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讨

2021-03-15马慧滨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2期
关键词:技术方案用电工程输配电

马慧滨

摘  要:本文通过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线路质量、线路环境、线路养护、运维等问题,找到相应的优化措施,最后阐述了提高供电运行安全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防雷技术、防风技术、绝缘子防污技术等。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安全运行;技术方案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随之提高,对电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因此,电力企业要提升自身的供电水平,才能保障人们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线路质量

线路材料在输配电工程运输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者输送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但少数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制造相关电子元件时,选用价格较低的材料,导致电线路元件质量不过关,整个工程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部分企业,无法掌握到工作要领,未按照实际标准和安全标准来生产产品,对于用电工程来说,如果选用的产品品质不达标,就会在施工过程中给用电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会出现线路受损、老化的情况。

(二)线路环境

在用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穿过一些地质较差、外部环境恶劣的区域,再加上会发生雷暴、风沙等天气,直接增加了线路风险,会使输配电线路元件发生跳闸或短路的情况。在线路元件所处的位置,如果多日多雨湿润,就会诱发线路元件发生故障。当出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线路杆塔就会长时间泡在雨水中,使电力线路无法保障安全性。如果线路元件长时间处于低温区域,线路耐用度就会下降,严重损害线路,使电路发生故障。

(三)线路养护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较快,输配电与电力工程在数量上也做到了逐年上升。在建设用电工程时,很少有平坦开阔的地形,大多数都是地质复杂的地形,此时,就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原材料来保证输电工程的效率,但日常养护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了。因为最新型管理技术与原材料的加量应用,使杆塔高度和线路宽度到杆塔的距离增大,就会受到雷电的威胁,另外,当工程所处地势复杂时,还存在着电线杆路不牢固的问题,因此要时刻牢固电杆线路,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用电工程质量。

(四)运维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运行决定着工程整体的安全。要顺应科技变革的趋势,更新配电系统,提高技术和原材料质量,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1]。由于我国在推广新技术、新能源,所以对线路养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障线路运行安全,就要将线路养护、维修配合按时换新的基本理念贯彻到底。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要做到有效应对,尤其是夏季雷暴天气,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做到按时养护,加强线路安全运行。对于复杂的线路支撑区域,要注意降雨时造成的塌陷,禁止再度被雨水冲刷,将发生滑坡的可能性降到最小。有效的运维策略,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优化措施

(一)编制运行方案

在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问题开展系统管理管理时,电力企业要从线路分配的角度出发,优化线路分配,按照市内建筑物分配布局。传统的布局方式往往消耗着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测定工作已经可以做到随时监测了,建筑物的方位、高度等具体数据都可轻易测定。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要实时监控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其安全运行。电力企业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来设计线路运行方案。

(二)提升维修技术水平

在保证输配电及用电线路安全、平稳、有序运行的同时,要做到及时优化线路维修技术。传统线路维修采用的维修方式是哪个区域出现问题,维修人员就到哪个区域进行维修,保障不了整体质量,使人们在用电时格外的谨慎,而工作人员在维修时,要开展高空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在开展维修工作时,只需要通过在输配电及点工程线路中配置的监控装置,就可以实施一体化监管,进而完成规范化维修操作,减轻技术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线路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并且要在电线路上,设置传感设备一定的区域内发生故障,监控设备可以及时定位到具体位置和方向,开展断电处理,防止出现线路故障,造成更大的危险。在日常运维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要精确测量线路运行的电力指标。依靠大数据技术,对区域内用电数据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分析,以提高电线路维修养护的效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线路运行,从而提高线路维修的效率。

(三)优化安全运行技术

由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长期处于室外环境,因此,电力企业要时刻保障线路安全运行,要优化安全防护技术,才可使整个线路安全、有效、平稳的运行。电力企业要增强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改造并创新科技手段,结合实际情况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远程监控系统的合理优化,由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共同完成[2]。由于电力企业内部设有资料库,电力企业可以根据此平台,开展技术交流。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全面的覆盖管理,精确、安全地处置发生的各类故障。

(四)完善质量管控机制

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设计时,要结合当前先进技术管理手段,将网络进行合理化设计,严格遵循研究方案,以保证电力装置布局科学有效进行。在设计过程中,要确定相关人员责任机制,确定施工岗位检修、施工管理质量及施工安全等职责,明晰每个人的职责,做到不推诿,专人专责,实现规范化流程,开展线路安全技术构建。也要做到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做好岗位培训,才能发挥相关人员的技术优势,从而做好用电工程线路管理工作。

三、提高供电运行安全的有效措施

(一)应用防雷技术

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中,输送电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电力企業给予高度重视。当发生输送电路受到雷击的情况时,就会使部分区域发生火灾,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因此,防雷技术的开展十分重要。首先可以通过架设耦合电线的方式来增加耦合的作用,就可减少绝缘子电压现象的发生,产生分流,还可以通过安装自动重合闸的方式来提升电线路的稳定性,才可以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长时间稳定供电。也可选择具有避雷效果的电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雷电击中的概率。只要在使用感应电压的过程中做好分流和耦合,就可保障电线安全性。

(二)电路防风技术

当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大风天气运行时,其稳定性及安全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电路基础牢固性的管理力度,来降低恶劣天气对电线路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就是保证杆塔的完整性,并改善防风的着力点。可采用硬质量材料或增加电线杆塔的数量,来提升输配电线路的拉线力度,进而有效避免由风力过大造成的大面积倒杆塔的问题。

(三)绝缘子防污技术

绝缘子设备在输配电线路传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出现雷雨天气时,其自身就会出现导电现象,泄漏电流,使输配电线路运行质量变差。输配电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各种因素来安装防泄漏的监视设备,创建预警系统。在清洁绝缘子设备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把硅油地蜡等物料,均匀涂抹到绝缘子设备表面,做到降雨时,能够将雨水分流处理,降低泄漏电流的风险,并且还可以预防绝缘子表面发生潮湿的情况,进一步阻止了泄漏的发生。

结论:

输配电和用电工程是组成了电力企业核心部分,其电力的配送主要是依赖输配电线路,线路运行的质量和安全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想保证线路运行安全,就需要在实践中找到具体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使线路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韦佳裔.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解决[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50-51.

[2] 王大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2):197-199.

1843501705226

猜你喜欢

技术方案用电工程输配电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输配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刍议
山区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项目技术路线分析
浅谈露天煤矿绿化复垦可行方案与政策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