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南县蚕桑产业生产常见问题及对策

2021-03-10

绿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蚕农桑园霜冻

苏 瑾

(陕西省洛南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陕西 商洛 726100)

1 引言

桑树(MorusalbaL.)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阴。当气温>12 ℃时,桑树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 ℃,当气温高于40 ℃则受到抑制,低于12 ℃以下则停止生长。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平均海拔800~1200 m,境内群山连绵,具有明显山区气候特征,属暖温带湿润性气候,年均降水量760 mm,年均气温11.1 ℃,适宜桑树生长。该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发展蚕桑也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截至2019年末,该县有桑园1800 hm2,有效养蚕面积570 hm2,2019年共养蚕5150张,产茧206 t。

2 存在的问题

养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通常有气候因素(霜冻、高温、多雨)、蚕病、中毒、养蚕技术等,其中霜冻、高温、多雨是目前该县蚕桑产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2.1 晚霜冻害

霜冻有两种,分别是早霜冻和晚霜冻。其中,晚霜冻很可能会破坏植物细胞组织[1]。轻者桑树推迟发芽,严重时树木会整株死亡[2]。近几年该县桑树都不同程度的遭遇晚霜冻害,桑树发芽推迟,桑叶产量减产,发种量减少,对该县蚕桑产业造成极大损失。

2.2 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天气,蚕儿的抗病能力较差。若此时饲养不规范,蚕病就很容易侵入,一旦爆发,将导致单产低,蚕茧质量差,经济效益不明显;甚者蚕全部死亡,蚕农损失惨重。

3 应对措施

针对洛南县蚕桑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应从冻前预防、冻后补救、科学养蚕3个方面着手解决。

3.1 冻前预防

一般桑树遭受冻害多发生在春季气温回升较早的年份[3],当土壤温度>5 ℃时,桑树根系开始生理活动;气温>12 ℃时,桑树逐渐萌芽。洛南县桑树发芽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最容易受到晚霜的冻害。

2018年4月洛南县出现倒春寒低温天气,导致桑树受到很大伤害。轻者,局部变色或幼芽冻枯后,影响桑树正常生长,推迟养蚕时间;重者,造成刚萌发的幼芽变色焦枯、干枯,降低春季桑叶产量和质量,影响养蚕生产布局。为了降低倒春寒对蚕农当年养蚕的影响,应做好如下措施。

3.1.1 烟熏

为了预防霜冻对桑园造成的损害,应在桑园中建防霜池。在预报有低温霜冻时,洛南县林业特产业发展中心单位技术干部及时联系蚕农,在自家桑园的防霜池中堆满柴草,夜间点燃,进行熏烟,以提高桑园上空温度,从而降低晚霜对桑树造成的影响[4]。同时,应注意看护,防止发生火灾。

3.1.2 春灌

在灌溉条件较好的桑园中,可提前进行灌溉[5]工作,以提升土壤湿度。另外,灌溉后的土壤会出现蒸发现象,能够提升桑园内部空气的温度,从而预防晚霜大幅度降温对桑树造成的不利影响。

3.1.3 涂白

涂白是一项重要的防冻措施。桑树主干用石灰浆涂白,这样可以将白天日光照射的热量折射回去一部分,使树温差变化缩小,起到防冻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虫菌。

3.2 冻后补救

霜冻发生后,大部分桑树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发芽迟,产叶量低,应采用以下措施,开展自救,减低损失。

3.2.1 松土除草

疏松表土,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除草,减少杂草和桑树的竞争,从而增加桑树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3.2.2 桑树摘心

桑树摘心是增产桑叶的有效途径[6]。

3.2.3 剪除冻害

枝桑树遭受冻害后,建议蚕农对因冻害形成的枯枝重新剪梢[7],一来可以减少枯枝消耗树体养分,同时又可防止枯枝滋生病虫害。

3.2.4 施肥

霜冻发生后,在桑园增施厩肥、堆肥、草木灰等农家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病力,促使桑树的生长[8]。

3.2.5 多批次饲养

根据各镇桑叶生长情况分批分期调回蚕种。可以避免养蚕大户因养蚕量大而应对,也可以缓解部分蚕农桑叶的供应不足[9]。

3.3 科学养蚕

洛南夏季高温且多雨,空气多湿并闷热,湿度经常超过蚕生长发育所能适应的范围,会阻碍蚕体内酶的活性,极容易引起蚕病的发生。蚕农的收益直接影响着蚕农的养蚕积极性,要想提高蚕农收益,应做到以下5点。

3.3.1 做好蚕具蚕室的消毒工作

俗话说“养蚕要丰产,消毒第一关”。蚕病一旦发生,对蚕农来说可能就是毁灭性打击,因此做好养蚕前的消毒工作,这是提高蚕茧质量最基本的工作环节。消毒要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养蚕与消防并重。“蚕前消毒抓狠,蚕期消毒抓勤,回山消毒抓紧”以消灭病原体,提高蚕儿抗病力,防止病菌扩散危害。该县蚕农消毒主要用漂白精和消毒剂进行消毒[10]。

3.3.2 做好通风换气,时刻保持适宜温湿度

要求蚕农在养蚕室内悬挂养蚕专用温湿计。生产中常遇到不良温湿度环境:高温干燥、高温多湿、低温干燥、低温多湿,可以通风换气、撒石灰石、加温等方式来调节蚕室内环境,确保蚕儿的正常生长。

3.3.3 加强病害防治

蚕病的种类很多,不论何种病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是针对洛南县常见的脓病,主要做好养蚕期各个阶段的消毒工作、调节养蚕期的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在发生脓病时,要立即将病蚕分离出来,及时添食脓病克星、氯霉素等药物,并对未染病的蚕儿用新鲜石灰或蚕舒宁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必要时添食药物;二是该我县有大量烤烟的种植,蚕儿可能会误食带有烤烟的桑叶,而引起中毒,给蚕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采桑给桑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3.3.4 选购抗脓病的品种

2017年夏季高温、多雨,导致高耀镇东湾村中的蚕病普遍,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效益。经多次考察对比,2018年发种时采用抗脓病的华康3号,高耀镇三季养蚕中无脓病发生,张产量比16、17年分别提高了5.16%、17.68%(图1),华康3号在高耀镇蚕农中的反馈很好。

图1 2016~2018年高耀镇养蚕均张产情况

2018年之后,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新蚕种:华康3号。2018年和2019年全县主要养蚕镇均张产都比之前有较大提升,2018年永丰镇除外(因永丰镇个别蚕农桑园附近有烟田,采叶喂养时导致蚕儿全部中毒,导致整个镇的均单产反而有所下降);其中均张产最高的是石坡镇,达到了49.56 kg;均张产提升比较明显的有城关镇、高耀镇、石坡镇和三要镇(图2)。

图2 2016~2019洛南县各镇养蚕均张产情况

3.3.5 加强技术培训

在技术培训上,采取理论知识讲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并贯穿于整个蚕期。在春季良桑建园,桑园科管、春蚕饲养等各个环节,深入村、组,田间地头,蚕农家中进行技术传授,发展“强村大户”、职业蚕农。

4 结语

霜冻、高温、多雨是目前该县蚕桑产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针对霜冻问题可以从冻前预防(主要措施:熏烟、春灌、涂白)、冻后补救(主要措施:松土除草、桑树摘心、剪除冻害枝、施肥、多批次饲养)2个方面进行解决;而针对高温、多雨则通过合理的科学养蚕进行解决,包括做好蚕具蚕室的消毒工作、做好通风换气,时刻保持适宜温湿度、加强病害防治、选购抗脓病的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蚕桑生产的专业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蚕农桑园霜冻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关于对丙麻乡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铜陵市区近58年初终霜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祈 祷
躲雨
家乡的桑园
1961—2014年临夏州霜冻特征及防御对策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针对作物遭遇霜冻的低温霜冻的防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