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早读状况与改进措施

2021-03-17屠玲丽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早自习层面大学

◎屠玲丽

一、朗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尤其是以声音形式表达出来的朗读。张颂教授认为朗读有以下五方面的作用:一、朗读有助于深入体味文字作品;二、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朗读有利于发挥语言感染力;四、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感受;五、朗读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途径。而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普遍面临着课时缩减的困境,因此,充分利用早自习阶段是发挥朗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用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早读是各地中小学都普遍会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每天早晨,书声琅琅是每个学校最靓丽的一条风景线。可见,早读历来被重视,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经过一个晚上的充分休息,早晨应该是一个人最清醒,思路最清晰,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多读多背,必定事半功倍。大声朗读是宣发情绪的一种手段,能够排泄胸中的郁闷之气,使人神清气爽,调整心态,给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状态。而朗读也是倾听自己声音的一个过程,能给自己带来自信,获得满足感。朗读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帮助理解和记忆。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形象的画面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然而,在大学英语早读的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发现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本文主要以作者所在学校及其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研究分析了大学英语早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无法面面俱到,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大学英语早读中的问题

(一)从学生层面而言

首先,心理排斥,重视不够。早读通常在大一年级开展,而经过了高中的艰苦学习,学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大学的学习应该是轻松的,甚至不应以学业为重,认为只有中学时期才会有早自习这种事情,大学是不应该存在早自习的,从而在思想上排斥早自习,更不愿早读。其次,晚睡晚起精神差。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本该是一天中精力最为充沛、记忆力最强的阶段。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多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早晨起不来,容易造成早自习缺席,即使勉强到教室,也常常萎靡不振,影响早读效果。另外,学生普遍自觉性差,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自觉朗读。再者,语音语调参差不齐,容易产生即使读了也无法取得良好成效的情况。最后,部分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大声朗读,从而使得早读收效甚微。

(二)从教师层面而言

教师通常课业繁重,很少有时间进入早读课堂监督、指导学生早读,一方面使得学生形成一种“老师不重视,我也不重视”的印象;另一方面缺乏老师的指导,学生难以把握正确的早读方向,容易误入歧途。

(三)从内容形式层面而言

目前早读的材料多以教材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已然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教材,早读时如再一味阅读教材内容,一来不足以满足部分学生获取新知识、词汇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疲劳,味同嚼蜡,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另外,受中学时期早读习惯的影响,大学英语的早读也通常采用齐读的形式开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的阅读只停留在口头,而没有内化成知识。而且,连续的有声阅读也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最终效果。总体而言,早读的内容和形式都存在较为单一的问题,阻碍了早读的有效开展。

(四)从制度层面而言

高校普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上,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安排早自习,早读工作自然不受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早自习阶段不安排相关人员检查出勤情况,或者即使有安排,也很难做到每天检查,或者多数情况下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不能对学生的早读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第二、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人,也很少能做到每天进教室查看早读情况。或者即使自己无法亲自前往,也没有委托班委进行这项工作。同样使得早读的开展缺少了必要的监管。第三、任课老师即使进班监督,也无法得到一定的报酬,大大削弱了老师的积极性。第四、在学业考核中,早读通常不被纳入其中,这也是学生对早读不够重视的原因之一。

(五)从外部环境层面而言

如今,网络世界精彩纷呈,作为网民主力军的大学生自然是深受其影响。课堂之上尚且有人或偷偷摸摸,或正大光明拿出手机聊天、玩网络游戏等,更何况在无人监督的早读时段,更是无法抵御住手机的诱惑,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中。而且这一现象带来的最大危害是容易相互影响,使得原本愿意早读但自制力不是太强学生也被同化。另外,大学期间课程众多,每门课都会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而且学生课外活动丰富,使得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只能占用早读时间,使得早读课沦为作业课。

三、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早读效率

(一)学生应该首先纠正错误观念

认识到大学并不是一个可以得过且过的地方,避免好逸恶劳,从心理上重视起早读。其次,大学生已然成年,应能在各方面克制自己,也应对自己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充分利用好早晨的宝贵时间,加强词句记忆,培养英语语感。这一点上,学校层面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规定晚上熄灯时间,虽然不能杜绝晚睡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提醒作用。同时逐步提高自觉性,体现出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品质。另外,大学是一个锻炼各方面能力的地方,学生应趁着大学阶段塑造个性,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好准备,而敢于表现自我即为其中一项。至于语音语调的提高,学生完全可以课外利用各种手机软件进行纠正。

(二)教师可以采取轮流进班的方式

这样一来不至于太过加重老师负担,二来对学生的早读起到一定的带头和监督作用。教师也可将早读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早读纳入其中,对早读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统筹安排,为学生早读指引方向。在语音语调方面,除学生课后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自我纠正外,老师也可在课堂上抽出少量时间进行纠音训练。

(三)朗读的内容应该多样化

涉及不同主题,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阅读兴趣。除传统的质纸材料外,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如从较为成熟的手机应用中选择优秀文章等。形式上要勇于突破,不仅限于齐声朗读,可以采取小组协作等方式,如小组轮流提供早读材料供全班使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小组成员互助,帮助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能力;小组表演,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多种多样的比赛,如朗读大赛、配音大赛、演讲赛、辩论赛等等,以赛促学。将“听说写”与“读”有机结合,如听录音朗读,角色扮演等。以上方法均可避免单一的早读形式造成学生兴趣的缺失。

(四)除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之外,学校和各教学单位也应该采取措施积 极配合

安排人员检查早自习出勤和早读情况,并严格要求。安排辅导员、班主任轮流进班督促,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将英语教师早读督班计入工作量,以调动其积极性。将早读纳入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和鼓励。

(五)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早读期间禁止使用手机及做其他课程作业。

四、结语

虽然在大学英语早读中存在着各个层面的问题,影响着早读的开展,或难达到期望的效果,但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实现早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弥补,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早自习层面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My English Teacher
Wenzhou Woman’s Journey towards Grandmaster of Memory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早自习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