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低碳交通之我见

2021-03-15韩世生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2期
关键词:措施发展

韩世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已经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中国交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当前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低碳交通运输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率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措施

前言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机动车碳排放已占到全社会碳排放的相当比重。交通运输作为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2009年国际能源署报告表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有25%来自交通运输,美国的大气污染50%来自运输工具,日本也占到20%。预计到 2050年全球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量将翻一番。亚洲发展银行预计,在未来的25年内,全球交通源二氧化碳排放将增加57%,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其排放增长将占到80%。并且交通运输是目前能源消耗量最大,也是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行业。有资料表明我国各类汽车平均每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其中卡车运输的百公里油耗较国际平均水平高出近50%。据预测,如果全行业采用节能运输模式,全国公路运输行业营业性车辆汽柴油综合能耗将降低10%,可节约燃油800万吨左右。

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仍需要能源的支撑,有效节约和合理利用不可再生的能源,既关系到交通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因此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发展低能耗的交通运输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已成为构建“两型”社会,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什么是低碳交通运输

低碳交通运输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低污染,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1、低碳交通的核心目标是节能减排,即交通领域中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低碳交通是一种行为方式,包括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从消费角度上说,体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通出行中,可以通过把个人传统动力的汽车置换为新能源汽车以达到减排的目的,当然更可以改成步行、骑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行为实现低碳交通;从生产角度上说,体现在生产管理领域中,可以通过提高运输生产力、优化空间运输资源配置的综合运输体系构建、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提高运输工具效能等途径实现低碳交通。

3、低碳交通具有时空特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对低碳交通的评价衡量标准不同,低碳交通没有一个统一的落实执行准绳,而是一个逐步接近的目标,是一个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低碳化动态平衡点的过程。

4、低碳交通具有综合性。低碳交通既包括生产领域的低碳交通,也包括消费领域的低碳交通,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政府、社会组织和全体居民等不同主体,需要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多种引导和刺激手段。

二、实现低碳交通运输的途径

首先是理念体系化。低碳交通运输是一个体系化的概念,无论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运输,还是交通工具的生产、使用、维护,乃至相关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人们的出行方式或运输消费模式等,都需要用“低碳化”的理念予以改造和优化。

其次是紧抓节能减排,力求“减碳”实效。交通运输工具必须依赖能耗,除非使用洁净能源(如太阳能等),否则交通运输难以实现无碳化,只能是不断低碳化的发展过程。同时更要高度重视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节能”和“减排”都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既要重视“节能”,更要把“减排” 上升到应有的高度。

三、实现低碳系统复合化

完整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应包括三个基本系统和一个复合网络。一是节能减排基础支撑系统,这是低碳体系建设的第一步,还需加大推进力度,把传统工作系统化提升;二是清洁能源优化利用系统,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三是公众出行社会引导系统,要运用一切法律、经济、技术乃至公德力量,正确引导公众的交通消费。四是建立新型绿色公路、机场等交通立体复合网络。譬如大兴机场(京雄城际大兴机场)应该说是目前中国或者是世界机场建设里面一个标志性的机场工程,它设计上的理念比较新,以便捷出行的方式来设计的机场,是完全立体化的一个运输体系,从城里坐快轨到机场,或者是坐高铁进入了机场,都非常方便,而大兴机场配置的所有车辆,都是清洁能源的车辆,同时利用了一些地热技术、太阳能技术,在绿色机场方面目前是一个典范。

四、促进综合性减碳

一方面,低碳化的手段是多样的,既包含技术性减碳(如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也包括结构性减碳(如通过优化网络结构、运力结构等提高能效),还包括制度性减碳(如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另一方面,低碳化的途径是双向的,既包括“供给”或“生产”方面的减碳(如提供一个更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也包括“需求”或“消费”层面的减碳(如引导公众理性选择出行方式,鼓励乘用公交或骑自行车等)。

五、构建发展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当前我国汽车尾气排放也已成为大中城市的污染源,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少交通建设、运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交通运输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就必须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尽可能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运输方式。社会客车及出租车也是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的主体,更是最大的碳排放源。“低碳交通”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限制小汽车的不合理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優化城市交通结构,鼓励智能技术、新能源的使用则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六、积极打造集约化出行网络,变革碳排放结构

规划形成以“地面公交为基础,轨道交通为主体,专线交通为骨干,有效限制小汽车”的集约化交通方式结构。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推动公共财政向公共交通高投入,把能在小汽车当中享受到的通过公共交通显现出来,要大力推广轻轨这样的新型交通方式。

七、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最大限度消减无效碳排放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以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交通信息子平台为建设重点,引导受众出行、支撑交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及支持。以交通服务应用平台为支撑,通过交通指南、交通网站、交通服务热线、电台电视台、可变信息标志、手机、车载导航终端、触摸屏等方式,为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路径、出入口和换乘方案提供交通信息服务。以综合信息平台及交通信息子平台为支撑,为交通指挥管理者提供日常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客流、交通运行状况、交通综合管理政策等信息,科学组织交通运力。

结束语:

“低碳交通”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不会制约交通运输的发展,反而可以增加交通运输发展的持久动力,并最终改善人们的生活。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交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从交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力求探索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合理的“减碳路径”。

参考文献

[1] 低碳交通运输规划展望与建议 [J].雷金鹤 雷艳鹤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06)

3645501908272

猜你喜欢

措施发展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