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年段阅读教学中强化写作渗透的思考

2021-03-16许月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许月红

[摘 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拟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中,梳理出一些读写相融合的契机。具体从注重迁移、巧用习题、重视课外读写等三个方面进行读写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年段;阅读教学;写作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87-02

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注重迁移,扎实读写训练

古人云:“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这强调了方法传授的重要性。笔者在课文阅读教学中,从课文构段方式及标点使用两个方面作过尝试,让学生悟得方法,学以致用。

(1)构段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中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我们首先要教给学生的是写作条理要清晰,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结构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文章的构段方式。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总分结构、总分总结构、分总结构是主要的构段方式。下面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

(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谁来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兴安岭的树非常多。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出示第六小节)

师: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你为我们读一读这一段。

(指名读)

师:正是因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所以作者说这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师:你知道什么叫宝库吗?

生:有很多宝贝的地方。

师:是呀,小兴安岭有许多宝贝,所以作者说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生齐读句子)

师: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小兴安岭最有代表性的宝贝还是树。同学们,你们看,文章在开头就说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树,在结尾又说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样的手法叫首尾呼应,我们把这样的课文构段方式称之为总分总。(板书:总分总)

这个片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紧扣文题,按照从词到句,从句到段的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感知了课文的整体结构和段落结构。

(2)标点使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学段就标点符号使用的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在小学阶段,冒号和引号最多出现在对话中,教师可以通过写好对话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两个标点的用法。在写对话时,有的是提示语在前,有的是提示语在后,有的是提示语在中间,还有的甚至没有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冒号、引号的用法也不一样,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笔者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

提示语若在前,写上冒号和引号;

提示语若在中,就写逗号和引号;

提示语若在后,只要最后写句号;

提示语若没有,前后只需写引号。

下面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上《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的读写训练。

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眼睛。

第一步让学生找找哪些句子是青头说的,哪些句子是红头说的。接着,让学生圈出引号。然后出示了第一个对话练习:

请学生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呀?”

“我想买一本杨红樱的书。”

……

第二步,让学生划出课文中提示语,根据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圈出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读读提示语,关注提示语中的动作、表情、神态等词语。然后进行第二次对话训练:

在刚才的对话中加上提示语,注意标点要准确。在提示语中加上一些动作、神态、表情等就更好啦。

【请看学生写的对话:】

阿姨亲切地问:“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呀?”

“我想买一本杨红樱的书。”我指着前面一排书回答。

“杨红樱图书系列有很多种。”阿姨笑着说,“你要买哪一种?”

我想了一会,说:“我要买《淘气包马小跳》。”

“好的,12.8元一本,给你打个八折吧。”阿姨拿了一本给我。

我接过书,高兴地说:“好的,谢谢阿姨!”

這样的读写训练,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对话的提示语该如何写,还让学生掌握了冒号、引号这两个标点符号的用法。

二、善用补白,强化读写训练

元代程端礼曾经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阅读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读书,还应当让学生从读学写,而仿写正好把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上《听听,秋的声音》,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会撒下怎样的叮咛?让学生补写一段话。首先读第3自然段,以读代讲,把学生带入情景,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一排排大雁中的一只大雁,你会对金黄的稻子叮咛什么?对即将冬眠的青蛙叮咛什么?对秋风中奔跑的小孩子叮咛什么?这样的语言训练,提供了学生对事物特点的认识。

“留白无处不在,善补才会精彩。”文中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却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对语言文字的内化,也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三、重视课外读写,养成读写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各年段习作要求中这样阐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郭沫若先生曾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只要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那么,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驰放达。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加强语言积累的好办法。

笔者从三年级开始教学生摘抄。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抄本。一开始布置每周摘抄一次,主要摘抄本周内学过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下面是笔者班上学生对于《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摘抄:

“好词”要对摘抄的词语进行归类,都是描写同一类景物的词语或成语等。“好句”要摘抄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并注明修辞手法。“好段”是摘抄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教师要对学生的摘抄进行批阅评价,在“老师评价”后面打上相应的五角星:书写美观得一颗星,内容有价值得一颗星,归类准确得一颗星。这样的归类性摘抄,一来复习巩固了一周的教学内容,二来积累了课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三来训练了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可谓“一举三得”。

学生学会了如何进行课文的摘抄,就可以进一步进行课外阅读的摘抄了。新闻、故事、童话、小说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做摘抄的对象。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归类摘抄,可以每天摘抄,也可以利用周末摘抄,每周一到两篇,每周一交给老师批阅。摘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坚持,需要毅力,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经历一定的过程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成为一种习惯,有了好习惯的陪伴,就有了写好作文的基础了。

读写结合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持久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很难得到定论,但是在不断地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总能有新的收获,总会有新的观点和方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要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形成更加系统,更加实用的指导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读写的乐趣。

[ 参 考 文 献 ]

[1] 赵晓华.阅读摘抄积累——“写作”必备的工具[J].俄文世界.2014(3).

[2] 王佩佩.“写出”与“写清”不只是一字之差[J].教学月刊.2014(3).

[3] 娄祖安.用课程标准的理念重新认识数学教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考试周刊2009(36).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