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有效性探究

2021-03-15陈德光

人物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陈德光

摘   要:初中是将学生对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推上了新的高度和难度,数学是初中学科中比较枯燥的学科,大多数学生面对繁多的记忆知识,犹如雾里看花。拿到知识无从下手。其实,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能找到改善教学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轻松的记忆,减轻老师教学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常有学生虽然在数学的学习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因为不能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为怎样学好数学困惑不已,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总感觉题目千变万化,无法适应,而对数学的学习望而却步,最终事倍功半,成绩始终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实数学作为初中一门基础学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认清问题实质,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1课堂比较枯燥

众人皆知,初中数学课程比较抽象,逻辑思维也比较严谨。大多数学生认为,初中数学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困难,要想将课堂的效率提高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除此以外,课堂的教学方式单调。老师长期以自己的思想要求学生,不停止的压榨学生,将学生困在书山题海,这就是典型的低效率课堂,影响学生成绩。再者,数学的学习大多以公式和数字为主,涉及到的情感因素和主观情绪的融合较少,因此课堂比较枯燥。

1.2课堂时间浪费

多数教育者认为教学工作中的时长越多。课堂的效率就越高。其实,及时高效地利用课堂效率才会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在具体实践中,对课堂时间的利用比拖延时间有效。教师在教学中不从自身找原因,只想着从学生的学习时长进行控制,实现课堂效率提高。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导致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

1.3学生的不重视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是满把抓,对学生成绩好或者差持一样的态度。按照相同的工作进度,展开教学。事实上,学生对成绩的关注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都是有限的,学生需要在能够接受的认知范围之内进行学习。在班级中,有50%的学生基本上能跟上教師的思路,有10%的学生听不懂教师说的话,10%的学生教学根本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课堂严重与教学脱节,学生整体成绩上不去。

2.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1优化数学教学思路

初中数学要想实现高效率的学习成果,必须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情境创设,教学生活化是结合学生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同时,要学习国内外名师的解题思路,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思维导图式的学习,而且导图的支干不要过于繁琐。把题解中需要用到的构图法、数形结合法等学习方法串联起来形成知识框架。优化教学思路,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小组式学习探索。让班级学生可以一对一实现帮助,但因初中阶段的学习较为繁忙,时间宝贵。教师要避免学生交头接耳,形成对时间的浪费行为。

2.2找到数学知识重点

经过多年的教学,教师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出知识的主次,教师需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知识学习有帮助的地方,也就是把教学时间花在刀刃上。教师在题解的选择上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融合性。另外就需要教师将生活的实例结合起来。比如:正负数知识,以0为中间点,向东为负数,向西为正数。像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教师不能一直在黑板上举例,而是将生活中的实例,也就是和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搬到课堂上,以某某向西走了50 米为负数,向东走了40米为正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点。

2.3巧妙借助多媒体设备

当前,很多名师在教学心得分享中都会讲到巧用电子设备的方法, 因此教师可以尽可能多运用多媒体,极大限度实现对知识的简化。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多运用色彩、文字以故事性等元素较强的教学手段,帮助初学生实现对数学计算知识的简化, 学生的理解就越容易。另外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名师教学视频,可以观摩其他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一起取长补短,这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种,学到知识是关键。举例:在学习几何体知识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魔方或者包装盒等立体图形,为学生展示不同的面。

2.4将数学思想应用在生活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的重要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引者,应在课前熟悉教材,分析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并将其作为中心主题,课上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学生思考方向偏离,提高学习效率,也为教师减轻压力。比如讲解数学课程中的一节“统计”,统计知识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应用,统计学科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更加具有应用性,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统计知识时可以课前总结出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课上利用案例引出统计知识,将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应该是了解知识,应该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就像时间单位,时分秒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没有时间观念,我们将失去生活的秩序

2.5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数学逻辑思维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思维。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学会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比如数形结合思维数形结合不仅能够实现数字与形状之间的灵活转化,而且便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探析能力,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能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可以将相关的已知条件用图形清楚的表述。从而对题目问题进行解答,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计算题的计算效率。

总结: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如何开展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夺,需要教师及时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思路,找到数学知识重点,巧妙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数学思想应用在生活中,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并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改进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云思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36)97.

[2]张道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思考[J].数学之友,2019(04):38.

1452500511233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