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人谷”华丽转身

2021-03-08梁经和陈贤凤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4期
关键词:丹巴县成华区丹巴

梁经和 陈贤凤

倾情相助,倾心而为。

巴山蜀水间,省内对口帮扶“兄弟齐心”,定点帮扶“全面开花”,东西部扶贫协作“跨山越海”,涓涓细流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帮扶合力。

省内“手挽手”,省外“手牵手”。浙江、广东虽与四川相隔千里,但三省勠力同心,共谋东西部扶贫和对口支援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在西部崛起乡村发展的“新支点”。

上下一股劲,东西一条心。未来,小康路上我们依旧携手同行。

“见到了超火的‘网红土拨鼠,领略了高原的别样美景,体验了韵味十足的藏式风情,这趟莫斯卡村之旅我爱了!”精心挑选出数张憨态可掬的土拨鼠照片后,游客李女士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不一会儿便收获了不少点赞。

如今,像李女士一样,专程到莫斯卡村“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个甘孜州丹巴县最偏远的村落也一跃成为“网红村”。这一切,都与成都市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所作的努力分不开。

2012年,成华区与丹巴县“牵手”,两地积极探索推动藏区跨越发展之路。有着“美人谷”之称的丹巴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成华区按照全域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打造以产业富民为支撑的“全域帮扶”升级版,以全域旅游助推丹巴县形成产业脱贫新路径,将丹巴县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街乡对口,结对帮扶更精准

袁帮子曾是丹巴县聂呷乡幺姑村的贫困户,2016年,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工作队以“流动夜校”的方式,组织村里第一书记、农技员上门对袁帮子进行黄牛规范养殖培训,并指导帮助袁帮子发展黄牛养殖产业。现在,袁帮子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走上了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6年12月16日,成华区总结首轮帮扶经验,结合实际,扬长避短,与丹巴县碰撞出精准扶贫新路子:全面启动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援藏工作“全域帮扶行动”街道——乡镇对接工作。

在丹巴县太平桥乡纳粘村,村民房屋分散,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该如何帮助村民致富?作为太平桥乡的对口街道,成华区白莲池街道围绕村民需求,将“农民夜校”改在白天,分区域分组授课,在帮助村民提升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同时,为老年人、儿童普及政策及权益知识,极大丰富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对口帮扶丹巴县巴旺乡的过程中,成华区猛追湾街道仔细分析巴旺乡地处高半山,耕地闲置的问题,决定以卡卡村为试点,在100亩闲置耕地上种植中药材半夏和白芨,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

如今,精准施策的帮扶红利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2018年,卡卡村人均增收5000元—10000元,比过去种粮的收入提高5倍—10倍。2019年,巴旺乡中药材半夏和白芨的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效益惠及巴旺乡15个村寨近2000人。

“全域帮扶行动”启动以来,成华区统筹15个街道和管委会,106个部门、社区、学校、医院等单位分别与丹巴县15个乡镇136个对口部门、村寨、学校、医院等单位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同时,广泛发动成华区内50家企业、商会、社团与丹巴县54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形成全域“手牵手”的高能量帮扶网,進一步将帮扶触角延伸到深度贫困地区。

“双方还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精准脱贫、文化交流、旅游产业等方面,建立长效沟通和帮扶机制。”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工作队领队王占成说,为更好推进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全域帮扶行动”的实施,成华区还专门作出“街道对口乡镇每年不得少于30万元投入”的硬性规定。

“家家有帮扶、户户有措施”,这种精准施策,帮扶全覆盖的模式让对口帮扶落到实处,也让丹巴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

全域旅游,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2020年国庆节,丹巴县甲居藏寨迎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门前的旅游路修好后,游人变多了,国庆期间,房间全部住满。”寨子中的老资格客栈“甲居三姐妹”老板桂花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得益于成华区的对口帮扶,甲居藏寨的旅游资源“活”了起来。桂花口中的“旅游路”,是成华区出资2000万元与丹巴县共建的甲居藏寨旅游公路。这条公路破解了甲居景区旅游开发的交通“瓶颈”,为丹巴县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提供有力支撑,并带动2个乡、15个村的数千名群众增收致富。

在丹巴县,旅游资源“活”了的还有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村”——莫斯卡村。

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盘旋向前,穿越一大片原始森林、河谷,再从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缓慢向上爬升,就来到了令游客们流连忘返的莫斯卡村。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工作队队员马骁骁说:“莫斯卡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原始的高原牧场,除了牛羊,最吸引大家的就是土拨鼠。”

如何让莫斯卡村的旅游资源“活”起来?从事过新媒体运营工作的马骁骁立刻尝试将土拨鼠与“网红”联系起来,他充分利用过去从事新媒体工作时建立起来的资源,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对莫斯卡村进行推广。一时间,莫斯卡村的视频爆红网络,特别是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反响热烈。

“一个普通小视频,短时间便能收获上万点赞,这样的传播力让我们倍感兴奋,这就说明方法切实可行。”马骁骁告诉记者,这样的走红,为莫斯卡村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2019年国庆长假前5天,莫斯卡村每天接待游客3000人左右,每天的旅游收入从3万元到5万元不等。

丹巴,旅游资源丰富,以“美人谷”之称而名扬天下。如何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全域结对帮扶的形式,让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推动丹巴县旅游经济向纵深发展?这一直是成华区和丹巴县共同思考的问题。

为此,成华区成立丹巴旅游扶贫项目工作组,整合资源力量,协助丹巴将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甲居藏寨巴底土司官寨乡村旅游环线、中路梭坡古碉藏寨乡村旅游环线、丹东党岭莫斯卡乡村旅游环线)与川西旅游环线、环九寨线路等全省4条生态文化旅游环线相衔接;投入5400余万元修建甲居成华路和成华环线,协助丹巴贯通“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旅游路网;聘请专业旅游策划机构,按照“打点穿线”“以线带面”的思路,对丹巴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包装推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引进社会投资和开发团队,优化旅游项目建设,在大型景点集中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小型景点打造“一山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乡村旅游……目前,“古碉·藏寨·美人谷”“丹巴牦牛谷风光”“东女国故都”“大渡河畔第一城”“天然地学博物馆”等旅游形象品牌已成为丹巴旅游的代名词。

猜你喜欢

丹巴县成华区丹巴
丹巴县
石头村里杏花开(节选)
刘光强对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成华区“教育戏剧进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情况的调查
区域校园足球推进策略简析
丹巴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成都市成华区“ 青少年校园足球嘉年华”
丹巴古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