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思考

2021-03-12帕提古丽·司马义

中国民商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小康社会

帕提古丽·司马义

摘 要: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历史与市场机制残缺等原因,导致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立足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使农村优势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农村经济从困境中走出,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小康社会

农业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经历多年发展,取得许多重要成就,如粮食农产品大幅度增产,农业科技取得巨大进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等。但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分割二元经济结构,使得现阶段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间的对立日益明显,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突出表现为农村经济落后,农业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脱节,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差,城乡工农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保不健全,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等。三农问题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要求政府制定合理的农村发展政策,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使农村经济发展摆脱困境,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三农问题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农村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包含内容不同,传统落后农业国家没有农村工业,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比重日益增大,使得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部分缩小,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结构趋向农村工业与第三产业多元组合。随着国家工业化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下降,但农业国民经济基础在国家宏觀调控方面更加重要。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发展农村经济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及今后时期经济工作中心任务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目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过程,农业具有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我国农业面临市场需求约束与自然灾害严重的挑战,一些地方连年大范围持续干旱,造成农产品大幅减产。前者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有关;后者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有关。发展农村经济,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为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乡镇企业发展加快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村居民工业消费品需求过小是我国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农村居民对工业产品需求表现在农业生产资料上,农村居民由于购买力低存在很大市场空间。如何开发农村市场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是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拓展工业产品市场。我国城市饱和的产,提高农村购买力可以扩大市场空间。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是根据国家发展形势,社会环境等情况进行管理,确定相应的经济管理形式,使农村经济发展走向正轨。农业经济发展中管理水平事关发展质量,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联,强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可以使农业经济更具有科学性。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通过对农业经济科学管理,使农村经济发展拥有科学制度机制,提升农村经济的规范性。通过配置科学的手段,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通过新兴技术应用功能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不断的助力。虽然农村经济迎来全新的发展,但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对农村经济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方案。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我国的重要资源。但许多农业地区未将土地问题作为关注重点。很多农村地区出现土地沙化等问题,部分农村地区以自然环境破坏为代价推进经济的短期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必须实施严格的农村经济管理,实现农村环境经济效益双赢。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只有重视农业经济管理才能帮助农业向产业化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实施农业经济管理要因地制宜,保持管理的针对性。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业经济发展粗放。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管理经验,加强农村经济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农业经济管理面临困境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提升,但由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民文化程度低,政府扶持有待加强等方面困境,农业经济管理存在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等现实问题。亟待研究分析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为农业经济管理政策制定决策提供合理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旧持续恶化,农作物种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活动,距离地表水源较远的农村地区地下水源是主要灌溉来源,由于部分地区降水少造成水资源紧缺。农药等大量使用是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空气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使用中超出土地原有承载力农业设备造成土地破坏,土地因过度种植未恢复导致生产肥力下降,秸秆等大量产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教育落后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地区存在忽视教育现象,获得高等教育农村群体涌入城市,知识型人才缺乏使得农村地区人才出现断层。

四、农业经济管理对策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农业经济管理欠缺科学合理是其中重要原因,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需要通过转变经济管理思维,建立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有效的管理队伍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更加规范,信息化快速发展使各行业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经济信息化深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各环节,不断加强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产业化形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与其他组织合作,中介组织快速发展,通过大型企业带动农业产品发展,形成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农村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制度改革可以扫清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障碍。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困境,需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将管理内容规范化,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为保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对农村经济进行有效管理。建立体制时要对农民进行科普教育,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农产品利用加工拓展销售市场,使得产业链更加完善,确保生产环节更加安全,保障农民的权益。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部分,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农业与科技融合。如运用电子信息平台整合各种信息,对市场信息科学分析,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传统生产方式中忽略环保的任务,导致水资源及空气受到严重污染。要想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将环保作为主要任务,在环保意识下不断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策略,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实际发展为基础,需要将发展理念与地区优势结合。要加大农业设备投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产品价值,让农民获得可观收益,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結语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相比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农业经济管理在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农业经济历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相关部门要以农村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从加强环保,提升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使农村经济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成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0(20):71-72.

[2]林万利.探究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0):207-208.

[3]谢海英.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家参谋,2020(19):88.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