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分类分析
——以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例

2021-03-10刘金龙

绿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林地斑块景观

刘金龙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云南 昆明 650031)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自然生长的林木是地球表面自然历史长期发展的地理景观[1]。目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已经成为森林景观及森林生态分析的重要基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为了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为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提供基础资料。本次研究的森林景观的分类数据可以为经营单位对森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建议性指导[2,3]。

2 森林景观分类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景观生态学研究可以概括为对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三方面内容[4]。景观是一个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或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的地理空单元,是由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既有独立的完整结构及相应的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功能,又有明显的视觉特征和美学价值,是边界明确,在空间上可辨识的地理实体[5]。森林景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一类景观,森林景观格局是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6]。

3 研究区地理环境概况

3.1 空间位置

碧鸡街道办事处隶属昆明市西山区,在西山区中部,地处滇池西岸,位于东经102°34′,北纬25°07′。东临滇池,与官渡区、滇池度假区、呈贡县隔湖相望,西接安宁,南连海口,北和团结、马街毗邻,纵向20km,横向4.43km,总面积76.73 km2。西高东低,著名的西山、观音山名胜、碧鸡关在境内,长坡地形向安宁倾斜,下滑10km,俗称“十里长坡”。碧鸡街道办事处下设7个社区居委会、39个自然村、29个行政村,居住着汉、白、彝、回等民族。

3.2 自然地理特征

昆明市西山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 ℃ ,极端最高气温31.5 ℃,极端最低气温-7.8 ℃。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5 mm,月最大降水量208.3 mm,日最大降水量153.3 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年日照时2327.5 h,年蒸发量1856.4 mm。最大风速40 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

西山区土壤主要以红壤、黄红壤、黄棕壤、紫色土为主,其中红壤、黄红壤分布较广,紫色土较少。

4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4.1 数据来源

以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2014年1∶25000影像图为基础,在ArcGIS10.2平台上对林相图进行矢量化,结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所需图层,使用坐标系为西安80,对研究区林班界进行进一步校准。校准出图作为外业调查手图,调查过程中在林班进行小班区划调查,并结合地形图及影像图进行小班界的核准,对所有调查数据记录卡片整理,并进行图层的矢量化,属性数据(即小班因子)录入。

4.2 主要分析思路及方法

以遥感影像图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载体,再收集所需数据进行叠加和综合,确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案[7]。通过外业调查获取数据,确定景观分类方法,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形成矢量图层、斑块图层,从而获取斑块的各项景观指数,对其系数进行分析获得结论。

分析思路:遥感预处理→数据收集处理→景观分类→确定系统及指数→得出结论。

4.3 数据分析

本次分析将景观划分为7类,面积较小地类、景观相似地类进行合并。具体为(括号中为第四级地类):①乔木经济林景观(乔木经济林、苗圃地);②无林地景观(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其他宜林地、其他无立木林地、其他非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封育未成林地、建设用地、水域、耕地采伐迹地);③混交林景观(混交林);④灌木林景观(灌木经济林、其他灌木林、其他特别灌木林);⑤疏林地景观(疏林地);⑥竹林景观(竹林);⑦纯林景观(纯林)。乔木经济林景观主要以经济树种如板栗、核桃、果树为主;无林地景观主要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要地类合并;混交林景观和纯林景观及疏林地以云南松、桤木、栎类、华山松、桉类为等主要树种;灌木林景观主要以萌生栎、小铁仔等灌木为主;竹林景观则以其他竹为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斑块面积统计

5 结果分析

由表1对景观斑块的统计可知,无林景观所占面积最大,研究区总面积7943.68 hm2,无林地景观占总面积的40%,是研究区域绝对的优势景观。根据实地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大量厂矿的办理和兴建;部分地方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乔木、灌木脆弱,人工造林未成林地较多。

其次为纯林景观比重较大,占37%的比例,由于研究区位于滇池附近,森林对于整个滇池流域影响较大,对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护路等至关重要[8]。

混交林和灌木林景观分别占8%和9%。根据斑块尺度原理,大型斑块能够为更多物种提供生存环境,维持生境的稳定性,从而起到保护物种和增加多样性的作用[9,10]。所以当地林业部门对森林的经营和管理合理,保护相对较好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大,是研究区景观的重要景观体现。以上两类景观斑块数量也占比较大。其他景观则面积相对较小,在所有景观中所占比例较小。疏林地景观和竹林景观所占比例较小,成为整个森林景观的嵌入性景观。

6 结论

通过对研究区的景观分类分析可以知道,森林景观的分类研究意义重大。了解森林景观的整体情况,分析景观的内部结构,可以获得对森林资源更进一步的认识。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按照森林景观类型的不同,分为乔木经济林景观、无林地景观、灌木林景观、混交林景观、纯林景观、竹林景观、疏林地景观。通过对各类景观的分布和格局的分析,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以无林景观和纯林景观为主,其次为灌木林景观和混交林景观。除无林地景观外,纯林景观形状较好,纯林斑块面积相对较大,但由于其与其他景观类型相邻较多,从而受到的影响和干扰较大,例如与无林地的斑块的拼接影响,导致其破碎度较大。灌木林景观则相对集中,当然灌木林景观的形成受到海拔、土壤等因素的特殊影响而形成。乔木经济林景观则主要分布于无林地景观附近斑块,并不离散,便于管理和经营。从整个研究区的森林景观现状来看,破碎度较大的景观虽然面积占比较小,但是景观种类居多。景观整体的多样性较高,异质性较高、无林地景观占比较大,有林地景观中纯林景观良好。

猜你喜欢

林地斑块景观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景观别墅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Summer Is Coming
《景观平面图》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价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