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认识领悟心理疗法

2021-03-09吴博文

人物画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

摘 要:根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并结合中国病人的具体情况,我国临床医生钟友彬设计并提出了认识领悟疗法这种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分析方法。认识领悟疗法是针对中国人心理疾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讲述了认识领悟心理疗法的适应症如强迫症、对人恐怖症以及性变态的治疗要点和若干治疗技巧,有力回答了心理分析是否适用于中国这一尖锐问题,为构筑了中国心理分析体系框架做出重要贡献。本文主要梳理了心理分析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本土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该疗法的理论基础、适应症及其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认识领悟疗法经过在临床实践的运用中得以扩大后的适应症。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分析;认识领悟疗法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国的心理治疗经历空白期后刚刚起步,而此时首钢医院精神科大夫钟友彬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大大缩短了某些顽固神经症的治愈时间,也使性心理障碍的矫治成为了可能,对心理分析是否适用于中国这个尖锐问题给出了有力回答,而且在弗洛伊德的工作之上带来了新的突破,构筑了中国的心理分析框架,在心理治疗史上留下了中国印迹(钟友彬, 张坚学, 康成俊, 丛中, 2012)。那么,心理分析在中国适用吗?为什么钟友彬要提出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呢?

一、心理分析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本土化的必要性

其实心理分析法和心理分析学说在上世纪初就已传入中国,可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都没有医生和医学心理学家们用心理分析来进行治疗。钟友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认识上:西方的家庭结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和中国不尽相同。因此,多数人认为心理分析不适合我国国情,尤其是它的许多观点如幼儿性欲和俄狄浦斯症结等学说很难让人接受,更不用说理解和同意并用于治疗当中了。然而,钟友彬认为心理分析适用于中国病人,虽然适用,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直接移用西方的心理分析方法肯定是不行的。传统的心理分析疗法把幼年期的症结只局限于幼儿的性心理,难以令人接受,需要和病人进行长时间的频繁接触,用自由联想法反复谈心才能收到效果,费时费力;心理动力学疗法虽然改进了治疗技术,扩大了幼年症结的内容,通过促使病人回忆幼年经历,找出与现在病象相联系的经历作证,使病人易于相信和领悟,可缩短治疗时间,但仍比较费时,至少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和多次会面才能使病人有所领悟,而其中常常要让病人回忆过去甚至是幼年期的创伤事件作为根据,而这些回忆常常没有结果,尤其是幼年期的经历,即使回忆起一些片段也可能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遮蔽性记忆。因此,钟友彬就开始考虑能否不强调回忆过去或简单地回忆,而着重对临床症状的分析和直接的推理,使病人相信他的病态感情和行为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是愚蠢的儿童行为,以改变他们的认识并放弃病态的感情和行动呢?如果可行的话,将会大大地简化方法,缩短治疗时间(钟友彬, 1988)。在50年代初,对于强迫症、恐怖症和一些性变态病人,当时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在60年代初,钟友彬尝试用心理动力学治疗过几个恐怖症病人,取得了较好效果;1978年他在根据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改进了方法,又重新进行这项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二、认识领悟疗法

1. 理论基础

认识领悟保留了心理动力学疗法或心理分析的若干理论,包括无意识、谨慎防御机制、外部获益和幼年创伤经历对成年的影响等观点,但是钟友彬不同意俄狄浦斯爱恋是人的普遍特性,也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据都归之于幼年心理的症结。同时,钟友彬认为强迫症和恐怖症的症状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因此,具有幼稚性和初级思考方式的特点,但由于成年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使恐惧带有成年的内容,因而使人不能理解。此外,用病人容易理解的、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的逻辑的特点,可以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钟友彬认为,任何心理疗法必须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才能使病人乐于接受,医生乐于应用,同时也才有推广的可能。因此,必须改变以往那种以病人漫无边际地倾诉为主、医生极少发言的办法,改用医生提示、启发、讲解、讨论和病人每次会见后写出书面体会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才能省时省力,也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2. 适用症及方法

认识领悟疗法的主要适用症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这些心理疾病从来都被认为是难以治愈的(钟友彬, 1988)。认识领悟疗法采用直接会面的交谈方式。在病人的同意下,可有有关的家属1人参加。每次会见时间为60分钟到90分钟。疗程不固定,间隔时间不固定,随病人自愿也可由病人和医生协商决定,可相隔几天到几个月。只要病人不惧怕书写,凡有书写能力的病人都要求他在每次会见后写出对医生解释的意见以及结合自己病情的体会,并提出问题。

三、展望

认识领悟疗法虽然是钟友彬在治疗强迫症、对人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心理障碍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经过他的学生张坚学、康成俊以及国内同行的运用,发现这个方法在治疗进食障碍、顽固性疼痛和其他神经症上都取得了良好疗效,说明了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症正在扩大,而且用该疗法在对人格障碍的治疗上进行探了索并且取得一定疗效。目前的适应症有:各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恐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以疑病障碍为主的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性心理障碍(如恋物癖)、进食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等。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心理疗法,认识领悟疗法是结合中国人自己的特点来进行心理治疗的心理疗法,它已经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发展,当然,这需要我们在运用认识领悟疗法时结合具体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特点,在钟友彬留下的这片宝贵的“土地”上继续耕耘,让它继续良性发展,去帮助到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钟友彬. (1988). 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钟友彬,张坚学,康成俊,丛中. (2012). 认识领悟心理疗法.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吴博文(1996.7),男,汉族,湖北省大冶人,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社会与文化心理学。

2274501705328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
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学习实变函数的心理分析
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学习实变函数的心理分析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管理策略解析
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黄昏的蝙蝠
大学一年级女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