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解题策略研究

2021-03-15班荣庆

人物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学困生小学数学

班荣庆

摘   要:数学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举一反三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接触到数学这门科目后若学习方法不当很容易导致遗漏知识点越积越多,最终无法理解新知识,成为学困生。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解题策略

根据现代教育体制,教师对学生主体需求的关注应逐渐加深,并强调学生智能发展。根据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状而言,存在部分学生理解题目困难、解题思路单一、学习进度滞后的情况。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主线,研究了学困生的成因,并从解题策略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

(一)兴趣不足

多数数学学困生在面对数学题型或数学知识点时往往表现出兴趣不足状态,因此难以激发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一方面,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即便小学数学阶段仍需考核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理性思考能力,部分学生对形象思维较为擅长,却无法适应数学学科的思维特点,因此容易产生抵触情绪[1]。另一方面,已经处于学习进度落后的状态下,更容易面对新知识点时产生挫败感,尤其在课堂测验、阶段性测验完成后更容易出现失落、自卑感。综合因素作用下,其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学习行为向着被动、消极状态发展,逐渐沦为学困生[2]。

(二)学习方法不当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除了教师的讲解外,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是造成学习成效参差不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学困生的学习行为观察不难发现,此类学生大多在课堂听讲时认真,但却缺少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相关行为,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于记笔记的状态且无法保障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简单来说,此类学生的学习更偏向于无意义学习或机械化学习,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偏弱,学习主动权未掌握,导致数学学习沦为死记硬背的状态,自然无法提升学习效率[3]。

(三)家庭教育观念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展,家庭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努力、家庭的辅助缺一不可。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在工作或错误理念的影响下,对学生的教育辅助明显不足,甚至将教育完全放在教师身上。家长并没有在家庭环境中履行教育义务,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合理的教育督促,导致孩子逐渐沦为学困生。

(四)课堂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仍延续着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一言堂方式展开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在教学任务主导下对其能力及学习基础有所忽视,教学中“一刀切”的行为导致学困生长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还可能影响其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班级内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4]。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解题策略

(一)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容易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课堂上更容易单方面听从教师的讲解,忽视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注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逐渐养成,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学会独立思考并将思考内容逻辑化,而不是直接向教师求助。在课堂上教师可安排一些抢答性训练,让学生在探究精神、荣誉感、好胜心驱使下主动思考问题并快速做出解答,長久训练下其反应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必然会得到大幅提升。对于课堂表现优越、积极作答的学生可给予适当的鼓励,例如口头表扬及小奖品。一方面可调动课堂氛围,带动被动接受知识的学困生努力思考;另一方面可在积极鼓励下让学生产生学习信心。在解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点,例如在应用题题型中,让学生用笔在有效信息下画横线,并圈出题干中的干扰信息,逐步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解题习惯。

(二)合理安排教学目标

针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教学目标、教学速度、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方面均个性化安排,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能力特点。以学习目标设定为例,考虑到学困生的基础不扎实问题,在面对新知识点时重视已学知识点的有效复习与知识点串联工作,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在教学进度方面,课堂上可适当放慢进度,兼顾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将教学节奏适当放慢,帮助学困生在课堂上真正弄目标学习内容,切不可让遗漏的知识点越积越多。家庭作业方面也应设定难度稍低的目标,帮助学困生逐渐牢固知识点理解,循序渐进的加深难度,引导其树立奋斗目标并体验学会知识点后的成功感。

(三)积极赏识评价

对学困生的积极评价与鼓励能够帮助其树立信心,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看作差生而在失落与自卑下带着负性情绪学习。当前教育体制下,以分数至上的教学观念仍旧根深蒂固,不少学生因此丧失了学习自信,也让学困生经常面临着责怪与批评。教师应认识到学困生同样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给予学生过程性赏识能够帮助其重拾自信,面对数学学习时保持着乐观、向上、进取、积极的态度,以正面情绪面对解题困难。学困生在解题过程中若存在错误,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错误所在,而非直接批评指出。这种教学行为更有利于学生通过验算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在鼓励下形成独立思考的解题习惯。

(四)重视家庭教育

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共同分析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存在哪些问题,并告知家长从旁辅助的重要性。强调放学后家长的监督职能,告知家长不可一味地批评学生数学成绩偏差,需以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往往在解题时存在对教师的依赖,自主学习思维习惯仍需培养。教师与学生家长应共同协助小学生积极面对数学难题,逐渐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6,37(02):75-81.

[2]魏雪峰,崔光佐.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众数”问题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1):32-38.

[3]沈颖. 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除法计算错误分析[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04):24-30.

[4]董国蕊.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96.

1369500511303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学困生小学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