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分析

2021-03-15贺新奇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2期

贺新奇

摘  要:伴随我国科技的持续进步,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改进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对其切实展开实施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现状,随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项技术的改革措施,旨在可以为我国的能源发展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热电联产;系统节能;改进分析

引言

现阶段,我国致力于促进重工业以及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具备大量人口,因此非常关注能源的损耗情况。损耗能源对我国的进一步建设以及发展而言,是尤为关键的制约,因此,我国格外关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其对提升我国的能源利用程度而言非常关键。

1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现状

1.1技术的不成熟

伴随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我国的工业同样迈向了新的阶段。相关人员在探索更为进步的热电联产技术过程中,对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尤为关注,该项技术同样不断地更为标准以及精准。对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而言,一旦其节能技术达不到足够的完善程度,便将为热电联产系统整体带来极大的制约,同样将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

现阶段,尽管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绿色经济,不过依然存在一部分人缺乏对其进行足够的关注,使得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并未同供热系统共同取得进步。在现阶段,该项技术尚未为电热企业提供足够的经济效益,该种情况便使得相关人员并对该项技术的开发缺少热情,使得该项技术出现了一定问题。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拥有远大的前景,在初次提出时便吸引了相关行业的大量目光,不过截至当前,该项技术依旧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得到足够的优化以及完善。期待在短时间之内,相关人员得以深层次地探究该项技术,令其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1.2管理上的問题

不仅由于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自身尚不够完善,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同样对该项技术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制约。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不但应当关注节能相关技术,同样应当优化其管理体系。该项技术难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便是由于相关人员在平日中,对该项技术所运用的设施没有展开严谨的监察。相关人员对于热电联产供热体系中的节能设施管理工作尤为关键,该项工作与热电联产供热体系的进步有着明确的紧密关系。一旦相关人员没有对该项技术的设施展开切实的管理工作,便有一定几率使得该项技术在应用中产生问题[1]。

同时,管理人员对于基层人员的管理工作还很难称得上完善,尽管基层人员同样能够对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技术相关设施展开具体应用,不过其不具备规范的操作,并未对相关知识展开系统的学习,对于有关技术要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使得该项技术难以展现关键效能。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设施产生问题时,部分人员会出现检查手段出错或缺乏规范操作的情况,使得设施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对相关技术仅具备一小部分的了解,应用过程缺乏切实掌握,使得设施出现问题,因此,实践中不能忽视该种人为影响因素。此外,管理工作的成效是在宏观视角有所把控,一旦没有将相关人员以及设施的管理切实落实,常会发生令人惋惜的结果。

1.3政策方面障碍

我国现阶段不仅相关资金投入以及扶持政策偏少,同样缺少对于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相关技术的监察以及支持。尽管我国出台了有关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审批制度,不过在该项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缺少确切的监察制度对该技术展开监察。如此便使得部分发电厂不但假借相关技术为名规避自身监察,而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未真正对该项技术展开运用,该种情况将大幅度削弱我国能源的利用程度,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损伤。同时,有些区域并不存在大量的热负荷,大批量地建设了小规模热电机工厂,该种情况对于我国节省能源、环境保护的工作而言造成了突出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当对两者进行差异化的把控,尽最大努力支持大型热电联产工厂的发展,同时抑制小规模热电机工厂的建造数目。

2供热系统节能技术的改革措施

2.1技术改进

若希望令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取得更为良好的进展,相关人员应当切实地推进技术改良。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发展,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尤为关键,其可以为我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紧急程度得以有效地减缓。热电企业应当在最大程度上改进该项节能技术,使其可以发展地更为迅速以及长远。

如果期望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得以明显的改良,相关人员需要强化资金支持程度。无论哪项技术,想要取得迅速且长远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旦资金方面难以取得确切的落实,则该项技术想要展开发展以及改良便会受到极大限制。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资金方面的支持,如此便可以令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取得更为长足的进步以及持续性的提高。可以如此认定,资金的投入可以为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可靠的支持[2]。

除了资金方面的投入以外,相关企业更应当关注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相关技术的发展。只有企业对该项技术的发展投入足够的目光,该项技术才可以切实取得进步以及优化,取得此前从未触及过的更高成绩。该项技术如果能够取得足量的发展,不但能够为企业提供优厚的经济效益,同样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难以言喻的便利。因此,全力发展以及改良该项技术,能够帮助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迈向实现之路,该项技术得以切实地节约能源,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后发展。

2.2管理改进

相关人员不仅应当改良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相关技术,还应当改善相关技术的管理工作,确保该项技术能够得以持续发展。不论对何种技术而言,改善相关管理都能够确保其得以进一步发展。因此,热电单位应当强化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减少现阶段该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状况,同时对其展开详实的研究,探索影响该问题产生的因素。现阶段,若期望能够更有效率地发展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改善管理工作可谓是最迅速以及可靠的解决方式。

在开展具体操作时,相关人员要尽可能按照技术要求和规范来开展工作。技术人员造成的操作误差,是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如果期望该项技术能够取得更长足的进步,电热单位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强化培训员工的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知识以及实践水平。一旦相关人员对于该项技术没有切实地掌握,便不应当允许其对设施展开操作,避免事故发生,也防止该项技术的发挥得不到保障。同时,管理人员应当选用新兴技术来对相关设备展开有针对性的维护以及监察,令我国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可以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2.3政策改进

如果希望大规模地促进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相关技术的发展,电热企业不仅需要对技术以及管理工作进行改良,还应当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展开差别热价改革,为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提供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出台对应的价格优惠措施,为相关技术的开发以及科研人员提供定量的补助鼓励[3]。

结论:

如今,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是具备较高效率的生产手段,其可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难以估量的帮助。因此,我国需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节能的相关技术,从而使得节省能源、减少排放的相关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徐旭辉,饶卫康.热电联产锅炉过热器结垢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工业锅炉,2020(06):45-48.

[2] 周亚熙.基于热电气融通及储能的分布式能源网络优化调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 李赫宁.基于新能源消纳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运行[D].沈阳工业大学,2019.

226350170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