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2021-03-15许娟美

人物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低段学生有效措施

许娟美

摘   要:当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探讨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提升的有效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措施

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同时为学生制定出恰当的计算能力训练方案,并且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小形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以及计算打好基础。

一、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存在的不足

(一)计算速度慢,错误率高

就实践来看,很多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题计算时,审题速度慢,消化题意都要花费一定时间;学生的计算结果准确率也不高,用错数字或者数学符号是常态,学习结果并不理想。

(二)学习兴趣低,积极性不强

抽象的数学课程对小学生而言过于枯燥,以往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加剧了学生兴致的衰减,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跳脱,难以在一件事上保持长久的专注力,就如数学计算,但沉闷的课堂让学生普遍对数学计算持刻板的印象,也就无法对计算过程保持稳定的耐心,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三)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方面,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在习惯和能力培养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显露出各种问题也就不足為奇,这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培养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核心素养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数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关键。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计算,小学低段学生刚开始接触系统的数学学习,其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可塑性极强,这个时候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更快地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不断提升,更有助于学生树立认真、细致、耐心和不畏艰难的学习品质,为其未来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小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计算教学,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基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一贯刻板、无趣的印象,数学教师就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作出一些改变,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数学教学课堂重新迸发活力。针对学生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就要引起重视,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比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与本课计算问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动画,融入一些让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可以被吸引,认真观察;教师再让学生结合旧知列竖式来计算数学题;再通过分组讨论、思考和交流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当注意什么?最后教师在学生的结果上进行补充和总结。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正确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传达,让课堂教学效益最大程度地展现,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落实科学训练,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能力

理论教学完成后,教师就必须要落实学生的实践训练,在锻炼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不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数学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训练学生,计算包括笔算和口算两个方面,特别是口算,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学生养成了口算的习惯,反应也会更快,笔算能力也随之增强;还需要引导学生计算完后及时进行验算和检查的习惯,保证做题正确率,所以教师在要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个人潜力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设计有所优化,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给学生创造或者提供足夠的训练机会,鼓励全体学生投身于实践,教师起好督促和指导作用,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中列出几组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计算比赛,设定时间,哪一个小组最快完成计算且正确率最高便可获得一定物质奖励,由此激励学生完成练习。

(三)实施分层教学,关注个性培养,促进整体进步

实践训练不光可以在课堂练习中进行,更可以在课后作业设计中实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消化能力会有所区别,如果片面地采用集中式教学,容易忽视一些后进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学生的自主学习之路,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在课后作业设计中也要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难度不一的内容,夯实后进生计算基础,拓展优等生计算能力提升空间,最终促进整体的进步。此外,教学评价也要具有针对性,但需要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增强学生对数学计算的自信,使其感知到数学计算之趣味,从乐于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

总而言之,学生计算能力本就是练出来的,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稳扎稳打、多组织练习才行。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意义重大,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摸索、反思、总结,为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开拓更多思路,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媛.多样化教学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新课程(综合版),2018(10):171.

[2]赵颖.小学低段数学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2018(09):194.

3002500338246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能力低段学生有效措施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对策浅析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析
图形谱教学培养低段学生音准能力浅探
提高农村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