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方法探讨

2021-03-16张成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3期
关键词:习作单元统编教材

张成红

[摘 要]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教学应从单元语文要素出发,指向为学生习作而教。在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精读课文的特点,把准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并能够从教学范式与激发学生情感等方面进行教学,以发挥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习作单元;习作例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83-02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一个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主要是以“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这五个板块构成,集中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实践训练。习作单元的单独设置是统编语文教材编排体例上的一大创举。在习作单元中,编者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精心选择课文,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出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习作效能”呢?下面主要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中《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文章为例进行探讨。

一、研读教材,发现習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编排特点

习作单元教学指向都是学生写作方法的习得,习作能力的提升,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能够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其次是要善于利用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学生进行本单元习作实践的有效参考,并且在这每一篇课文中都有语文要素的影子,这些课文不仅有助于教师“根据语文要素教”,还有助于学生“根据语文要素写”。另外。习作单元中的习作话题都是编者精心选编的,不仅具有趣味,而且还特别易于学生动笔写。

为了便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习作单元中的课文都是精心选编的,是历年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它们不光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精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去,走出来” 直至融为一体,互为补充,这才是习作例文教学的应有之态。

二、研读课文,把准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目标定位

写作目标的实现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落实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断熏陶的过程。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为学生写作目标的落实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加鲜活的资源,教师要善用教材,明确习作单元的价值定位,以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精神储备。

以本单元的《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为例,作为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名家名篇,当它被选入习作单元作为精读课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不仅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还是学生今后学习写此类文章的重要参照。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上,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从两方面来学习,一是通过阅读欣赏日出时的美景,感受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二是学习作者是如何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写清楚的。有了这样明确的学习目标定位之后,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再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就要从本单元语文要素出发并根据游记的特点对课文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在这阅读目标的引领下,根据课文特点以及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例子作用,教师就可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一是欣赏金华双龙洞的美丽景色。二是学习作者是如何按照游览顺序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写清楚的。三是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现手法。有了这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今后在写游记的时候明白要按照游览顺序进行描写,而且还要注意在描写景物特点的时候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而要能够根据景物的特点或者一笔带过,或者重点描写等等,这样有详有略的描写,才能够使学生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对于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来说,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的话就很容易造成教师教学随意,不能真正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本单元目标要求和具体课文的特点,合理进行教学目标定位,这样才能上出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

三、因文而教,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适切的教学样式

习作单元的课文可以为学生的习作起到示范作用,因此,选入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在表达上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发现和挖掘出这些课文的独特之处,然后据此选择适切的教学模式,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以致用提供条件。

如在精读课文《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中,作为习作单元的精选范例,作者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们通过阅读又需要学到什么呢?经过对课文研读之后就会发现,编者想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的就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基于此,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画出文章中能够表示时间变化的顺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作者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把日出前、日出时以及日出后的天空的变化写清楚的。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到的日出情景说说自己阅读课文之后的感受与体会,这样学生今后在学习写雷雨、下雪了等诸如此类文章的时候就很容易迁移运用,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再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作为一篇游记,作者的行文思路非常清晰明确,既是需要学生了解的“游踪”,更是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学习方法的落脚点。教学时教师要能够紧扣语文要素,找到课文的言语样式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按照一定顺序”不仅仅是指文章的写作顺序,还包括一些作者没有明确标识但通过阅读读者可以自主感受到的一些表示变化或者顺序方面的描写,在文中像这样没有说的顺序的地方还有许多,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在“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这里直接交代自己的踪迹以后,在从“罗甸”到“双龙洞口”的描写中并没有明确地写自己的游览顺序,而是以“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这样的语言进行描述,看似随意而不着痕迹,但随着我们阅读的深入进行,作者在路上何时停留,何时欣赏等等已经自然浮现在我们的头脑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时教师要能够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从而使学生明白“一定的顺序”隐含的真正含义有哪些。这样教学,灵活而又不死板,有助于学生在习作中借鉴与运用。

因此,在指向写作的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领学生以写作视角去审视文本,并让学生带着“作家是怎么写的”思维去亲近文本中的语言,找到课文中隐藏的语文要素的影子,让语文要素在文本语言和情境之中得到生长。

四、激发情感,发现作者“文章应以情而发”的表达秘妙

在学生习作的时候,许多学生怕写习作的原因都是因为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和没有从写作中品尝到写作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動笔,乐于表达”呢?在习作单元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放大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趣味与温度,以避免习作指导枯燥现象的发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写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另外,对于习作单元中的课文来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些课文之所以成为典范,不仅与它的布局谋篇,文章特色有关,还与作者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如在《海上日出》一文中,“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一个“小半边脸”,一个“圆东西”……在作者的笔下,太阳像个孩子一样,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体,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语言的准确性,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其鲜活性。这样以“写作的角度”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写作的秘妙,发现作者的言语智慧,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感性,具有温度。再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叶圣陶写道:“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在写景的时候不仅是在写景,更像是带着读者一起去感受,使读者也仿佛觉得正有一块山石在向自己挤压过来,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以使学生今后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写出更加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生学会了写景,也就学会了抒情,当学生在写景的时候把写景与表达情感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就有了质的提升。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文本中具有情感温度的语言往往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在统编语文教学背景下,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阅读这些“景语”,就是为了把学生带入文本,使学生明白情感在写景类文章中的独特价值,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价值,而且还可以真正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助上一臂之力。

总之,对于一篇好的习作来说,不仅仅需要写作知识的支撑,更需要人们写作情感的参与,因此在统编语文习作单元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课文的典范作用,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写什么”“怎么写”,用这些经典课文中的情感温度和充满写作智慧的语言,为学生的习作过程增色,增趣,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习作单元统编教材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