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手联弹”促进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精细化建设

2021-03-16杨传冈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

【摘 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江苏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是落实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一年的培育周期内,导师团队提高培育站位、做好顶层设计、精细实施过程、聚力提质增效,为学员提供方向性引领和实操性指导。通过主题研修活动,引发学员深度反思,改变从教行走的方式,形成团队共进的积极氛围,促进学员自主发展并影响更多的乡村教师。

【关键词】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小学数学教师;教师研修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91-0054-04

【作者简介】杨传冈,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江苏盐城,224005)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第五届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江苏省“十三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一次创新举措,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抓手。笔者作为第二届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和第五届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两次全程参与策划、组织研修活动。笔者认为培育站的研修工作应具有4个特征,即有方向的引领、有主题的研习、有深度的反思、有温度的学习。怎样高效推进培育站的各项研修工作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5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培育站的精细化建设。

一、贯穿一个主题,整体策划培育内容

每期培育站的研修周期是一年,其中集中研修时间不少于20个工作日。尽管和以往的教师培训相比,研修时间显著增加,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时间仍较为短暂。基于现状,为了提高培育效果,提升培育质量,我们围绕一个主题持续推进培育站研修活动。这种基于主题的实践研修不仅便于学员教师学深学细,也便于使导师团队的智慧和特长为参训教师提供专业的示范和指导,激发一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

导师团队在确定培育主题前,一方面要全面分析学员的学科背景、现有基础、兴趣爱好、已有成绩,另一方面要重点思考学员共同的专业困境及培训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导师组的专业优势及研究方向,最终形成一个可操作、能贯穿始终的研修主题。这样的主题研修能够凝聚共识,学员能够实现能力提升,也便于导师组开展研修工作。

二、重抓两个任务,聚合力量集体攻关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师培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教师接受的培训缺乏连续性、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大量日常观察和现场调研显示,当下,品质课堂教学、教学论文写作是乡村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大瓶颈,我们要从这两个方面重点突破。

1.品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专业知识、个人潜质、语言表达能力、教材解读能力、教材二次开发能力等。乡村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寻适合校情、生情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

2.教学论文写作。当下,乡村教师的教学写作能力较为薄弱,疏于反思、提炼。究其原因,一是专业指导不够,无法找准突破口;二是教研力量单薄,无法催生教学反思;三是经验主义至上,无法打破思维定式。尽管当前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上不再将论文写作作为教师必备的考察要素,但是乡村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观察能力、教学反思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教学中的得失思考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行之有效的举措,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持续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三、凸显三个目标,扎实做好培育过程

培育站的建设过程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研修主题,暗线是导师团队、学员之间的思维碰撞、思想交流,是培育站向上、向善、向美研修文化形成并确立的过程。培育站凸显3个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提升:办有效率的培训,将收获付诸行动。培育站的学员是经过个人申请、学校同意、县区审核推荐、市级批准的程序逐级遴选而来的,他们是乡村学校课堂教学的中坚力量或新锐力量。为期一年的培训让他们在思想认识、教学能力、教育表达、教学研究方面均有提升。通过主题研修提升教学执行力、课程开发力,锤炼带得走的教育能力,在工作中影响他人,带动身边的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2.引领:办有思考的培训,让思想照亮校园。和过往的教学培训相比,每一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是一项有活动主旨的短期集中培训。基于这样的定位,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主动作为,担纲培育站的引领者、示范者、亲历者。作为培育站的领头雁,两位导师配合主持人落实细化每一次的培育活动。这种引领还体现在导师团队对学员的思想启航、师德浸润、专业领航、方法示范上。

3.服务:办有温度的培训,为教师传递温暖。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导师组要做学員专业发展的引路人、服务者,让培育有温度,让成长有温情。这种温度、温情会被传递给更多的人。学员经过集中研修后结业,教师从集体研修转变为自主研修,导师组持续关注其成长,真正实现“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四、撬动四个历程,促进学员自主成长

不少学校教师发展的土壤贫瘠,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淡薄。有人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只有想方设法激活教师内在发展意愿,指引教师发展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教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1.唤醒成长意识。在城市化的大潮中,乡村学校及乡村教师的发展正面临时代的挑战。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导师组做好顶层设计、培塑典型,通过活动重新唤醒教师的成长意识。

2.点燃成长热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点燃学员的成长热情,我们在开班仪式上邀请往届优秀学员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参加培育站的体会。我们组建研修共同体,明确研修任务,让学员“比学赶帮超”。我们组织学员畅想自己的培育站生活,制定适切的成长规划,明晰发展目标,以任务驱动行动,以行动带动成长,以期遇到更好的自己。

3.鼓舞成长斗志。在成长激情的鼓舞下,不少学员在研修期间重拾前行的行囊,奋力奔跑。他们在参加公开课、优质课、基本功比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少现实难题,导师团队会及时介入,给予精神鼓励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导师在每一次集中研修时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平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加强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主动成为学员的专业引领者、行动支持者。

4.探寻成长路径。培育站学员来自不同的县区、学校,发展愿景、个人潜质、个性特征、已有基础都不尽相同。导师组在制定学员个人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学员的专业特长,允许学员进行个性发展、差异发展;在梳理个人发展规划时求同存异,结合导师专长,形成不同风格的成长方案。我们根据学员的爱好特长组建若干发展共同体,鼓励不同共同体错位发展,同一共同体抱团发展。同时,我们鼓励学员带领身边的青年教师组建二级研修团队,共享研修成果,实现共同进步。

五、落实五个举措,精细落实培育环节

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人们普遍认同一个成长公式: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阅读+专业实践+对话交流+专业引领+思考觉悟。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学员而言,上述成长公式同样适用。

1.专业阅读。我们列出一个书单,制定长程阅读规划。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导师组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课程改革等内容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按照每月共读一本书的要求,导师组制定站内读书计划和长程阅读规划。导师开设阅读专题讲座,引领学员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专业行走方式。学员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我们在培育站每次集中学习时,安排一次晚上学习的时间,学员在班长的组织下自主开展读书心得交流,分享教育感悟。

2.教学观摩。为了促进学员尽快融入培育进程,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习,导师组重点策划了三类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一是以大市优质课竞赛现场观摩为契机,组织学员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引领他们见贤思齐;二是组织学员观摩教学新锐教师的课堂教学,感受优秀青年教师应有的课堂教学样态,引领他们脚踏实地;三是邀请省内特级教师进行现场课堂教学,让学员感受名师教学风采,提高对教材的解读、再创造能力,引领学员向上攀登。

3.专题研课。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教学展示是检验学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我们将25名学员划分成3个学习小组,分3次进行集中公开课教学,活动前3天公布上课课题,上课顺序根据抽签确定,鼓励学习小组成员参与集体备课、磨课。每次一整天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组织课堂教学评课:先由执教教师阐述个人的备课设想,反思教学得失,再由导师组逐一予以课堂教学点评,最后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学员指明后续努力方向。

4.专家讲学。一是教材深度解读,细分模块解读教材,提升教材分析能力。学员最感兴趣的培训项目是教材的精准解读,导师组将教材解读作为培育重点。我们按照4个模块分别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学,和学员面对面探讨交流,回应学员的教材使用困惑,让学员深入理解教材编排、设计意图,提高学员他们研究教材、使用教材、开发教材的能力。

二是实践经验推介,学习实践的成功经验,学习经验总结方法。一线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分享常常最受学员欢迎,方便学员加以借鉴学习。我们邀请学科教学能手、科研能手讲述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学员自身专业发展的质量,探寻一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三是科研方法指导,指导课题申报方法,提升课题申报技能。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是教师快速实现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然而,课题研究一直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板,他们大多缺乏科研常识,缺乏科研方法指导,对课题选题、申报书填写、研究过程落实等具体事务感到迷茫。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导师组开设专题讲座,鼓励学习小组围绕研修主题申报市级课题,导师参与其中,小组全体教师从课题选题、申报书填报等环节认真思考、充分讨论,提高申报质量。全站共成功申报3项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其中1项被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四是教学理论学习,学习前沿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随着课程改革向深水区迈进,特别是社会各界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热切期盼,适切的前沿教学理论学习不仅能开阔乡村教师的教育视野,还能推动乡村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加快他们的发展步伐。在研修期内,培育站组织学员参与了线上学习,我们邀请彭钢、喻平、范良火、罗新兵、宁连华等专家、学者开展学术报告,帮助学员开阔理论视野,促使他们开展深度思考;还通过线下集中研习,让学员聆听一線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报告,使其拓宽教学实践路径,加速教学探索。

5.团队共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法宝就是团队共长。在研修期间,导师组以打造研修文化为任务牵引,引导学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论文共读共评共改、备课磨课评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对研修难点之一的教学论文写作,我们采用导师分组负责制,每位导师全程负责8名学员的论文选题、写作指导。我们采用线上集体辅导、线下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7轮的不断修改、反复打磨,每名学员最终完成了一篇原创论文。每次分组研讨时,先由学员朗读个人论文,再由同组教师进行评议,最后由导师进行专业指导,以提升论文质量。全站在市级论文比赛中提交23篇论文,共有14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5篇,1位学员的论文在教育期刊上公开发表。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工作要让每一次学习都留下思考的痕迹,让每一位学员都能感受到自我价值,让每一位导师都能充分发挥潜能,让每一次学习成为校本典型示范,让每一次成绩都能充分赢得尊重。

355550190823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
通过微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
浅议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言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成功转型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分析
解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