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心你“鸡娃”出来的孩子,加入了“饭圈”

2021-03-12李少威

南风窗 2021年1期
关键词:被劫持鸡娃饭圈

李少威

现在关于孩子和年轻人的消息,怎么出格都显得稀松平常。

且来举两个最近的例子。

第一个,杭州文鼎苑小区,家长们自发建立“孟母鸡血群”,用自办奥数比赛、英语打卡、夜间跑步以及群内的孩子互助学习等方式,竟然硬生生把该小区孩子主要就读的一所小学分校的成绩,在10年内推高到超越其本部的程度,相当于由家长在不参与学校管理的条件下,自行“建造”了这座名校。详细信息请参看本期调查与记录栏目的调查文章。

放眼世界,这恐怕也是千古奇闻。

由于拥有了好学校,而且小区拥有这种高质量互助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这座小区的房价,也从开盘时的每平方米1万元,直抵10万元,数倍于杭州均价。

第二个,湖南卫视主持人何炅,因为提到那些上《快乐大本营》的明星的粉丝们送给他的礼物,而不经意间牵扯出一个粉丝送礼江湖。为了让主持人在节目上“照顾”“自家爱豆”,明星粉丝给主持人送礼是个公开的秘密。所谓“快乐家族”的几个主持人,收到的礼物不乏爱马仕这样的大牌奢侈品,甚至还有一整盒纯金的金条。

这些钱,都是年轻人,相当大一部分是孩子们,凑起来的。而且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明星应援,远远不止于上个节目,还包括演唱会、接机、打榜、买周边、生日送惊喜等方方面面,比如王俊凯就收到过一份惊喜的生日礼物—在好莱坞上空“空中打字”,打出他的名字,要多少钱,你细品。其狂热之程度不待多言,所到之处,风卷残云,各种被渗透的领域,都深受其苦。

孩子们的钱,当然也就是家长的钱。

我的意思是,十年如一日地“鸡娃”,很可能最终因为畸变的社会文化在“鸡娃”的末端所设置的陷阱而破功。

中国人现在养孩子都很焦虑,不惜成本和时间,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试图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学霸”。文鼎苑小区一夜火遍全国,就是因为它代表了这种焦虑,把它演绎到极致,关键是,家长们似乎还集体成功了。那么现在想要加入,意味着1000万元以上的购房成本。

举目所及,几乎没有一个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1990年代末谈什么教育产业化,和今天对比,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说产业都玷污了这个词汇。教育培训市场之火爆,教培费用之高,令人咋舌,不但让有孩子的父母们陷入经济深渊,苦不堪言,也让单身的、恋爱的或者已婚但还没有孩子的年轻人望而生畏,不敢生孩子,甚至干脆断掉念想。

问题在于,焦虑的家长的孩子们,跟饭圈的孩子们,有没有重合度?有多大比例?我们是否可以断定,这两者就是毫不相干的两个群体?

从常理来看,两者肯定是相当程度上重合的。也就是说,家长们不断花钱,给自己和给孩子们打鸡血,心理和精神上艰困不堪,但很可能,人们最终培养出来的是一些“饭圈”里的狂热青少年。他们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根本毫无藤蔓可溯,一入“饭圈”,所有的掌控都会失灵。

我的意思不是要去掌控孩子的一切,以及未来,尽管很多家长确实是这样做的。我的意思是,十年如一日地“鸡娃”,很可能最終因为畸变的社会文化在“鸡娃”的末端所设置的陷阱而破功,而这个陷阱,非常隐秘。

目前来看,“饭圈”除了给这个社会最为泡沫浮浅但同时又收益最高的商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之外,我还无法整理出它的积极意义。内部那种令人生畏的狂热,不但具有极强的对外攻击性,同时也在按照狂热塑造偶像,甚至毁掉偶像—肖战就是近例。偶像被劫持,一些具体的社会领域被劫持,父母同样会被劫持。

粉丝自身的未来,会不会也被劫持?不消细说。

猜你喜欢

被劫持鸡娃饭圈
网络流行语“鸡娃”探析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整治“饭圈”乱象
“鸡娃”教育:一场面向学生的残酷“内卷”
在“饭圈”一路“打怪升级”
制造鸡娃
安全不能“被劫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