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浅析

2021-03-09林保英李旭李奕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高职院校美术

林保英 李旭 李奕辰

摘  要 当前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作为幼师主要的培养机构,责任重大,教学过程、培养方向均需进行不同程度的完善,尤其是美术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旨在通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美术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4-0016-03

Brief Analysis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Fine Arts Course of Pre-

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IN Baoying, LI

Xu, LI Yichen

Abstract The current society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reschool teachers, whil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main trai-

ning institutions for preschool teachers, have great responsibilitie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direction need to be improved to

different degrees.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rt tea-ch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rt teach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art teach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eschool education; arts

0 前言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学前教育专业,不仅可以为幼儿园和幼教机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也能够储备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在学前教育的众多课程中,美术课程占据较重的分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美术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向幼儿传授美术知识。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设置课程目标时需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及特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此外,教师需采用多种举措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修养及基础技能,学生只有打下扎实的美术功底、具备良好的传授能力,才能在将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启蒙教育,讓幼儿更好地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世界的美好。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并未充分联系实际,而是按照以往的思路在进行教学,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不当  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然而并非所有学前教育的学生都具备美术基础[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具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那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则无法很好地消化美术课程的专业知识点,影响教学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属于理论+技能课程,然而大班制的授课方法无法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授课,一方面不利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造成授课效果较差,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降低学习主动性,形成恶性循环。

培养方案不灵活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更加多元化,对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长时间不予更新,培养目标也不能根据日益变化的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现阶段大多数美术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时遵循之前的培养方案,重点关注美术技能的传授[2],未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求,无法将美术教学与培养幼儿艺术素养进行融合,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真正领会幼儿教育中如何对幼儿进行美术方面的启蒙,不利于培养专业的幼儿教师。

教材更新缓慢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媒介之一[3],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往往是几年前编制的教材,教材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现在飞速发展的幼儿教育。在学前教育的众多课程中,美术方面的教学往往不受重视,这也是导致教材更新缓慢的原因之一。而实际情况表明,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及艺术素养,无形中提高了对幼师美术方面的要求,教材更新缓慢无疑是提高学生美术教学能力的阻碍之一。

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不足  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许多学生之前并未系统学习过美术课程,即使部分学生有过美术课程学习经历,也仅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并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会逐渐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学校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懈怠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导致无法较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

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  在美术课程中存在较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比如素描、速写等,这些内容一方面学习难度高,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在幼儿教学中实际用处很小,对幼儿教育帮助不大,无法达到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美术课程的初衷及目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更不利于学生快速地吸收和掌握知识,浪费了教学资源,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效率及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笔者结合教学体会及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应对措施。

改进教学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4],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将美术功底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美术功底薄弱或无美术功底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分别对他们进行授课指导。增加美术功底较好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要求与任务量。同时,建立“传帮带”互助小组,鼓励美术功底较好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专业课方面帮助其他学生,相互督促、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美术功底薄弱甚至无美术功底的学生,从美术基础知识开始传授,为学习美术专业技能打好扎实基础,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深层次的内容。积极鼓励基础薄弱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美术专业知识学习与练习,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实际定期更新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本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向。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涉及培养方案中的美术部分,需要充分调研幼儿教学现状,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更新[5],与最前沿的理念及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满足幼儿教育要求的幼儿教师。

对美术教材进行定期更新  与培养方案一样,美术教材也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的发展进行定期更新。如果教学过程中一直延续使用老版教材,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与技能,学生不能更好地满足幼师的相关要求与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教材进行完善与更新。教材丰富完善的过程,不仅有利于教师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环节。在备课与制作课件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与进度,增强课件及学习资料的美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关注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利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确保学生学习期间掌握相应的美术专业技能,毕业后适应学前教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制订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与知名的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师教育工作者。

在课堂中加入素质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幼儿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给幼儿传授绘画技能,更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在课堂中加入名人名画欣赏、看画讲故事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案例实践

课前:充分准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结合培养方案及教学目的,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比如图书馆、网络、学科论文等,制作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供学生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合理设计两节课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一般提前做好环节计划,如签到、互动答疑、总结、课后作业布置,设计好教学语言和通知任务书。

课中:积极组织课堂,争取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进行线上学习  一般情况下,提前五分钟进行课堂签到,确保学生能够按时上课。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推送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内容,结合美术学科背景及现实案例,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美术基础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特殊课程,在课上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还需要一定的练习时间。以素描基础课程为例,将教学讲解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个人练习时间为40分钟左右,剩余30分钟进行课堂互动,点评讲解练习作业,便于学生及时改正、提高。

课后:合理布置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课后作业的支撑,以巩固课上学习内容,拓展知识面。一般根据当天课程学习内容合理设计课后作业,美术基础课程作业一般为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动手练习作业较多,课后作业及时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也有利于知识的回顾。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今后的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美术学科的培养,加强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度,不断优化创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幼儿教学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开发其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高素质、高水平的幼师教育专业人才,促进幼师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業的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4):195-196.

[2]刘杰.浅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教育,2018:201,203.

[3]李淑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11):78-79.

[4]董贝贝.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探索[J].艺术科技,2018(6):269.

[5]赵瑞平.全程实践培养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建构[J].教育观察,2019(9):110-111,117.

3069501908214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高职院校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