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乘专业学生就业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现状

2021-03-15钮晓朦

人物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空乘专业就业形势高职院校

钮晓朦

摘   要:我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为高职空乘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也对航空服务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外语教学还是以语言教学为主,跨文化交流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无法满足迅猛发展的航空业对空乘人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需求。

关键词:空乘专业;跨文化交流能力;就业形势;高职院校

目前,我国的航空公司已经开通了前往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127个城市总计553条国际航线,全球也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114家航空公司开通了到达我国48个城市的国际航线。我国航空业的发展规模空前增长,这给我国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国航空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

一、当前我国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

1. 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为高职空乘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空间。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我国民航业已跃居世界航空体系中的第二位,我国正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在未来五年,我国将至少需要四万到六万名空乘服务人员,空乘队伍的规模将是目前规模的五倍以上。此外,很多国外的航空公司为了提高自己在全球航空市场的占有份额和提升在中国航空市场的竞争力,也纷纷开始在中国招收空乘人员。因此,各大国内外航空公司对空乘服务人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急需大量高素质、专业型的空乘人员,这为我国高职空乘服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的空间。

2.民航业的快速国际化发展,使得各大航空公司招聘空乘服务人员时对其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我国民航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投入大量的大型飞机,乘客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长,乘客的来源也越来越复杂,他们的文化背景也趋于复杂,因此民航客舱服务的强度和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加,这对空乘服务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也导致各大航空公司在招聘空乘人员时招聘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要求空乘服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一定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常识背景知识,也就是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能力,空乘人员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来自不同国家乘客的饮食需求、行为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才能更恰当地给乘客提供满意和优质的服务,才能树立好各大航空公司的良好声誉和形象。

3.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的扩大招生和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加入,导致空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我国航空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设空乘专业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每个学校招收的学生也在逐年上升,而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一些不符合该专业特点的学生也被招入,加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进,实训实习场所严重缺乏,具有相关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配备不足,导致培养的空乘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航空公司对跨文化航空服务人员的要求。再加上空乘人员的专业技术含量不高,一些英语水平和素质较高、形象气质较好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只需要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基本就可以达到空乘人员的专业水平,这类毕业生符合航空公司的招聘要求,并受到各大航空公司的青睐,他们的加入使得高职空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由此可见,在航空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多种文化和多国文明交织交融,使得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素质、专业化航空服务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空乘人才培养的重要培养目标。而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外语教学承担着培养人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任,是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主渠道。

二、高职空乘专业跨文化交流外语教学的现状

空乘专业是高职特色专业,也是就业竞争比较激烈的专业。高职空乘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服务水平,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对空乘专业的外语教学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课时。然而实际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很多四六级考试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却不能流利地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更不要说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了。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最后到大学学习外语已经十几年,可是最后却不能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可见目前高职空乘专业跨文化交流外语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

1. 教学目标不明确,应试教育为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按照空乘专业就业岗位的特殊要求来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空乘专业外语教学目标。针对该专业没有明确的外语跨文化教学目标,教师也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只能按照和其他专业一样的要求进行外语教学。教师课上传输的信息主要是围绕考试,忽视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学生不清楚未来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因此无法设定适合自己的外语学习目标,最终只能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自己外语学习的终极目标,甚至有些学生仅仅想通过英语考试获得一张文凭。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的只是应试技巧,他们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根本涉及不到。这无疑放大了语言作为工具的作用,而忽略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文化方面教学的缺失,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不受重视。高职外语教学长期把重点放在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以及段落的综合理解上,主要強调外语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技能培养,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内涵很少涉及。即使有些教师有一定的提及,也只是在网上搜集一些资料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单的传授,文化教学没有形成体系。高职空乘专业的外语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文化方面的教学严重缺失。教师的教学重点和培养重点并没有强调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受重视。各种外语考试也是强调语言的正确性和语言的综合理解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中起非常重要作用的文化因素和得体的语言沟通能力都被忽视了。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把精力都集中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内涵很少去了解,跨文化交流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和培养。

3.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逐渐被外语界所接受,它们的价值逐渐被认可。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高职空乘专业的外语教学中使用的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不多,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课文翻译和语法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处于一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放、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外语言应用和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得也不多。在这种单一模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跨文化交流教学的开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比较弱,跨文化交流能力不足,也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重要性。

4. 外语语言环境的缺乏,跨文化交流场景不足。外语语言环境对外语和相关文化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跨文化交流场景对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高职空乘专业外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还是集中在课堂上,课外很少有英语学习的氛围。在中文语言大环境下,学校和教师很难营造出英语语言环境,跨文化交流场景就更少了,跨文化教学没有得到真正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语言学习与实际语言场景、跨文化交流场景结合起来,学习兴趣不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很难得到培养。

三、解决空乘专业学生就业与跨文化的有效措施

1.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培养质量人オ培养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核心空中乘务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市场,适应岗位的需求特别在专业技术课程开设中,如乘务基础实务,乘务广播训练、客舱沟通技巧、乘务英语听说训练等课程聘请具有同位经验的乘务员担当主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外在形象与内在函养相统一,注重职业技能和品质全面提升.同时也可以通过省、市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建设来进一步提升人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现代民航业发展需要,具有坚实的外语基础、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职业品质并掌握航空乘务基本技能,拥有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岗位综合服务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在航空服务及高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从事服务工作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オ.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突破口,进面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正确引导,灵活择业

学校在该专业学员择业之前应给予正确引导,灌输择业及就业的相关知识,分析就业前景及就业广度,让学员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以免造成期过高及择业方向古板单一的局面另一方面,鼓励学员学习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不断加强专业技通讯培养,特别是根据社会市场的变化注入新鲜、适应性强的动态信息,保证学员能根据社会的动态变化找准自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增强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在空中乘务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空乘学生进校之后就应开展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给予正确的就业理念引导,灌输职业规划、择业和就业的相关知识,分析就业前景和就业广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自身与职业岗位的关系,找到合适的定位,以免造成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既鼓励学生朝着职业目标不断努力,又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即使上不了机也能够找到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同时,鼓励学生学习好的专业技能,提升人文修养,特别是根据行业和岗位的变化注入新鲜、适应性强的动态信息,让学生能根据行业和岗位的动态变化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语

当前,高职空乘专业的外语教学还是以外语语言教学为主,跨文化交流外语教学一直处在语言教学边缘,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无法达到当今经济发展背景下对空乘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要求,无法满足航空业迅猛发展对国际化跨文化交流空乘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应与时俱进,努力研究和探索适合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模式,以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端峰.论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J].法治与社会,2016 (9).

[2]曹顺,王哲.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3]袁夕娣.国际人才背景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3771500338217

猜你喜欢

空乘专业就业形势高职院校
经管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浅析
浅谈高职院校机械CAD教学改革新思路
空乘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岗位群关照下的空乘专业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
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