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研究

2021-03-17任双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内涵民族

◎任双

传统文化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又能在拓展教育内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根据优秀文化的指引,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民族音乐自身的历史性、人文性以及传承性,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教师开设的音乐课堂应符合大学生情感体验,又能通过文化内涵的渗透,使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并了解音乐文化内涵的同时,展现出音乐教育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寻找民族音乐与高等教育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的主要途径,才能培育出坚定传承优秀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一、民族音乐文化引入音乐课堂的优势

(一)激发思维活跃

音乐教学应使学生系统化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较强的思维品质与音乐修养,但不少教师所开展的音乐课程,主要将学生放在参与者的地位,并没有与时俱进的优化授课方向,是比较被动的环境,不仅无法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也会限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这种单一讲解音乐技巧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思维意识发展受限,而且无法感受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民族音乐文化自身有着很强的内涵性与传承性,教师为了更好将其与音乐课程有序结合,则需要根据大学生学习特点,挖掘音乐文化教育内涵,而不是一味按照教材讲解知识,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这样不仅可以使传统的音乐文化,能够在与时俱进中融入高等教育,又能避免外来音乐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使学生既能很好增强文化自信,又可以在不同民族音乐学习与了解中,对戏曲音乐、民间歌曲、说唱音乐以及乐器知识有所涉及,在文化理念、音乐素质以及知识储备的快速丰富中,形成更加符合认知规律的音乐体系,既保证音乐课程的有序开展,又能通过思维活跃度的提升,更好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意义。

(二)丰富文化底蕴

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新时代发展下的重要思想,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在文化底蕴的丰富中坚定理想信念,并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职责。由于高等院校的音乐课程,十分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文化修养,所以民族音乐文化的增加,能够更加符合改革需要。随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使优秀文化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互联网使各种海量信息资源更容易被学生唾手可得,因此学生长期在流行音乐的倾听中,很少对民族音乐感兴趣,甚至对其中的文化发展历程都不甚了解,严重影响综合素养与学习意识的快速增强。基于当前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教师应挖掘民族文化在音乐领域中的文化性与内涵性,通过教育目标的延展与授课内容的丰富,引导学生在比较新颖的学习活动中,对民族音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音乐课堂结合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拓展教育渠道

很多教师开展的音乐课堂,往往以西方音乐理念为主,所以在这种比较单一的文化内容中,不仅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会抑制本土音乐的更好发展。所以为了使教育实效性得到保证,教师不能使单一的教育内容限制大学生个性发展,而是需要通过民族音乐文化的引入,在丰富的教育渠道中,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经典的民族音乐,更好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并通过音乐知识的整合与文化精髓的了解,在多样性音乐活动的参与中,保证音乐素质的快速提升。例如,大学生往往有较强的探究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音乐之前,需要引导学生能够自行利用信息技术,对民族音乐的特点、文化交流、历史发展以及风格特征进行了解,在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中,更好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也需要使学生了解文化特色,通过《春江花月夜》《茉莉花》以及《五哥放羊》等作品的欣赏,学习五声调式的应用价值。教师还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比较趣味性的音乐活动,通过民族音乐歌曲的播放,要求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回答民族音乐的歌曲风格以及所使用的乐器,在听音辨声训练的积极参与中,更好感受民族音乐的多样性与发展性。这种充满合作特点的音乐教育,往往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能够更好激发探究文化的主动性,而不是一味在教师要求下,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既能根据思维能力的发散,对文化内涵进行探索,又能感受民族音乐时代性、传承性以及发展性特点。

(二)发挥民族音乐风格

民族音乐由于不同流派、地区、风俗以及民族的差异,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在音乐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只有教师充分对其中的风格特征进行解析,才能帮助学生感受文化传承意义的同时,能够更好在音乐的学习中增强思维品质。因此,教师应需要积极发挥民族音乐风格,有意识地满足大学生文化需要,从而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优势的同时,推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例如,传统音乐的表现风格,往往通过曲调的应用,呈现出独特的音乐体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着重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旋律进行把握,才能熟练使用单音体系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很多民族音乐旋律有很强的线条性风格,再加上文化的包容性使方言、音韵、声调的表达形式都有独特的音腔色彩,并且能够与舞蹈、书法以及雕塑的艺术领域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在线性风格的展现下,体现表达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着重帮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进行了解,平时多为学生介绍文化知识,更加提起主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极性。教师也应根据教育目标,及时带领学生在乐器、民歌以及戏曲等不同音乐特色的欣赏中,感受其中表达出的独特意境,从而感受音乐作品动静相宜的特点,在思维的快速激发下,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方式。

(三)传承文化精髓

为了展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优势,教师需要改变落后的教育思想,而不是一味以课本内容设计教育计划,充分尊重大学生行为意识的同时,认真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特点与精髓,从而使独特的音乐风格,既能很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乐趣,也通过民族音乐风格的展现,助力音乐教学工作取得比较理想的授课效果。例如,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中,更容易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使音乐文化在学生的不断传承中,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无论是民间乐器还是戏曲文化,都展现出不同时代下人们对音乐的真情表达,所以融合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往往具有很强的文化性与传承性。从古时起音乐就作为君主管理国家的重要法宝,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更对音乐有着更加深厚的情感。教师应重视民族文化自身的文化精髓,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激发传承意识以避免优秀文化的没落。教师需要打造结合本校实际的民族音乐校园文化,使高等院校为传承文化精髓作出重要贡献。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民族文化音乐节形式,鼓励学生加深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又能在积极参与中使文化素质与音乐精神得到良好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与微信平台上,定期向学生推送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使其利用平时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收集学生的兴趣特点,从而调整推送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能够对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快速激发学习热情,并能在正确文化观点的树立中,成为坚定传承民族音乐的践行者与推广者。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文化的渗透是拓展教育内涵、凸显民族特色以及传承音乐历史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忽略对学生文化底蕴的丰富,而是应通过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特点的挖掘,寻找更好融入高校音乐课堂的途径,使活跃的学习环境既能尊重大学生学习规律,又能通过优秀文化指引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特点,从而增强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同时,在音乐素质的不断提升中,达到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高效提高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内涵民族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照金精神的内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