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化”实践

2021-03-15景玲

人物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趣味化美术小学

景玲

摘  要: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对学习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加上其自制力较差,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机械地学习枯燥的教材知识,那么这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趣味化教学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趣味化

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教学的目的不再只是将教材内的知识机械地输出,而是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在进行教材教学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利用科学技术、开展班级竞赛、引入游戏教学、设定特定情境等等来实现趣味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使教师进行更有效地教学,最终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1、利用技术,营造学习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个企业,企业也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此可知,处于如今这样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学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无疑是小学美术教师改进教学的一次良好机会。小学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小学美术的教学,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小学美术教材中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美术图片等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小学教材中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并很好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小学美术中的《壮美的长城》这一内容时,如果教师只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图片和相关叙述来了解长城,甚至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就会造成小学生课堂学习的低效率化,不利于小学生对此节内容的学习,而且还会为小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了解长城的壮美,其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教材中没有的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并在展示图片或视频的同时,向学生讲解有关长城的历史,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或视频,再结合教材所给内容来学习美术理论知识,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长城的壮美。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教材中的内容,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美术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开展竞赛,促进教师教学

好强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点。虽然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是非对错还没有较为正确的认知,但其仍有争强好胜之心。争强好胜之心虽然有利有弊,但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好强的好处,利用小学生的好强之心,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在小学美术教师讲解完美术教材中的知识后,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来设计班级竞赛,在竞赛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将竞赛的内容、形式以及规则、奖励制度等向学生明确讲解清楚,以保证此竞赛能够对小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而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竞赛中,能够通过竞赛的方式促进教师的教学,达到教师开展班级竞赛的目的。

例如,在教师讲解《威武的狮子》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狮子的典型特征,让学生对狮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学生观察完狮子之后,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解读,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狮子的特征。在进行完这一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可以设计竞赛。首先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平均分为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之内讨论如何能够将狮子的特征展现得更极致。在讨论完之后,各个小组内共同推选出一位绘画能力较好的同学,然后由这位同学展示自己小组讨论出来的画狮子的方法,然后由其他小组对参赛小组进行打分,得分最高者则获得画狮子大赛的胜利,最后由教师对胜利者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开展竞赛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进而使小学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最终促进小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学习,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效果。

3、引入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会发现随着小学生对美术的不断学习,其会渐渐失去对小学美术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但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玩是学生最易于接受的东西之一,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引入游戏,让学生在枯燥的课堂学习中可以找到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利用游戏来满足学生爱玩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目的。

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水墨游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将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改编,将教材内容改编为既贯彻教材又可以让学生放松的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理论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学生利用水墨线条来完成教师的指示,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游戏,让学生能够依据教师的命令,来进行相应图画的描绘。或者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通过线条展示自己上学时路中的风景。通过这些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也会对学生以后的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可知,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小游戏,对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4、设定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对抽象事物的想象能力还比较弱,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小学生在进行小学美术的学习时,一定会遇到一些较抽象的美术理论知识,而阻碍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为其烦恼。小学美术教师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定特定的情境,使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进而帮助小学生清楚的了解到教材的内容,而后对其展开学习,最终掌握更多的小学美术知识。所以小学教师应将设定情景这一方法落实到美术教学中。

例如,小學美术教师在讲解《保护文物》这一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保证学生能够将保护文物落实到现实中,实现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目的。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根据《保护文物》这一课程内容来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设定更深入的理解美术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解完这一内容后,可以向学生展示每一时期具有的典型文物,并将它们拟人化,让学生充当文物的角色来进行自我介绍,讲解与文物相关的故事。通过这种情境的设定,不但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真人模仿文物的方法来了解文物的特点、起源以及发展过程,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更了解我国的典型文物,同时能够培养其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最终使教师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学到美术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想要实现趣味化教学,就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保证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然后利用科学技术、开展竞赛、引入游戏、设定情境等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小学美术的教学。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来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进而提升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师实现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崔青.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网络资源的作用与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5):115.

[2] 李孟彤.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思考[J].中外交流,2019,26(52):374.

3199500338220

猜你喜欢

趣味化美术小学
美术篇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置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