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密度及方式对晚秋蜜桃种植表现的影响

2021-03-08杨晓光

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成活率产量

摘要:  通过开展种植密度及方式对晚秋蜜桃种植表现的影响研究,其结果表明:在1 m×2 m的较高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达到18 042.1 kg/hm2;从品质角度考虑,以2 m×5 m较低的种植密度处理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含量最高。蘸泥浆+蘸生根剂的种植方式下,第2年的成活率、挂果率均最高,分别达到了98.9%、86.2%,可在晚秋蜜桃的种植中推广。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种植方式;  晚秋蜜桃;  产量;  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   S 662. 1; S 725.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1001 - 9499(2021)01 - 0020 - 03

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地区,当地光照充足、降水适度,为大陆性气候。晚秋蜜桃是柏山水蜜桃芽变的晚熟桃新品种,每年的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抗旱、抗寒能力均比较强,适合在辽宁省朝阳市等气候干旱、寒冷的区域栽植,因此扩大了我国露地鲜桃生产的适生范围。

晚秋蜜桃自花授粉,建园时不需要配置授粉树,容易形成花芽,且丰产性好,果实个体大(平均果实重量在370 g,最大果重为505 g)、色泽好,有很高的含糖量,与当地主栽的朝阳蜜桃相比口感更甜;此外,它耐储运能力强、货架期长(成熟后在树上的挂果时间可超过15天,储存于室温的天数在10天左右,极少出现裂果)、上市时正处于市场上鲜桃的空缺期等优点。目前,通过晚秋蜜桃小面积的示范栽植可知, 2年即可有8成左右的桃树开始结果,3年生桃园的产量可达到22.5 t/hm2,   4年生桃园进入丰产期,平均产量可达到37.5 t/hm2。因此售价可达到15~20元/kg,经济效益可达到30 万元/hm2,比当地主栽朝阳蜜桃的效益至少增长20%。为了解晚秋蜜桃在朝阳市栽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方式,特开展了此项研究,以期为晚秋蜜桃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借鉴。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辽宁省的西部地区朝阳市郊区大片果园内,该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在8 ℃左右,降水量偏少(年均420 mm左右),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在2 800 h以上)、积温丰富(年均积温在3 400 ℃以上)、无霜期152天左右。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

供试的晚秋蜜桃品种为艺丰蜜桃1号,最早发现于辽宁省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冒山水蜜桃园中,属于大果晚熟优良芽变品种,通过嫁接鉴定后,表现出稳定的抗寒、抗旱、丰产、品质佳、熟期晚等特点。2016年该品种通过了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经过小面积的区域试栽得知:该品种可推广的区域包括朝阳、喀左、建昌、义县、北镇等,良种编号为辽R-SV-AP-001-2016。试验中选择长势一致的1年生的健壮1级芽苗(有发达的根系、侧根数量均要求5条以上、侧根长度约20 cm、有很多须根、未发生病虫害以及机械损伤)开展试验。其他需要的肥料、修剪管理工具等均来源于市售,与当地桃园管理保持一致。

2. 2 试验设计

2. 2. 1 种植密度对晚秋蜜桃的影响试验

设置3个种植密度,即株行距分别为1 m×2 m(处理1)、2 m×5 m(处理2)、3 m×4 m(处理3)。树形均选择主干型,苗木的根系蘸取泥浆栽植。每处理5次重复,各重复小区安排晚秋蜜桃植株100株,共计500株。林间管理保持一致[ 2 - 3 ]。

2. 2. 2 种植方式和对晚秋蜜桃的影响试验

设置3种种植方式,即蘸泥浆、蘸取生根剂、蘸取泥浆+生根剂以及一个未处理的对照(CK)。株行距均控制在3 m×4 m,并采取主干型。各处理5次重复,每个重复小区安排晚秋蜜桃植株100株,共计500株。林间管理保持一致[ 2 - 3 ]。

2. 3 种植方法

种植地各处理统一选择在阳坡或者半阳坡上,定植穴的规格为60 cm见方,回填40 cm厚的熟土[ 4 ]。栽植前先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修剪处理,之后浸泡在清水中20 h,捞出即可栽植。栽植时,将苗木竖直放在穴中央,轻轻上提,使根系充分舒展开,按照表土到心土的顺序逐层回填[ 5 ]。随时栽植、随时浇水,之后在地表覆盖1层地膜。按照80 cm左右的高度定干,然后用塑料袋套上,当苗木开始萌芽展叶时,选择10:00前或16:00后将塑料袋摘除。朝阳市降雨少,应及时浇水、浇透水,7月上旬在施肥的同时浇水,选择复合肥4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等。8月下旬施入有机肥48~67.5 t/hm2,有助于形成花芽。第2年4月底施入复合肥450 kg/hm2、尿素300 kg/hm2,对坐果率的提高比较有利,且可以提高晚秋蜜桃的品质。每次施肥后及时浇透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桃树出现烧苗现象[ 6 ]。

2. 4 调查内容及方法

对各处理晚秋蜜桃种植后第3年的挂果情况、树体结构、产量、果实品质等进行调查统计;种植方式试验中,对各处理的成活率、第2年的挂果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不同种植密度对晚秋蜜桃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由各种植密度处理下晚秋蜜桃生长、产量、品质分析(表1)可知:树高在处理1的种植密度为最高,达到2.73 m,处理2种植密度的树高为2.72 m,与1 m×2 m的处理没有明显差异,处理3的树高为1.60 m,明显低于处理1和处理2;根茎以处理3的为最粗,达到7 cm,其次是处理2,为6.7 cm,处理1的根茎最细,为6.3 cm;单株挂果数以处理的3最多,达到63个,其次是处理2的,最少的为处理1;单果重量以处理1的最重,达到376 g,其次是处理2的,单果重为360 g,处理3的单果重仅为322 g,明显比其他2个处理轻。折合产量,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处理1(18 042.1kg/hm2)>处理3(14 689.3 kg/hm2)>处理2(12 673.5 kg/hm2);品质方面,晚秋蜜桃的优质果率高,可达到90%,全部符合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各种植密度处理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处理2,其次为处理1,糖含量最好的为处理2,其次是处理3(与1 m×2 m的差异不明显)。

3. 2 不同种植方式对晚秋蜜桃植株成活率及第2年挂果情况的影响

由各种植方式处理下晚秋蜜桃成活率及第2年挂果情况分析(表2)可知:各蘸根处理的成活率均比未做处理的对照高,增幅在6.45%~15.94%,其中成活率最好的种植方式处理为蘸泥浆+蘸生根剂,成活率达到了98.9%,单独蘸泥浆、蘸生根剂的2个处理成活率分别为90.8%、94.6%;各处理第2年的挂果率均较对照增加,其中以蘸泥浆+蘸生根剂为最高,达到86.2%,较CK增加28.85%,其次是蘸生根剂的处理,比对照增加10.31%,蘸泥浆的处理挂果率为71.4%,比CK增加6.73%。

4 结论与讨论

4. 1 晚秋蜜桃品系优良,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口感比当地的主栽品种朝阳蜜桃更加香甜,为果中佳品,风味浓郁,老少皆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该品种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在类似朝阳地区的寒冷、干旱气候特点的区域范围也可以栽培,因此该品种在朝阳市等朝阳地区进行大面积栽培后,可使我国露地鲜桃栽植的区域有所扩展,加之其成熟期比一般蜜桃晚,上市时单价高,使经济效益明显,将带动相关地区发展,应用前景广阔,可作为朝阳市等地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房展。

4. 2 通过对晚秋蜜桃在朝阳市种植的密度及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1 m×2 m种植密度的树高为最高,达到2.73 m;根茎以3 m×4 m的种植密度为最粗;单株挂果数以3 m×4 m的种植密度为最多;单果重量以1 m×2 m的种植密度为最重;折合产量以1 m×2 m的种植密度为最高,达到18 042.1 kg/hm2;2 m×5 m的种植密度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含量最高;各种蘸根处理的成活率均比未处理的对照高,成活率最好的种植方式處理为蘸泥浆+蘸生根剂,成活率达到了98.9%。

参考文献

[1] 高梅秀.  不同整形和密度对桃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z1):  47 - 49.

[2] 王业遴.  整形修剪方式对高密桃园桃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J].果树学报,  1994(4):  229.

[3] 凌春香.  不同树形对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和机理研究[D].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1999.

[4] 史幼珠,  刘以仁,  梁应物.  早熟水蜜桃密植整形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  1987(7):  22 - 24.

[5] 汪景彦,  李敏,  王昆,  等.  晚秋蜜桃主干形幼树冬剪要点[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  294(05):  26 - 28.

[6] 李春辉.  晚秋蜜桃带木质部芽接育苗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18(6):  93,  95.

第1作者简介:  杨晓光(1977-),  女,  本科,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经济林。

收稿日期: 2020 - 07 -  14

(责任编辑:   李 丹)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成活率产量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