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2021-03-10

绿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张掖市西北地区树种

陈 橙

(甘肃省山丹县机械林场,甘肃 山丹 734100)

1 引言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以往的造林设计规划中,往往把重点放在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由于没有考虑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盲目的规划和滥用自然资源等问题[1]。当前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仍存在问题,在树种培育技术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为大力提高西北地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质量,根据2018年林地更新数据成果,对张掖市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展开研究。

2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的措施

2.1 因地制宜,科学选种

为适应张掖市山丹县林业造林种植环境,在选择树种时应当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科学选取树种[2]。充分考虑水分、温度、土壤养分和光照条件等外界环境因素,选择抗寒能力强树种为主,以此培育出更加适合西北地区张掖市山丹县生长环境的优良树苗;选择符合以上条件的造林树种,保证树种的存活率。

2.2 符合水土保持的选择原则

水土条件是造林树种优选中的重要因素,结合2018年林地更新数据成果数据,以张掖市山丹县为例,得出了各树种抗旱能力排序表,如表1所示。

表1 树种抗旱性排序

山丹县的干旱地区气候干冷,热量不足,其造林的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应更注重对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培养。以上树种大多具有较好的耐寒、耐盐碱等特性,在造林时消耗的水分只是普通树种的5%~15%。同时,上述树种均能够在地表温度达到55°以上的土壤环境中正常生长[3,4],能够抗受更加强烈的病虫害,且自身的康复能力更强,以此,作为提高西北地区张掖市山丹县林业造林质量的树种优选依据,并在种植过程中遵循西北地区树木种植的水土保持选择原则。

3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

在2018年已完成的公益林矢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提出4点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以对西北地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属性数据和矢量数据进一步完善。

3.1 合理排布林业造林布局

根据调查可知,2018年山丹县(非天保区)国土面积为469.845万亩,由于面积过大必须合理排布北方林业造林布局。张掖市山丹县造林应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立地条件,合理排布造林布局,从而发挥出西北地区土地生产能力的最大化优势,以此提高造林质量,获取最大的防护效益、自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适合乔木种植的地区种植乔木类树种,适合灌木的地区种植灌木类树种,并将不同树种的网片相互结合。对于水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可以建立生长速度更快的丰产林;而对于沙石较多,但地势平坦的地区可以飞播造林;对于地势相对陡峭或高原地区应当大力开展封山育林项目,将造林与封育有机结合[5]。在此基础上,将西北地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区域的森林资源不断扩大,从而提高造林质量。

3.2 完善造林前准备工作

在明确林业造林布局后,还要进一步造林前的准备工作,通过提高各个工作环节的质量,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张掖市山丹县林业造林的整体水平。在进行造林前应当对需要造林的地区进行实地的面积测量,并对当地的土壤环境、原始植被类型、地形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积极划分立地分区,设计出能够体现树种和林种整体种植优势的规划方案,以此做好造林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在造林的初期阶段应当尽可能地对苗树进行防护,并通过灌溉的方式不断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在起苗的过程中还应当避免出现苗木失水的现象发生[6]。尽量做到随起随种,若在起苗后无法进行及时的栽种,则在苗木上覆盖湿润的黏土,从而保证苗木时刻处于湿润的环境下,降低苗木水分的蒸发量。在苗木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利用苫布将其全部覆盖,并在每隔1~3 h的时间进行一次洒水,从而保证苗木根系的湿润度。当到达造林现场时,在苗木栽植前应当将其浸泡在清水中并保持时间在24 h左右,使苗木的根系充分吸收水分,从而更有利于苗木成活,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林业造林的质量要求。在每年的伏天采用深耕模式,并且对于含盐碱浓度高的地区应采用开沟伏灌、排盐洗碱的方法换土、耕作。

3.3 引入抗盐碱造林技术

在播种的前期准备阶段,应当利用抗旱种衣剂对树种包衣进行处理;利用抗旱保水剂对种植周围的土壤进行处理,提高抗旱、保湿效果。在部分地区缺少降雨的条件下,在春季进行造林时,其土壤的含水量较低。因此,在实施保水剂之间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浸泡[7]。例如,对于1~2年生的针叶苗苗木,应保证其保水剂施入量为20~25 g/株;2年生阔叶树,应保证其保水剂施入量为60~70 g/株。在盐碱浓度高的地区进行造林可利用“康地保”药剂,降低该区域含盐碱浓度,上述方法对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均起到一定作用,提高造林质量。

3.4 调整西北地区林业造林防护管理模式

在树种选种、采购后,应当立即根据相应的防护需求,编写防护指导书,并对树种的各个流程进行全面的防护管理。严格控制种植区域土壤、温度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时间进行种植,科学掌握种植的密度。在造林后期还应当根据种植树木的实际情况进行灌溉,保证每年浇水次数在5~6次范围内,在11月份应当采取浇封冻水的方法,而在7、8月份应当对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采取小苗轻剪,大苗重剪的方法,以减少树木水分的蒸腾,增加树势。

猜你喜欢

张掖市西北地区树种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张掖市高中教师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寒露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