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2021-03-08曹运军

医疗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曹运军

江西省彭泽县人民医院骨科 (江西九江 3327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高发于老年人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骨质流失速度不及补充速度,引起骨质疏松,后因外力作用导致椎体压缩骨折[1]。目前临床多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该类患者,其主要手术原理是通过椎弓根或是椎弓根外向椎体内直接注入适量的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缓解患者疼痛及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但是治疗效果和注入的骨水泥的属性有一定关系[2]。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男21例,女28例;年龄55~81岁,平均(68.16±13.85)岁;病程1~5个月,平均(3.16±1.11)个月;1个椎体24例,2个椎体12例,3个椎体9例,4个椎体4例;压缩程度<1/3为21例,压缩程度1/3~2/3为13例,压缩程度>2/3为1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9例;年龄56~80岁,平均(69.85±14.26)岁;病程3~6个月,平均(3.24±1.48)个月;1个椎体25例,2个椎体10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7例;压缩程度<1/3为20例,压缩程度1/3~2/3为15例,压缩程度>2/3为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3]中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患者;(2)符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相关适应证的患者;(3)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受伤至入院时间>6个月的患者;(2)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3)合并严重全身感染疾病的患者;(4)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5)精神疾病史或认知严重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俯卧于手术床上,胸部垫高,使患者腹部悬空;在患者皮肤上行常规消毒并铺无菌巾;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患者表现更为严重的一侧为进针点,通过C 型臂X 线机进行定位后,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皮下局部麻醉,选取椎弓根10点左侧方向或者2点右侧方向为穿刺针的进针点;在透视下,将针尖放于最合适部位后,抽取碘海醇造影,根据其造影剂的具体分布和具体渗漏情况,将调好的骨水泥注入椎体中。

对照组注入意大利Tecres S.P.A 的1 200/s 低粘度PMMA骨水泥。

试验组注入德国的Heraeus Medical GmbH 的Osteopal V高粘度PMMA 骨水泥。

所有患者停止注入的标准为:从正侧位透视骨水泥的弥散程度良好;患者腰椎注入骨水泥在4~6 ml,胸椎注入骨水泥在3~5 ml。

术后观察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严重患者术后给予骨质疏松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决定出院时间,一般在1~7 d 出院。

1.3 临床评价

(1)疼痛程度:采用VAS 评分评价疼痛程度,总分10分,由患者自行评价,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2)功能障碍:采用ODI 评分评定功能障碍情况,内容包括疼痛强度、生活自理、提物等10个问题,每个问题有6个回答项目,每个问题计0~5分,总分50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VAS 评分

治疗后,试验组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对照组 49 7.56±2.16 3.56±1.21a 3.19±1.41a 3.01±0.52a试验组 49 7.22±2.11 2.48±1.57a 1.14±1.63a 1.32±0.68a t 0.782 3.814 6.658 13.820 P 0.433 0.000 0.000 0.000

2.2 ODI 评分

治疗后,试验组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ODI 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ODI 评分比较(分, ±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对照组 49 40.85±5.16 38.62±3.42a 32.49±2.44a 30.61±1.96a试验组 49 41.26±5.44 35.47±3.15a 30.06±2.46a 26.55±1.31a t 0.381 4.742 4.909 12.055 P 0.703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骨科疾病,其发病和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但是也正是因为多发人群为老年人,人体各大系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弱,且钙流失速度远大于钙吸收速度,所以老年化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痊愈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4-5]。

临床多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具有止痛效果好、创伤较小且术后功能恢复较快等优点,但是,临床也需要注意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有60%左右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骨水泥材料渗漏有一定关系。骨水泥是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目前有低粘度骨水泥和高粘度骨水泥两种不同粘度骨水泥型号,高粘度骨水泥是从低粘度骨水泥改进而来[6-7]。本研究探讨两种不同粘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试验组VAS 评分及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得到该结果的原因在于高粘度骨水泥具有注入时间长、瞬间粘度高和聚合温度低的优点,且对于注射的时间无过高要求,降低了因术中操作技术失误而出现的术后并发症[8];且因瞬间粘度过高,所以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骨水泥渗漏等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可快速缓解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功能障碍程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