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倒塌事故分析与安全策略探究

2021-03-16张徐杏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事故分析安全策略

张徐杏

摘要:桥梁安全性作为交通大动脉的基本构成要素,在交通领域往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一旦出现桥梁倒塌事故,不仅会导致重要交通干线瘫痪,同时还极容易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对于拥有上千座桥梁的重庆而言,更是尤为明显。对此,本文专门以以往的重庆桥梁倒塌事故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桥梁安全隐患进行相应的探究,并为其提出相应的桥梁安全策略,从而为重庆桥梁安全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桥梁倒塌;事故分析;安全策略

在交通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咽喉地位的桥梁建设也开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桥梁结构本身的工艺、环境等复杂因素,也导致其需要对诸多的风险因素进行衡量,否则极容易导致桥梁倒塌事故。而对于桥梁倒塌事故而言,往往涉及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因素,尤其对于山水之城重庆而言,其拥有的桥梁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座,桥梁风险的严重程度也逐步增加,为财产和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 重庆桥梁设施现状

重庆作为山水之城,桥梁不仅仅是跨越山水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重庆的主要交通方式,尤其在不同的山水地形当中,建桥技术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发展。现如今,重庆已经拥有了上万座桥,仅嘉陵江、长江上方建立的跨江大桥就有37座,且涉及到悬索桥、斜拉桥、梁桥、拱桥多种类型,同时还涉及到800多座古桥,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甚至部分桥梁直接创下了“世界第一”,比如菜园坝长江大桥为世界最大的跨径公轨两用结构拱桥;巫山长江大桥为世界最大的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朝天门长江大桥为世界第一的拱桥;长江大桥复线桥为世界最大的跨径连续钢构桥;万州长江大桥为世界最大的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对于重庆市而言,桥梁作为现代化交通的基础设施项目,其不仅需要关注到冰雪、日晒、暴雨、冲击、磨损、冻融等自然因素的侵蚀与损坏,同时还需要对重型汽车、交通量不断增加的情况进行关注,这就导致在施工不合理、设计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筑材料的性质难以保障,最终导致桥梁道路的行车质量与服务功能逐步退化,甚至因为倒塌而出现中断交通的情况。

通过对桥梁建筑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桥梁倒塌事故涉及到较多的原因,比如违章施工、违章指挥、违章设计等,但是这些桥梁项目能够通过的一大原因,却可以直接归结为设计管理与审核问题,同样的,违章施工、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现象也与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足存在一定的联系,即只是对规定给予了关注,却并没有进行较好的实施,甚至大多数的企业的安全规章仅仅属于形式主义,安全整顿也难以取得相应的结果。与此同时,工人素质也普遍比较低下,这不仅仅是我国建筑领域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与政府引导、培训成本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主要的原因便是员工培训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且这类安全成本难以获得相应的现金利润,这就导致相关单位在员工培训投入方面难以拥有相应的积极性,可见,这与经济学中的有限性理念也存在一定的关系。部分建筑企业领导人员认为,桥梁建设工程相比较于其他行业而言,往往存在更大的风险,这一现象不仅仅与建筑工程本身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还因为桥梁施工本身流动作业、高处、露天等特征,容易受到临时机电设施、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也有部分人员认为桥梁工程施工风险可以有效减少,但是并没有得到桥梁施工建筑人员的广泛关注。

桥梁施工项目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不仅仅需要较多的技能,同时还需要在不利于安全、健康的户外环境中进行。其次,除了具有特殊工作内容与性质的工人而言,其他工人的作业环境、作业地点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因而,桥梁施工行业的安全事故也具有高发性特征。仅以安全管理角度而言,桥梁建设企业的安全管理就存在较多的问题,虽然我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对安全系统进行了确定,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并没有对其给予相应的关注,甚至忽视了安全管理的关联性与系统性,导致桥梁施工项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最终对桥梁施工项目的安全状况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 桥梁倒塌事故问题原因分析

2.1 设计方案不完善

1988年7月7日,四川重庆市红旗河沟立交桥倒塌便是典型的施工方案匮乏。该桥梁作为混凝土结构,单跨长、桥宽、全长分别为20.5m、17m、187m,共涉及到8个孔,通过桥梁工程转包的方式,采用隔孔预制、隔孔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不仅没有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负责施工的工长也仅仅只有初中文化。这就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快速完成桥梁施工项目,不仅没有构建相应的预应力,同时还过早的拆除了支撑系统,最终导致桥梁突然断裂、桥面脱落,造成了重伤两人、死亡三人的重大事故。

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往往是决定桥梁施工安全性能的关键所在,不僅是桥梁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桥梁建设的关键。一旦出现设计问题,就会对施工问题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施工图不准确、方案不合理、计算错误、结构不合理等多个方面。依旧国家数据网安全事故统计结果可知,这一原因也是桥梁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桥梁结构也开始倾向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这就导致在缺乏参照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对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就容易导致设想与实际难以结合,产生安全隐患。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有部分承包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偷工减料现象,最终导致一定安全事故。显而易见,对于桥梁施工项目而言,只有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才能使运行项目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即需要对工艺不成熟、计算有误、结构不合理、新材料论证不足等问题进行关注,才能使桥梁倒塌事故得到较好的改善。

2.2 施工过程不合理

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虹桥突然倒塌的主要原因便是施工过程不合理。该桥于1994年11月5日开工,1996年2月竣工,施工中将原设计沉井基础改为扩大基础,基础均嵌入基石中。主拱钢管由重庆通用机械厂劳动服务部加工成8米长的标准节段,全拱钢管在标准节段没有任何质量保证资料且未经验收的情况下焊接拼装合拢,钢管拱成型后管内分段用混凝土填注。1999年1月4日綦江“虹桥”突然整体垮塌,40多名无辜生命葬于綦河,14名受伤者躺进医院,国家蒙受直接经济损失630多万元。

2005年2月14日,遂渝铁路重庆市北培区东阳镇谢家湾铁路大桥垮塌也属于施工不合理。当时,中铁三局的21个工人正在大桥的第十孔用三百多吨重的吊装机,吊装三十多米长的巨大桥梁。突然,119吨重的桥板带着吊装机从三十多米的高度掉了下去,砸在农田里,正在操作的21名工人有的被埋,有的摔了下去。巨大的吊装机已经摔得面目全非,已经安装好的桥梁与正在安装的桥梁都已经摔断,最终导致六人死亡,六人受伤。

对于这类事件,专家认为其属于人为责任事故,涉及到未经验收、无证施工、违法设计、管理混乱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其认为桥梁施工作为桥梁建设的基础环节,一旦出现建设失误,就容易导致橋梁倒塌事故。尤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盲目追赶工期、偷工减料、非法外包等因素都属于导致桥梁工程的一大问题,在部分隐蔽性工程中更是极其容易会产生安全问题。显而易见,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且上述案例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便是更改随意、设计粗糙、构造不合理;主拱钢管内混凝土强度达不到标准;设计焊接质量较差;吊索锁锚方法错误等。这就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甚至会对交通运输业带来极大的负担,最终导致相应的坍塌事故。

2.3 管理维护不规范

2013年10月12日,丰都长江二桥在建项目施工工地4号桥墩倒塌则属于管理维护不规范。该事故因浮吊悬臂脱落冲击钢围堰,致使钢围堰受损,发生事故。造成在围堰中作业的10名工人和岸边1名群众遇难,2人受伤。经调查,“10·12事故”的具体原因为:围堰结构与构造不合理,围堰结构应力超限、稳定性安全储备不足,在水压力作用下,钢围堰在隔舱混凝土顶部位置突发断裂。此外,分部分项工程的程序规定存在严重缺陷,监理环节严重违反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维护与管理往往是指桥梁项目施工的后期阶段,即由于管理单位维护、检测、管理不及时,而导致相应的桥梁倒塌事故。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其往往涉及到的原因也是多个方面,比如船舶高度限制、汽车超载限制、桥面裂缝、钢索抗腐蚀、日常监测等。而且在桥梁项目交付之后,由于阳光雨水、车辆荷载等诸多的因素的影响,导致桥梁材料也处于不断老化的背景下,如果出现监管不合理,获得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就会对桥梁安全带来隐患,甚至由于作业不规范,而导致桥梁承载力受损,最终导致桥梁倒塌。

3 桥梁倒塌事故安全策略

由于桥梁建设过程中,地理环境往往比较复杂,这就导致施工分散外载荷、材料强度难以确定,甚至难以确定实际的安全状况。我国桥梁基本以建国后修建为主,且基本拥有了五十年左右的历史,这就导致相关桥梁也存在相应的危险,为了使桥梁获得相应的安全保障,往往需要构建相应的桥梁应对倒塌方案,从而使其在改善结构计算近似、外载荷不均匀、材料强度离散等问题的同时,也能对桥梁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

3.1 提升技术水平

为了使桥梁安全隐患得到较好的排除,往往需要采用有效结合新技术的方式,对人为活动、自然灾害进行相应的分析,使其在确保新材料、新科技安全性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进行应用,同时也能采用及时预防自然灾害的方式,对桥梁建设提供相应的防御方案,使其在加强管控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认为破坏,使桥梁倒塌问题能够从源头进行有效解决。同时也需要对性管理、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相应的探究,比如桥梁杠杆的抗腐蚀效能感可以通过热镀锌铝、环氧涂层的方式进行改善,避免出现因为腐蚀而导致的刚性结构构件、吊杆创立构件损坏。其次,在规范桥梁实施方案的同时,也需要以新标准、新设计、新理念为依据,对实际经验进行相应的改善,并进一步规范桥梁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确定实施方案的合理性,还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从而使其在分析桥梁结构的过程中,也能及时进行监测,从而使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得到相应的保障。同样的,也只有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案为依据,才能使其在严格规划与施工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紧有松,防患于未然。

3.2 强化安全体系

桥梁安全问题在改善过程中,并不能进行随意整治,而是需要以倒塌事故为依据,对施工技术、具体环境提供针对性的安全保障,从而使设计环节问题能够得到有效避免。同样的,在设计过程中,并不能仅仅以成长空间为依据,而是需要采用加强施工管理的方式对施工方法进行相应的确定,并加强施工管理方式;而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对施工安全教育进行相应的加强。毕竟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面临极其复杂的环境,且只有及时关注相关信息,才能使施工情况得到较好的调增,真正做到万无一失。与此同时,建设、桥梁也都会对桥梁安全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导致其在提出桥梁建设方案的同时,也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通过对施工安全系数进行提升,不仅可以提升施工桥梁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使桥梁后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由于施工人员的理论水平普遍较低,这就需要采用完善施工安全体系的方式,使其得到相应的安全保障,比如,在桥梁修复之前,获取相对完整的资料;确保不偷工减料,保障材料质量;选择安全的施工方法与工序;强化安全施工理念等。

3.3 规范维护管理

桥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但是桥梁养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内容,但是在重庆的桥梁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重建设、轻养护”,对此,需要采用构建健康检测系统的方式,对受损桥梁进行拆除重建。同时还需要严格避免超载事件、桥梁撞桥等,使其能够有效避免相关事故。

在维护桥梁过程中,往往是以相对稳定的桥梁结构为依据,对桥梁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与修复,从而使其在周期性监控的过程中,也能对人车密集区域给予相应的关注,使其在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进行修复。与此同时,也需要对交通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其在避免违规行车、超载行车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船舶撞桥、车辆撞桥现象。

3.4 强化边界管理

桥梁管理的边界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地理位置的边界,二是时间上的边界。在地理位置上,桥梁可能与各种复杂地形相邻,如街道、高边坡、隧道、铁路等,使得桥梁安全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加强地理边界的管理,一方面能更全面的识别各类风险源,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与临近单位勘界不明而形成的“三不管”地帶。

在时间上,桥梁的生命周期需要经历设计、建设和管养三个阶段,但各个阶段通常是又不同单位的不同人员负责。若各个阶段衔接不畅,很大可能会导致数据资料不对称、管理重点偏差、设施缺陷长期被忽略等情况。因此,强化桥梁在各环节的边界管理,有助于桥梁管理者在面对各类新事件时,能够更准确的获取相关历史信息并作出最优的管理决策。

4 结束语

桥梁工程作为跨越地形的特殊工程,不仅仅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设计方案不完善、施工过程不合理、管理维护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下,为桥梁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同样的,在桥梁倒塌事故当中,并不是只涉及到某个因素,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需要从下述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善:

(1)对桥梁设计水平进行提升,在桥梁倒塌事故当中,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案往往能够对桥梁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其不仅涉及到施工、运营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确保桥梁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2)对维护管理系统进行完善,通过采用加强管控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桥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同时会也你能够对后续桥梁问题进行及时修复,达到“重养重建”的目的,使桥梁项目能够得到较好的运行。

(3)对施工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应用标准化理论、材料、工艺的方式,使桥梁建设项目能够与新技术、新规范进行相应的结合,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因为规范不同而导致的桥梁倒塌事故。

(4)强化对桥梁边界管理,加强对桥梁周边各单位的沟通交流,排查影响桥梁安全的风险源。同时在桥梁的设计、建设和管养等各环节的交换阶段,形成健全的物资、资料、权限移交机制并建立良好的长期沟通机制,确保当前的桥梁管理者能拥有信息优势,做出相对更优的管理抉择。

参考文献

[1]吉伯海, 傅中秋. 近年国内桥梁倒塌事故原因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0(S1):495-498.

[2]钟晓斌. 桥梁垮塌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 2019(10):18-20.

[3]程华良. 关于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7(2):124-124.

[4]屈少华. 高原山区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D]. 西南石油大学, 2018.

[5]李俞呈. 钢筋混凝土桥梁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D]. 东北大学, 2018.

3399501908244

猜你喜欢

事故分析安全策略
基于可视化的安全策略链编排框架
多媒体教学服务器限制访问的一种措施
浅析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无线网络安全策略研究
浅析数据库的安全设计与管理
模块式小堆二次侧热阱丧失事故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