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分析

2021-03-15肖若罗

人物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亲和力高校辅导员提升

肖若罗

摘   要: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性、吸引力和倾向性,也包含大学生对话语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和悦纳感。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面临着真理性话语“式微”、互动式话语“失落”和网络宣传话语“缺位”的现实困境。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重视学生对真理话语的需求,积极采取契合学生思维的话语方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话语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科学阐释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语言符号和思想意识的综合体,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经典文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和相关国家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所使用的文件语言、政治话语和权力话语,也包括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话语、教学话语和大众话语。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大学生所具有的亲近性、吸引力和倾向性,也包含大学生对话语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和悦纳感。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动力,也是满足高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困境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生成面临自身话语理解能力、话语表达能力和话语运用能力不足所带来的一些困境。

(一)辅导员真理话语“式微”。自“辅导员”作为一个职业在中国出现至今,一直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辅导员承担较多行政工作,工作角色丰富,为职业发展带来了可能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的任用和准入机制多元化,对政治理论水平的要求降低,这就导致部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不过关,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上,表现为理论话语体系存在“宣读化”趋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多使用理论话语和文件话语甚至存在直接将文件不加解释、照本宣读,让学生自行理解的现象。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学生对辅导员理论话语认同渠道,弱化了辅导员理论话语的亲和力。

(二)辅导员互动式话语“失落”。辅导员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常选择自上而下的“独白”形式,话语灌输性、教化性明显,缺乏与学生理性互动过程。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辅导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未及时更新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灌输”,但是单纯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机械式宣传和教化的行为,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灌输仅仅是指学生本身由于其政治理论积累和生活实践经验等原因无法自发产生主流意识形态,所以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但是并不是意味着漠视甚至取缔学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辅导员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打破之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努力促进主导话语与个体话语平等对话,打破独白式话语,构建互动式话语空间,让学生参与话题,贡献话语,提升学生的话语参与感。

(三)辅导员网络宣传话语“缺位”。网络信息化时代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然而,具体到辅导员实际工作中,与娱乐话语、“二次元”等话语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触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缘由是学生社交平台媒体圈层化导致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路径存在屏障。

三、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要努力将真理话语和学生需要和专业特相结合,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创新话语宣传渠道,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

(一)真理话语显生气,提升理论话语吸引力。一方面,辅导员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内容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坚持学理性与思想性,用理论阐释的彻底性来说服人和吸引人。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論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加强真理话语的实践性。真理话语必须接地气。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提升理论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高校辅导员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智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状态和时代特点相结合。

(二)话语方式接生气,提升话语形式共识性。辅导员与学生对话,必须要了解学生,话语形式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在学生观点基础上,因材施教,讲有关怀、有温度的话语,回应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和需求。

(三)传播话语藏底气,提升网络话语感染力。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线下的文件话语、宣传话语转化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适应网络的交互性特点,增强理论话语的生动性和活泼度。语言作为交往实践的产物,是实践生活的直接反映。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多样化,网络流行语变化速度十分快,网络话语场域生产了成千上万的新词语、新句式、新语体,传播快、消亡快是这些词汇的特点,年度新词、热词往往在第二年就消释。因此,辅导员要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从线上和线下与学生交往中搜集流行词汇和高频词汇,创新话语文本的设计形式和编码方式,恰当地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情包、二次元动漫热舞、音乐、视频等元素来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将时代特色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时代事件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敬斌,刘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3):133-137.

[2]冯文艳,戴艳军.弹幕语言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8,(2):97-101.

[3]马忠.以话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深层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136-140.

3448500338251

猜你喜欢

亲和力高校辅导员提升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