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检修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管理创新研究

2021-03-15焦利丹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2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变电检修

焦利丹

摘  要: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人工、信息技术这两方面入手,对变电检修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管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强调了列出表格清单、搭建并应用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的重要意义,旨在实现变电检修技术标准的统一化及规范化,为变电检修提供更好指导。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管理

引言:

受到各地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不统一的影响,各个区域在展开实际的变电检修过程中存在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变电检修数据等无法实现互联共享,阻碍着标准的变电检修体系的建设。基于这样的情况,推动、落实变电检修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管理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促使变电检修工作及其技术操作不断向着规范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为变电检修工作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的实现提供支持。

一、依托人力实现变电检修技术标准的互联互通

站在人工操作的角度来看,需要依托多个专业领域落实技术标准的分解,包括变压器专业、开关专业等等,促使变电检修任务得到细化,分解为不同工作人员能够承担、完成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参考现行行业规范,针对所有的工作任务编制实用性更强的技术手册,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进行指导与约束,推动变电检修工作在技术标准方面实现统一化、在人员操作方面不断向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内容:

第一,对涉及到变电检修工作的所有技术条款进行收集与汇总,依托表格的形式展示出这些条款,并单独列出一些专题要求。针对一些并没有明确依据,且涉及到的技术问题较为简单、常见的条款,可以单独列出并作出“仅供参考”的标识。第二,条款关键内容注释与解读。对于所列举的技术条款内所包含的特殊关键词,可以应用在后方添加附录的形式落实解读,方便相关工作人员迅速、准确理解对应技术条款的关键内容。第三,对表格清单展开分类列出与内容统一设置。依托设备种类的差异性,包括电缆、电容器、变压器、开关柜、避雷器、站用电系统等等,对表格清单实施分类处理。同时,在表格清单中,主要体现出验收依据、验收内容、实际案例、备注这四项内容[1]。其中,在验收依据这一部分中,主要列举出对应技术条款的出处以及相应条款的简称,例如,《输变电建设强制性条文》就是《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248.5-2008)的简称。在验收内容这一部分中,主要体现出具体的技术条款内容与要求,如果在多个文件中针对某一项目提出相似、相同的规定,也要放在该部分内进行说明。在实际案例这一部分中,主要对现实案例实施展示与说明,所应用的案例描述方法包括文字、图片、图纸等等,以此达到促进技术条款可视化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该部分的内容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对正向案例(正确操作案例)的列举,也要适当展示出反向案例(错误操作案例)。在备注这一部分中,如果对相应技术条款内容需要进行扩充说明、原因分析,则可以将相应内容展示在这一部分中,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准确、清晰地掌握相应技术条款内容。另外,要注意对备注部分表述的扩充说明、原因分析依据进行说明,保证在该表格清单内所展示出的所有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均“有据可依”。

二、依托技术实现变电检修技术标准的互联互通

(一)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搭建

现阶段,多地区普遍形成了一套技术较为先进、功能较为完备的变电检修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推进变电检修质量提高、规范地方变电检修流程及安全操作的过程中发挥出了较高的促进性用,但是由于各地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不统一,以致各个区域在展开实际的变电检修过程中存在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变电检修数据等无法实现互联共享,阻碍着完善的、全面的、标准的变电检修体系的建设。基于这样的情况,应当积极搭建起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严格依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遵循平台管理办法,做到变电检修技术以及标准统一,打破技术壁垒,解决不同平台系统在数据顺利对接、数据共享、评标专家库共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该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能够实现所有作业流程的全方位管控。系统以数字化工单形式,将检修作业的报修、实施、审批、消令等信息,进行有效互联互通、中转枢纽,进而完善智慧供电的基础大数据。此时,分公司对故障的产生、抢修命令的发布以及故障的完全修复全过程可以做到“一切尽在掌握”;即便抢修人员所不在现场,只要利用手持移动端,就能及时了解故障信息并接收来自“指挥部”的指令,推动变电检修效率大幅提升。

依托该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的建设、上线运行,能够形成区域统一、终端覆盖市县的变电检修工作网,实现电力系统运行与变电检修信息发布、数据聚集分析、远程监督等信息系统的区域上统一、互联互通,为下一步推行全国范围内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的对接联通奠定基础[3]。

(二)技术标准的收集与分解

参考在变电检修工作中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实效性、时效性提取、整理變电检修技术标准文件,并根据设备类型实施技术标准的分类,将相应内容导入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中,由此形成变电检修技术标准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变电检修技术标准的数据台账,包括文件号(编号)、技术标准文件名称、最新修订前的所有版本、发布时间、适用范围,为后续智能检索与对比的实现提供支持。

(三)规范化解读技术条款术语

在不同的技术标准中,对于同一术语存在着差异性的描述,因此必须要落实统一化、规范化,特别是要针对一些生产文件、通知,搭建起术语对照单元。在此过程中,可以依托智能识别技术逐步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术语对照单元,并依托人工分析的方式判断相应术语解读是否具有正确性、科学性。实践中,提取所有需要统一术语的条卷录入术语对照单元,促使技术条款术语的解读更加规范化。

(四)推动技术条款可视化

提取指导性价值、现实意义更明显的技术条款落实可视化展现,对相应文字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准确解读,并应用图片、图纸、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出来,避免相关工作人员产生理解歧义的同时,提升技术标准展现的灵活程度。

(五)落实智能化的检索对比

在对比分析各个技术条款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模式识别以及关联对比技术,促使这一检索对比过程更加智能化。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应用关键词在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中实现所需技术标准的智能检索,此时,该平台会在后台数据储备中进行检索,依托搜索引擎、论文查重技术的使用,对包含该关键词、存在关键词的同义词等相关联的技术条款进行调取与前台显现,并参考相关性的高低实现排序,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充足、全面、标准的技术条例支持,促使变电检修工作在技术操作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统一性、规范性。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变电检修工作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推动、落实变电检修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管理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通过实施变电检修技术标准的人工互联互通,结合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系统搭建、技术标准的收集与分解信息化、规范化解读技术条款术语、推动技术条款可视化、落实智能化的检索对比,促进了变电检修工作及其技术操作不断向着规范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宇.在线监测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3):228-229.

[2] 李世群,夏立萌,贾仕涵,等.“互联网+变电检修”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21):42-43.

[3] 孙亚辉.变电检修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管理创新与实践[J].企业管理,2019(S1):104-105.

1260501705305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变电检修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标准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
浅谈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方法与技术标准研究
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相关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