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多线换乘车站火灾模型实验研究-(4)换乘通道火灾*

2021-03-11程辉航钟茂华陈俊沣杨宇轩田向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站厅顶棚火源

程辉航,钟茂华,陈俊沣,龙 增,杨宇轩,田向亮,2

(1.清华大学 工程物理系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 100084;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矿山采空区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0 引言

随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我国部分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已进入网络化阶段。截止2019年底,拥有换乘车站的城市28个,占开通轨道交通城市总数的70%。正在规划建设的4 625座车站中,换乘车站1 366座,占比29.5%[1-2]。换乘车站客流密度大、空间规模大、结构形式复杂,火灾引发因素较多,并且大范围扩散的火灾烟气使安全救援难度增大[3]。

针对不同换乘车站结构,国内外学者通过模型实验、全尺寸实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站厅火灾烟气扩散规律和防排烟设计。根据线路走向,地铁站内一般采用平行换乘、交叉式换乘和通道式换乘3种换乘方式,其中交叉式换乘根据交叉形式与交叉点不同,又可分为十字、“T”形、“L”形等换乘方式[4]。针对交叉式换乘车站,袁建平等[5]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方法,搭建大型换乘车站全尺寸模型,发现开启站厅全部防烟分区风机进行排烟能够使烟气得到有效控制;Feng等[6]建立北京地铁六里桥站数值模拟模型,发现开启邻线站厅风机送风辅助排烟,能有效抑制烟气向邻线站厅扩散;田向亮等[7]与钟茂华等[8]在某十字换乘车站开展全尺寸火灾实验,分析站厅与站台烟气扩散规律。针对平行换乘车站,钟茂华等[9]在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站厅层开展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出入口布局与吊顶形式对火灾危险性影响,提出利用自然风压形成一定通风换气量,能够确保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Long等[10]结合模型实验与FDS模拟,研究不同火灾情景下双岛式车站火灾烟气特征,通过改变隧道风机组合运行方式与屏蔽门开启方式,优化车站防排烟设计。

通道式换乘车站相关研究较少,Tian等[11]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烟气温度、CO浓度、能见度和烟气层高度等方面,研究顶部横梁、顶部通风口尺寸及通风方式对换乘通道火灾危险性的影响。随城市地铁线网不断扩张,部分线路在前期规划中未预留换乘车站,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用长距离通道实现换乘。在北京地铁换乘车站中,通道式换乘车站包括国贸站和知春路站[12]。换乘通道客流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火灾烟气蔓延会严重威胁站内人员生命安全。本文利用1∶10多线换乘车站模型[13]分析不同区域顶棚温度分布,比较不同通风联动模式烟气控制效果,为通道换乘式车站防排烟控制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设计

1.1 装置概况

实验地点位于地铁多线换乘车站模型地下1层,换乘通道火灾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实验模型包括平行换乘车站站厅(以下简称站厅A+B)、十字换乘车站站厅(以下简称站厅C)[14-15]以及连接2站厅的换乘通道,换乘通道呈“L”型,宽1 m,高0.6 m,东西方向通过通道口1与平行换乘车站相连,南北方向通过通道口2与平行换乘车站相连。选用钢化玻璃作为通道侧壁材料,便于观察烟气流动状况。

图1 换乘通道火灾实验系统Fig.1 Experimental system of transfer channel fire

实验温度测试系统包括测温电缆(含测温探头)、测温模块和数据采集系统,测温电缆采用一线总线分布式,布置在站厅与换乘通道顶棚下方,测温探头间距500 mm。整个装置内共布设9根测温电缆,其中5根(T1~T5)布置在站厅A+B内,3根(T6~T8)布置在站厅C内,1根(T9)布置在换乘通道内。

1.2 实验工况

通道内火源位置共3处,火源1、3位于通道口附近,分别邻近车站A+B与车站C,火源1、3烟气更易扩散进入站厅,威胁站厅内人员生命安全;火源2位于通道转角处,用于研究“L”型结构换乘通道内烟气扩散规律。

发生火灾时,需开启站厅内通风排烟系统,控制烟气向站厅蔓延。实验中选择开启站厅内距换乘通道较近一端的排烟风机,在站厅A+B北侧与站厅C西侧各安装2台轴流风机,根据风机开启模式不同(送风或排烟),设计5种通风联动模式,对比不同通风模式对烟气扩散控制效果,通风联动模式相关参数见表1。

表1 通风联动模式设计Table 1 Design of leakage ventilation modes

实验选用甲醇油池火作为火源,燃料盛放在正方形铁铸油盘内,油盘有80 mm×80 mm,100 mm×100 mm和120 mm×120 mm 3种不同尺寸,对应全尺寸火源热释放速率分别为0.91 MMW,1.77 MW和2.60 MW。根据火源功率与通风模式不同,共开展45组实验,换乘通道火灾实验工况见表2。换乘通道内不同火源位置实验场景如图2所示。为防止火焰灼烧火源正上方电缆,在火源处设置铁制防护架,防护架高850 mm,顶部为薄铁板,四周无其他遮挡物,对火源燃烧与烟气扩散影响可忽略不计。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通道内烟气扩散规律

换乘通道呈“L”型,与站厅A+B相连东西段长5 m,与站厅C相连南北段长3 m。选择通道口与转角处作为火源位置,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展开实验。

表2 换乘通道火灾实验工况设计Table 2 Design o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fire in transfer channel

图2 换乘通道不同火源位置Fig.2 Fire scenarios of different fire source locations in transfer channel

火源1起火后,换乘通道内顶棚最高温升如图3所示。转角处测点位于z轴,顶棚温度最高值出现在火源正上方,温升为42~85 ℃。由于火源距离站厅A+B较近,烟气迅速扩散进入临近站厅,在通道口1处温升高于20 ℃。烟气逐渐向站厅C方向扩散,烟气热量经热交换与对流传热等作用不断损失,至转角处温升降至13~25 ℃。自然通风条件下,通道内风量较小,无法抑制烟气向上游方向回流,经过转角处的烟气在回流过程中受通道侧壁阻挡,部分烟气再次发生反向流动,在转角处烟气蓄积,温升增大,经过转角处第1个测点温升15~27 ℃,高于相邻的、距离火源更近的测点温升,通道转角附近区域内存在1个温升的局部峰值,烟气经过该区域,与空气混合整体向前运动。由图3可知,曲线逐渐趋于平缓,顶棚温升保持在8~14 ℃。结果表明:3种不同火灾规模均符上述烟气扩散规律。

图3 火源1起火后换乘通道内顶棚温升Fig.3 Temperature rise of ceiling in transfer channel after ignition of fire source 1

火源2起火后换乘通道内顶棚最高温升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顶棚最高温升为29~78 ℃,小于火源1起火时最高温升。烟气在2个方向呈现出不同扩散规律:在站厅A+B方向,距火源1.5 m内温升梯度较大,在较远处温升逐渐稳定在10~24 ℃;在站厅C方向,相同火灾规模下,烟气运动0.5 m后温升曲线趋于稳定,稳定时温升为17~38 ℃。由于火源位于通道转角处,在此回流的烟气温度较高,所以撞击边壁发生反向流动的烟气能够运动至较远距离,并形成烟气蓄积。在站厅A+B方向,烟气距离火源2 m处发生蓄积,并出现局部温升峰值。

图4 火源2起火后换乘通道内顶棚温升Fig.4 Temperature rise of ceiling in transfer channel after ignition of fire source 2

火源3起火后换乘通道内顶棚温升如图5所示。在相同火灾规模下,顶棚最高温升为42~93 ℃,大于火源1和火源2,烟气回流使转角区域附近出现温升峰值。

图5 火源3起火后换乘通道内顶棚温升Fig.5 Temperature rise of ceiling in transfer channel after ignition of fire source 3

2.2 不同通风模式下烟气控制效果

换乘通道连接平行换乘站厅与十字换乘站厅,高温烟气充满通道后,继续蔓延至两侧站厅,需采取合理有效的排烟联动模式,控制烟气进一步扩散。对于换乘通道内火灾,两侧车站均配备疏散乘客出入口,通道内人员疏散完毕后,可通过关闭换乘通道的方式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16]。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17],乘客由站台层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的时间不应超过6 min。因此,假定火灾发生6 min后通道内人员全部疏散完毕,换乘通道关闭。

通过对比火灾发生6 min后5种不同通风模式下站厅温升以及烟气扩散范围,研究不同火灾情景下最优烟气控制模式。考虑到火源位置对烟气危险性影响较大,对于火源1、3,优先分析与火源距离较小站厅的烟气情况。

1)火源1起火

火源1靠近站厅A+B,进入站厅烟气温度高,扩散范围大,以站厅北端测点作为x轴起点,站厅东端作为y轴起点,考虑测量期间环境因素影响,以2 ℃温升为界限划分烟气扩散范围,火源1发生100 mm×100 mm油盘火灾时站厅A+B顶棚温升分布如图6所示。图6(a)为自然通风,通道口附近温升超过30 ℃;当开启站厅北侧风机排烟时,开展联合排烟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烟气扩散,使烟气扩散范围有所减小,如图6(b)~(c)所示;由图6(d)可知,在站厅A+B送风、站厅C送风通风模式下,对比前3种通风模式,温升高于10 ℃的局域面积明显减小,但烟气向南扩散范围增大,整个站厅均出现1 ℃以上温升,表明此通风模式能降低通道口1附近区域站厅内温升幅度,但由于火源1距站厅C较远,经通道转角处烟气碰撞墙壁产生回流及额外能量损失,扩散至通道口2时烟气能量降低,在送风作用下难以进入站厅C,流向站厅A+B导致烟气的扩散范围扩大;在站厅A+B送风、站厅C排烟的通风模式下,通道口1附近顶棚温度分布与模式4相似,2种通风模式下站厅C内T6测温电缆的温升情况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模式4通道口附近温升略低于模式5,由于开启排烟能将部分烟气从站厅C排出,减少进入站厅A+B烟气量,使进入站厅C烟气量增加,但温升高于2 ℃区域仍集中在通道口2附近,站厅C内烟气扩散范围没有明显增大,站厅A+B内烟气扩散范围减小,说明模式5烟气控制效果要优于模式4;在其他2种火源功率下,采用通风模式5时站厅的温度分布如图8所示,在80 mm×80 mm火灾规模下,远端温升低于1 ℃,在120 mm×120 mm的火灾规模下,远端温升超过2 ℃。通过对比不同火源功率下温度分布情况发现,火灾规模较小,采用站厅A+B送风、站厅C排烟的联动模式能较好控制烟气扩散;火灾规模较大,5种通风方式均不能有效控制站厅A+B内烟气蔓延。

图6 火源1起火6 min后站厅A+B温度分布(100 mm×100 mm)Fig.6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station hall A &B after 6 minutes of ignition at fire source 1 (100 mm×100 mm)

图7 火源1起火6 min后T6测温电缆温度分布(100 mm×100 mm)Fig.7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ing cable T6 after 6 minutes of ignition at fire source 1 (100 mm×100 mm)

2)火源位置2、3起火

火源2发生100 mm×100 mm油盘火灾时,站厅A+B顶棚温升如图9所示。火源2起火时,自然通风工况下,站厅内最高温升及扩散范围均低于火源1。当站厅A+B开启排烟模式时,由于站厅A+B面积大,风机排烟量不足,相比于自然通风,烟气扩散范围与升温降低幅度不明显,烟气控制效果一般;当站厅A+B风机送风时,站厅内温升幅度相比自然通风时明显下降,最高温升小于10 ℃,同时烟气扩散范围小于模式2、3;对于通道转角处火灾,站厅A+B风机送风能够限制烟气扩散,通风模式4、5控烟效果优于其他几种模式。

换乘通道与十字换乘车站相连的南北段较短,相比于平行换乘站厅,十字换乘站厅较小,在转角处火灾的烟气可能对十字换乘站厅危害更大。以站厅C西端作为x轴起点,火源2发生100 mm×100 mm油盘火灾时站厅C顶棚温升分布如图10所示。由于火源2位于通道转角处,距离十字换乘车站更近,温升更为明显,自然通风下最高温升大于25 ℃,如图10(a)所示。在两侧站厅同时送风(模式4),整个站厅C内顶棚温升大于2 ℃,烟气扩散范围大;当站厅C开启排烟风机时,十字换乘站厅面积较小,排烟量等同于站厅A+B时,站厅C排烟作用效果较好,抑制烟气的扩散;尽管在模式5下,站厅A+B送风导致进入站厅C烟气量增加,温升增大,但综合站厅A+B内烟气扩散结果,对于通道转角处火灾,采用通风模式5,即站厅A+B近端送风、站厅C近端排烟,能最好地控制烟气向两侧站厅扩散。

图8 通风模式5站厅A+B温度分布(火源1)Fig.8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station hall A & B under ventilation mode 5 (fire source 1)

图9 火源2起火6 min后站厅A+B顶棚温升分布Fig.9 Temperature rise distribution of ceiling in station hall A & B after 6 minutes of ignition at fire source 2

位置3发生100 mm×100 mm油盘火灾时油盘火灾6 min后站厅C顶棚温升分布如图11所示。由于火源3与站厅C之间距离极短,与火源2起火相比,烟气进入站厅时能量更高,高温烟气与新鲜空气掺杂后导致热驱动力不足,烟气在通道口附近蓄积,站厅A+B风机送风或排烟无法对站厅C内气流组织形式产生明显影响,通风模式2、4和3、5各自之间温度分布差异小;类似火源2时工况条件,当站厅C开启风机送风时,烟气扩散充满整个站厅,不利于安全疏散;将风机调整为排烟模式时,由图11可知,T6~T8测温电缆上温度高于2 ℃的热电偶数小于自然通风时热电偶数,说明站厅排烟能够抑制烟气蔓延,减小烟气扩散范围。

3 结论

1)烟气在换乘通道内扩散,不同火源位置通道内顶棚温升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自然通风条件下,火源3起火时,通道内顶棚最高温升大于火源1和火源2;受通道结构影响,部分烟气回流受通道侧壁阻挡作用,在转角区域附近形成烟气蓄积,导致温升高于相邻区域;火源位置不同,产生温度局部峰值的位置不同。

图10 火源2起火6 min后站厅C顶棚温升分布Fig.10 Temperature rise distribution of ceiling in station hall C after 6 minutes of ignition at fire source 2

图11 火源3起火6 min后站厅C顶棚温升分布Fig.11 Temperature rise distribution of ceiling in station hall C after 6 minutes of ignition at fire source 3

2)通道口1附近发生火灾时,开启近侧风机排烟效果较差,无法将高温烟气从站厅内排出;转角处起火时,站厅C面积较小,在和站厅A+B相同排烟量下,站厅C排烟作用效果较好,有效抑制烟气扩散;相比其他通风联动模式,站厅A+B送风、站厅C排烟控烟效果较好。

3)当通道口2附近发生火灾时,由于火源与站厅C之间距离极短,烟气在通道口附近形成蓄积,站厅A+B风机送风或排烟无法对站厅C内气流组织形式产生明显影响;单独开启站厅C内风机进行排烟能够抑制烟气蔓延,减小烟气扩散范围。

猜你喜欢

站厅顶棚火源
地铁站站厅低温送风方式对CO2浓度的影响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厅环境设计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吉林省主要森林火灾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
汽车顶棚模块化装配工艺研究
浅谈东风某车型顶棚露白成因及解决方法
聚碳酸酯多层板材应用于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看台顶棚
山东省森林火火源的时空分布
旅客对大跨度站厅振动主观感知的调研与分析
某地铁站站厅公共区温升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