8)

[3]诸军,孔丽萍.身临而入境 体验而晓理 感受而动情: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6(Z1)

3265501908206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法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策略研究之人物传记的教学
借力“互联网+”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