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2021-03-17刘其强陶辉华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噪声系数低噪声驻波

刘其强,于 祥,陶辉华

(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0 引言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矩形波导有较低的差损特性。在天线溃电网络、接收机等设备中,矩形波导作为三维结构的无源器件,得到广泛使用。有源电路如固态芯片一般是基于二维微带电路设计,在有源电路和无源波导集成的系统中,需要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之间的过渡,一般采用波导微带过渡的形式。

说到卫星通信,不得不说接收机,它是卫星通信下行链路建立的关键设备,接收机的噪声系数指标和天线的增益指标,直接决定系统的G/T值。而G/T值是衡量卫星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关键指标,决定系统接收信号的好坏,决定系统接收质量的好坏。接收机设计的关键就是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而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关键,就是噪声系数指标和输入驻波特性。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需要根据低噪声管的管芯阻抗特性参数,设计相应的输入匹配以及相应的噪声匹配。设计一种匹配,设计起来比较容易实现,难就难在怎么把输入匹配和噪声匹配都设计好[1]。实现噪声匹配的时候,输入匹配也不差,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参数,往往把一个指标匹配好了,另一个指标要变差,反之也是如此。所以设计时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两者离最佳匹配点尽可能近,两者的指标都可以接受。

本文给大家介绍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的Ku扩展频段低噪声放大器,采用波导到同轴再到微带线的形式设计无源过渡部分;采用最佳噪声匹配,同时优化输入匹配,设计有源放大部分。

1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无源电路部分—— 波导同轴微带过渡;另外一个是有源电路部分—— 低噪声放大。无源电路实现波导三维结构与微带平面二维结构之间的过渡;有源电路实现对高频微弱信号的低噪声放大。

图1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原理图

在三维高频电磁仿真软件 HFSS里,建立了一种波导同轴微带探针过渡的 HFSS仿真模型,如图 2(a)所示,波导选用 WR-75标准波导。该模型在波导的E面中心插入同轴探针,通过调整同轴探针距波导短路面的距离、同轴探针插入的深度、同轴探针的尺寸等参数,优化端口输入驻波。

建模时,选用 20 mil厚度的 RO3003作为基板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作为绝缘子,选用铜作为导体材料。将绝缘子的高度设置为 2 mm,绝缘子的直径设置为参数fei1,将探针的直径设置为参数 fei2,探针的高度设置为参数 h1,将波导短路面与探针的距离设置为参数 s。在HFSS中,改变各参数值,优化端口输入驻波。

优化后的端口输入驻波曲线如图 2(b)所示。在频率11.0 GHz-14.0 GHz的频带范围内,端口输入驻波小于 -20.0 dB。该模型可以将矩形波导中的 TE10模过渡到微带线的准 TEM波,性能良好。表 1列出了优化后的各参数值。

图2(a)探针过渡模型

图2(b)端口输入驻波曲线

表1 各参数值(单位:mm)

在电路仿真软件 ADS中建立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模型,如图 3(a)所示。添加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常用的功能控件,如稳定性因子、频率扫描等。该低噪声放大器采用 3级低噪放管的结构形式:第一级的输入采用最佳噪声匹配,第一级和第二级间考虑最佳噪声匹配同时兼顾输入匹配,第二级和第三级间考虑最大增益匹配同时兼顾输出匹配,第三极输出匹配考虑最佳输出匹配[2]。在设计输入匹配时,把波导同轴微带转换、输入匹配网络在 HFSS中建模,仿真优化结果导成 s2p文件[3],在ADS中建模引用,进行联合仿真。在高频,尤其到 Ku频段或 Ka频段,必须把影响输入匹配的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包括结构的、空间耦合的等因素。根据以往的设计发现,这样设计仿真的结果和实际的测试结果吻合度较高。

在频率 11.45 GHz-12.75 GHz的频带范围内,输入驻波小于 -19.8 dB,如图 3(b)所示;噪声系数小于 0.60 dB,如图 3(c)所示;增益大于 34.25 dB,如图 3(d)所示。从仿真曲线看,该设计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根据仿真模型进行结构设计,绘制 PCB图。进行结构设计时,考虑腔体的独立性,为了防止信号从一个腔体串扰到另一个腔体,防止自激产生,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设计 3个小腔,每个腔体里放置一级放大器;腔体之间通过隔直电容连接;腔体盖上贴吸波材料。

(2)上下层分腔,电源板置于上层腔体,射频板置于下层腔体。

图3(a) ADS仿真模型

图3(b) 输入驻波曲线

图3(c) 噪声系数曲线

图3(d) 增益曲线

(3)腔体的自有频率尽量高,远离有用频率。根据以上仿真模型和 PCB、腔体设计的注意事项,制作出了实物,图 4给出了 Ku扩展频段低噪声放大器的实物图。该实物的外形尺寸是:60 mm×38 mm ×38 mm。输入采用标准矩形波导,型号 WR75;输出接口采用玻珠烧结,外接 2.92-K接头。

图4 Ku扩展频段低噪声放大器实物图

2 测试分析

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构建测试环境、测试增益和输入驻波特性。在卫星接收Ku频段内,端口输入驻波小于 -17 dB,增益大于29.3dB,如图 5(a)所示。

利用噪声系数分析仪,构建测试环境,测试噪声系数特性。在接收频带内噪声系数小于 1.03 dB,减去接头损耗 0.2 dB,真实值小于 0.80 dB,如图 5(b)所示。

从实测曲线可以看出,设计的 Ku扩展频段低噪声放大器具有带宽大、噪声低、端口输入驻波优的特点。

图5(a)矢网实测曲线

图5(b)噪声仪实测表

3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扩展频段低噪声放大器,适用于 Ku频段卫星通信。在卫星接收 Ku频段内,端口输入驻波小于 -17 dB,噪声系数小于 0.80 dB,实测值和仿真值吻合度较好。该设计频带宽大、噪声低、输入驻波优,在卫星通信地面接收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该设计可以用于 Ku频段卫星通信的接收机、收发信机等产品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介绍的设计方法,对 Ka频段的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噪声系数低噪声驻波
行波与驻波能量对比分析
VR技术在船舶通信系统天线信号源驻波检测中的应用
基于Mathematica的驻波及弦上驻波的可视化
一种含有源巴伦CMOS双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天线低噪声放大器对接收机信号解调的影响分析
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系统接收通道噪声系数分析
功分器幅相不一致对多路合成网络噪声系数的影响分析
最佳噪声系数的接收机系统设计∗
一种小型化低噪声微波本振源设计
接收机射频前端噪声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