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标本自动布置及归类发放装置的创新设计

2021-03-11曹秀云李双华

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小便电磁铁试管

曹秀云 李双华

摘要:为研究护理人员在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给患者的整个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结合需求,提出创新设计方案。通过调研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相关因素,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研需求、装置的设计结构、使用方法、后期改进、创新技术特点六个方面论述装置的创新设计。装置通过智能红外线感应系统识别患者ID二维码,自动发放粘贴有基本信息的标本给患者并语音播放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相关内容的视频,达到标本自动布置及归类发放的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标本发放、留取的准确率,减轻护理工作量,简化标本发放的流程。为此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1】。

关键词:标本 自动 布置 归类 发放 护理用具 装置 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2-0008-03

引言

结合目前医院的发展趋势,患者出入院周转率快,住院患者出入院流动性越来越大,呈上升趋势。在护理工作中,患者出入院流动性大,加大标本的留取量(包括三大常规标本),而标本的布置、发放、留取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标本留取的质量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微生物检验结果是医师对患者疾病的种类、情况等诊断以及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2】。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患者未遵循检验规定、标本采集错误、标本留取量不足等人为因素,极易造成结果出现异常,从而对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影响【3】。标本的正确留取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一步,标本及时按时按要求留取可达到缩短患者住院天数的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护理人员在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的工作量、标本布置及发放的步骤、每天科室所有患者标本布置的平均耗时、宣教标本留取方法的平均耗时、造成患者留取标本错误的原因等方面调研并收集资料分析。大部分护理人员希望能有专门的用具用于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提高标本留取的正确率。

本文运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护理人员在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过程中存在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设计一种标本自动布置及归类发放装置。

一、护理人员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的现状调查

(一)护理人员常规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的方法及现状

常规工作中,为区分不同患者的标本,护理人员将微生物标本上对应的二维码标签录入护理站电脑。录入电脑后,大部分护理人员手工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书写在标本标签上(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床号、ID、科室、标本名称等),50%的护理人员无需书写患者信息,直接发放给患者。护理人员在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时偶尔存在漏发/错发现象。其将成功布置的标本统一放置在治疗车的盒子中,手推治疗车前往病房发放标本给患者。当护理人员宣教留取标本的方法时:老年人,护理人员常需向同一患者反复宣教同样的内容,感觉口干、疲惫;年轻患者,普遍掌握。当患者外出散步时,护理人员需多次跟进患者是否歸来并及时发放标本及宣教留取方法。部分患者对标本留取量、留取时间、留取标本后放置的位置等方面未能具体掌握而导致标本留取不佳。

(二)调查对象

利用问卷星对来自不同医院的6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研,年龄为23-35,男性2名,女性58名,平均年龄为26岁,工作年限为1年-5年。对每天标本发放需求量,布置标本步骤及耗时,发放标本给患者过程中患者对标本留取的掌握情况,护理人员每天发放标本给患者并进行宣教的耗时及感受,布置及发放标本过程中存在的困扰,护理人员是否希望能有专门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标本的发放器等6个方面进行调查调研。

(三)调研结果

对60名调研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60名调查对象中,14.71%的护理人员认为每天标本发放需求量不大,41.18%认为布置标本步骤简单。大部分护理人员约需20min/天去布置第二天的标本,约需30min/天向当晚所有患者宣教标本的留取方法。59%护理人员认为患者普遍掌握标本留取方法。布置及发放标本给患者并向患者宣教留取方法后,32.35%护理人员的感受是同一内容不断重复宣教,感觉口干。58%护理人员需用签字笔书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在标本管的标签上,50%人员在书写患者基本信息过程中存在信息被模糊掉/看不清楚的情况。53%护理人员经常需在发放过程中寻找同一患者的不同标本或不同患者的不同标本。45%护理人员在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时偶尔存在漏发/错发现象。50%护理人员都能及时发放标本给患者。这过程存在的问题:减慢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极易造成错发、漏发标本的安全隐患。由于微生物标本未能归类清晰放置,不断一个一个地寻找也存在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护理人员漏发或发错标本给患者时,重新回头寻找发错的标本或漏发的标本,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影响患者安全。74%的护理人员希望标本布置流程简化或改进,80%的护理人员希望能有专门的用具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

上述的调查数据显示,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的流程中,大部分护理人员希望能有专门的用具用于布置及发放大小便等分泌物标本。护理工作繁忙,希望减少标本布置的时间,同一宣教内容可反复宣教,能有专门的用具可帮助标本有序摆放,标本标签上患者的基本信息可不用手工书写,直接打印出来即可,及时扫码见人发放标本给患者,提高标本留取的正确率。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笔者设计了一种标本自动布置及归类发放装置,已获专利授权。目前国内医院尚无标本自动布置及归类发放装置未检索到相关文献报道。现介绍如下。

二、设计结构

(一)材料

装置:标本盒和放置板采用耐高、低温性能、抗摔、能耐酸碱腐蚀的塑料材质(4,铁片采用不生锈的合金材料制成,普通的电磁铁处于标本管放置槽中,扫描装置通过红外线扫描感应条码,信息储存装置单片机起智能作用。

(二)制作方法

一种标本自动布置及归类发放装置主要由标本盒、标本盒顶盖的可翻转标本放置板、便于标本流出的标本滑道、标本管放置槽、标本管试管盖上突出矩形块的铁片、标本管放置槽中有电磁铁、控制电路板、扫描装置、单片机、组成。标本盒内设置若干标本管,标本管包括试管本体和试管盖,试管盖一侧设置有凸出的矩形块,试管盖和矩形块一体成型,在矩形块端面设置有铁片。标本盒内装的标本可是大小便标本、痰标本等。标本盒的顶盖上有至少一块可翻转的标本放置板,标本放置板为手动翻转板。在标本盒中位于标本放置板正下方设置有一滑道,滑道与标本盒底部一侧的出物口相连,出物口末端设置有挡板。标本放置板的一面有至少一排标本管放置槽,标本管放置槽设有试管槽和试管盖槽,试管槽的两侧均设有半圆的扣孔,便于医护人员将试管放到了错的标本管放置槽后,用手拿出。在各试管盖槽的底部设有矩形卡槽,在矩形卡槽中设有一电磁铁。同一排的标本管放置槽中的电磁铁串联连接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标本盒内,该控制电路板分别通过导线与电磁铁相连。扫描装置,扫描装置为扫码枪,用于扫描病床或者患者ID的条形码以获取对应标本患者的编号,且该扫描装置的信号输出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单片机,焊接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与电磁铁、扫描装置相连。其结构示意图见图1~6。

三、使用方法

(一)适用对象

主要适用于布置及发放大小便标本、痰标本等的微生物标本发放,也可根据标本的形状大小进行生产对应的自动化标本发放装置,文章介绍的是一种标本自动布置及归类发放的方法,可进行针对性的生产。

(二)使用步骤:1.护理人员在科室电脑中的布置标本系统通过扫描标本上张贴的二维码,每个标本的二维码不一样,从而把不同患者的标本区别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标本区别。2.护理人员将布置好的标本管放置在标本放置槽中,将标本放置板翻转180°,使标本放置板正面的标本管放置槽面朝地面。在初始状态下,各标本管放置槽中的电磁铁处于通电有磁性状态,以将各标本管放置槽中的空标本管吸附住,避免空标本标本管掉落。由于在试管盖设计出矩形块,相应地,标本管放置槽也设置有矩形卡槽,便于护士正确摆置试管,实现利用标本管放置槽中的电磁铁来吸附住试管,否则电磁铁和铁片之间无法形成吸力。同一排的标本管放置槽中的电磁铁串联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实现同一排的标本管放置槽中的电磁铁同时导电或者同时断电。各试管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半圆的扣孔,便于医护人员将试管放到错的标本管放置槽后,用手拿出。3.护理人员用推车将标本归类发放装置运送至病房,用扫码枪扫描床头牌或患者ID的条形码并将该信息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该条形码信息获取出患者床号、ID信息,单片机断开相应排标本管放置槽中电磁铁的通电,电磁铁断电后失去磁性,在重力的作用下,该排标本管放置槽中的空标本管自行掉落,经过标本盒内的滑道输送至标本盒底部一侧的出物口,护士将出物口的各个标本管拿给患者即可。

四、改进

装置可根据建设智慧病房进行改进,主要原理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液晶屏幕显示屏及播放器功能。同时实现直接通过该装置扫患者ID二维码即可自动发放标本给患者的功能。该装置通过电脑与医院网络系统对接,获得医生开出对应患者的检查项目。改进的装置有出口、入口、扫描ID信息口、标签纸口、液晶宣教显示屏、宣教播放器。当患者在扫码区域扫描ID时,可在出口处领取标本,在扫码下方获得对应的带有基本信息的标签纸,在显示屏上获取标本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视频及语音播放。患者在自动获取标本时,通过液晶屏幕显示屏播放对应发放的标本留取方法及操作視频,加强患者对标本留取方法的掌握,如图7、8。

五、创新设计特点

(一)上述介绍了装置的设计结构,通过储存信息的单片机结合红外线感应原理自动识别不同患者的不同标本,集中机器自动发放,节省时间、精力,便于区分标本,便于护理操作5。其让标本可在发放的过程中做到清晰的放置,分类发放。装置特有的对患者ID二维码的识别扫描,让其对患者做到见人发放和准确发放的保障。当患者外出散步时,护理人员无需多次跟进患者是否归来再亲自发放,可提醒患者归来及时到装置中领取标本,不懂请请教当班护理人员。

(二)上述改进后的装置设计结构,有液晶显示屏幕及播放器功能。液晶显示屏有标本留取方法的介绍及视频讲解,可对患者就同一宣教内容进行反复宣教,有利于为护理人员赢得更多的时间到患者中去,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对于从事临床护理人员,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宗旨。临床护理工作量大,工作繁忙,导致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也会影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通过扫描患者ID二维码的信息自动发放,减少人工有序摆放标本的步骤。在发放过程中,护理人员无需寻找同一患者的不同标本或不同患者的不同标本,也为标本提供了发放用具。标签口自动输出带有患者基本信息的标签贴,只需将其直接贴在标本管处即可,减少护理人员手工书写患者基本信息的步骤,亦不存在因基本信息书写有误或被模糊不清的情况。护理人员可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患者进行标本留取方法的详细、耐心的宣教,及检验患者对标本留取方法的掌握率。当患者存在理解错误时,及时得到护理人员的指导、更正,减少标本错误率、回退率的发生,提高标本的留取率。标本的正确留取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一步,从而甚至达到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

(三)设计新颖,标本量多的时候实现有序的摆放,操作更加美观,有专门的标本发放装置发放标本,简化标本发放流程。

总结

智能化与信息设计时代的到来,为未来的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要面临极大的挑战6。目前市场上生产智能化的发口服药机器人,这种智能化标本布置及归类发放系统也值得推广。特别地,结合传染病的护理工作,智能化的护理工具会越来越受青睐。当然,智能化的机器不能完全代替人工,但可帮助医务工作者减轻工作量。对于患者的安全,医务人员是十分重视的,在对待智能化工具的选择上,我们同时需要一份慎独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冬虹针对女性青年的智能颈椎保健仪体验设计研究【J】.设计,2019,32(23):14-16

【2】罗利红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研究【】.临床检验杂志,2019,8(01):196-197.

【3】孙海燕.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293.

【4】邹丽,李静,房媛媛等.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的研制【J】.护理学报,2019,26(7):77-78.

【5】李园,汤帆,许万藏等多重耐药菌患者专用物品隔离盒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8,25(17):75-76.

【6】赵研,郭方斌,杜海滨,近未来情境下的产品设计综合能力预测【J】.设计,2020,33(09):106-108.

猜你喜欢

大小便电磁铁试管
量变到质变
自制电磁铁
安寝一老年人自动排便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入厕也开心,爸妈都放心
罚款告示(大家拍世界)
活学活用电磁继电器
试管难题
冬季的故事
创新更需结合实际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