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方法

2021-03-13薛海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9期
关键词:师德师高校教师师德

薛海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指教师在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方面,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提高和自我锻炼,通过努力形成的道德品质。[]高校青年教师应该明晰事物发展之客观规律,微观上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知识渊博,能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宏观上能了解教学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优秀的高校青年教师不能只专心于科研事业,应该同时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真心感受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作为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更能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对他们成长中遇到的迷茫更能感同身受,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陪伴和引导他们更好的成长。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调查结果和统计分析表明,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明显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他们的思想主流是乐观、积极、健康、向上,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同时,注重个人仪表和行为情操,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与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知识全面,教学理念先进。(2)热爱教育事业,追求真理科学。(3)勇于探索创新,热衷科研工作。同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政治素养偏低,理想信念模糊。从总体上看,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的、坚定的,但只有部分青年教师丧失了政治信念和理想信念。这种状况主要受社会和教育的倡导影响,表现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政治形态完全分离,认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政治形态无关。在平时工作中只愿意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方面花时间,对思想政治学习比较抵触,对政治活动毫无兴趣。(2)责任意识欠缺,价值取向失衡。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高校青年教师认为教师的收入与工资成反比。此外,一些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认为工资收入不能保证生活费用,教师的经济地位较低。这种价值观就是把个人的专业价值和幸福观指向了需求,忽视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导致了价值取向的偏离。(3)教书而不育人,教师至少要完成“传道受业解惑”的基本任务,而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或者故意忽略教师的双重责任--教书与育人,仅仅只是着重传授相关专业知识,不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水平及道德素养,更有甚者业务水平低及部分不作为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上敷衍对待,照本宣科,知识讲授生硬,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关注学生,上课草草了事。(4)学术诚信缺乏,为人师表欠缺。学术诚信是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术诚信规范,而只有少数青年教师因科研成果考核压力而迷失方向,或在利益诱惑下丧失诚信。[]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方法

(一)从思想上,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对于新的大学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参加岗前培训。自觉学习《运用高校教师道德修养课程》来学习和体会。新教师在上岗前要自觉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在学校多年的老教师,我们需要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课程。只有教师自身的思想优秀,教师的自我意识强,才能有利于教师道德的提升。如果思想上懈怠,不积极主动,不承担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那么它最终将影响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功。学校可以通过沙龙、讲座、报告等形式,为高校教师提供一个思想交融、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忙碌的工作中可以停下来思考、交谈,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二)开展丰富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为提高青年教师政治思想素养,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高校教師队伍,各高校应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第一,组织教育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题学习。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使青年教师对“七红原则”有了深刻的认识,是教育部关于禁止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定,促使其依法施教、严守道德防线。第二,开展先进师德典型榜样学习示范活动。对先进师德典范、事迹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板、校园网、广播等各类平台宣传教师榜样事迹,以鲜活的榜样力量来激励与感染身边老师,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第三,举办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摄影、歌咏等形式活泼的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育青年教师的高尚师德与优良师风。

(三)时常自省与反思并勇于实践

高校青年教师还处于也必将长期处于学习阶段,在师生关系处理、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应保持自省和反思的态度与习惯,促进职业道德内化,不懈怠,不放松,严格要求自己。青年教师通过这种自省和反思的方式,不断修正自身,改进方法,使得教师从内在获得改变,达到逐渐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效果。实践出真知。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磨炼中真正体会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实践是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最为根本的途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切实感受到自身道德修养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才能正确认识各种利益及道德关系,才能真正辨别其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才能真正体会教师的价值所在,也最终才能真正引导教师主动去寻求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才能培养青年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品质。

(四)规范和完善监督机制

高校教师的行为必须有规范的约束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教师有章可循。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评价制度,将思想道德素质作为调查的必要内容。考勤制度的建立需要不同级别、不同职称的教师相互评价、相互讨论。在同行评价和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对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进行了年级划分。建立教师道德评价体系,收集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反馈,要求不合格的教师纠正,集中精力教育。

猜你喜欢

师德师高校教师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