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技术路线探讨

2021-03-08余志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热备焦炉烟道

余志刚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205)

1 引言

我国现有800 多家焦化厂,2 000 多座焦炉,焦炭产能高达4.5×108t/a,其中多数焦炉没有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脱硝装置,不仅大量250~320℃高温烟气直接排放,浪费能源,焦炉烟道气中含有的大量SO2和氮氧化合物还会在大气中形成酸雨或酸雾,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焦炉烟道气已成为我国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通过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能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对构建天蓝水绿美好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工艺路线选择的原则

焦炉的脱硫脱硝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原则:(1)经脱硫脱硝除尘后的烟气应满足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特殊地区排放限值,排放指标如表1 所示。系统年运行率:设备运转率为24h/d,全年运转率不低于95%。(2)焦炉加热系统煤气种类的变换及加热系统定时切换,导致的烟气量及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脱硫脱硝除尘装置需要满足各种工况条件。(3)焦炉加热系统为自然通风的形式,要求选择的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具有独立的动力源,克服系统自身的阻力。处理装置故障状态时,可以迅速切换至原有烟囱,原有烟囱要始终保持热备状态,保证焦炉的安全生产。(4)焦炉为连续生产的工业窑炉,要求脱硫脱硝除尘装置故障及维修时有相应的预案,不影响焦炉的正常工作。(5)受现场场地的局限性,装置占地以能布置下且占地小为首选原则。(6)脱硫脱硝除尘脱硫副产物、固废及废水均须有相应的处理方案。

表1 烟气排放指标

3 几种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比较

3.1 SDS 脱硫+布袋除尘器+中低温脱硝工艺

工艺流程说明:焦炉烟道气—SDS 脱硫反应器脱硫—布袋除尘器除尘—烟气加热器—SCR 脱硝反应器脱硝—余热回收锅炉余热回收—原烟囱排放。

技术优点:(1)干法脱硫,脱硫剂为碳酸氢钠,烟气基本无温降,能保证烟囱安全热备状态;(2)低温脱硝在脱硫后,烟气中SO2含量低,催化剂表面不易形成硫酸氢铵,催化剂不易中毒,能保证系统的脱硝效率;(3)脱硫脱硝系统简单、投资少、阻力低、运行费用低、占地小;(4)系统不耗水,尤其适合缺水地区;(5)不存在废水、白烟、腐蚀,无其他环保敏感热点问题。

技术缺点:(1)对脱硫剂碳酸氢钠品质要求高,来源受限;(2)不适合高浓度SO2,尤其SO2浓度≥500㎎/m3,不宜采用;(3)干法脱硫,气固反应,脱硫效率不高,目前最高脱硫效率只能达到90%;(4)脱硫副产物为NaSO4、NaSO3、Na2CO3干粉混合物,目前产物没有较好的运用前景,只能堆放或填埋,存在固废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3.2 SDA 半干法+布袋除尘器+中低温脱硝工艺

工艺流程:焦炉烟道气—SDA 半干法脱硫反应器脱硫—布袋除尘器除尘—烟气加热器加热—SCR 脱硝反应器脱硝—余热回收锅炉余热回收—原烟囱排放。

技术优点:(1)半干法脱硫,脱硫剂为碳酸钠,脱硫后温降20~30℃,能保证烟囱长期处于安全热备状态;(2)脱硫效率高能达到95%以上的效率;(3)低温脱硝在脱硫后,烟气中SO2含量低,催化剂表面不易形成硫酸氢铵,催化剂不易中毒,能保证系统的脱硝效率;(4)系统相对稳定简单,投资较高,占地适中;(5)不存在废水、白烟和腐蚀;(6)适应负荷范围比较广,运行业绩较多。

技术缺点:(1)脱硫后有小幅温降,为保证脱硝运行窗口,有时需烟气加热,需消耗较多的高炉煤气或焦炉煤气。(2)脱硫副产物为NaSO4、NaSO3、Na2CO3干粉混合物,目前产物没有较好的运用前景,只能堆放或填埋,存在固废的二次污染的风险;(3)相比干法脱硫,投资费用会高,运行费用适中。

3.3 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

工艺流程:焦炉烟道气—余热锅炉降温—活性焦吸附塔脱硫脱硝—原烟囱排放。活性焦吸附塔内双级反应层同时进行脱硫脱硝。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物料输送设备提升至再生塔加热再生,释放出高浓度SO2混合气体。

技术优点:(1)系统稳定可靠,脱除效果好,脱硫率可达99%以上,脱硝率可达80%;(2)多污染物综合脱除,系统可模块化设计一次性投入多种回报;(3)干式处理,净化过程中无废水、废渣产生,无二次污染;(4)干法脱硫,排烟温度高;能保证烟囱长期处于安全热备状态;(5)流程简单,工况适应性强,维护检修量少;(6)SO2能回收,可资源化利用。

技术缺点:(1)由于是协同治理,含高浓度的SO2的烟气治理时,会影响NOx的脱除效率;(2)由于活性焦空速较低,净化反应器体积偏大;(3)初次装填活性焦量大,活性焦成本和系统初投资较高;(4)加热再生造成活性焦损耗和加热能耗较大。

3.4 低温有机催化超洁净循环氨法脱硫脱硝技术

工艺流程:焦炉烟道气—余热锅炉—臭氧发生器—氨法一体化脱硫脱硝塔内—烟气加热器和脱白处理—原烟囱排放。脱硫脱硝后副产物硫酸铵和硝酸铵溶液可进行提盐制作化肥。

技术优点:(1)系统稳定可靠,脱除效果好,脱硫率可达95%以上,脱硝率可达70%;(2)一体化技术,多效减排,在同一反应塔实现脱硫、脱硝和除尘;(3)占地面积小,初期建设费用少,运行成本低;(4)副产化肥,无二次污染,无废水排放,催化剂和水资源循环使用;(5)常温脱硝,大大降低了能耗。

技术缺点:(1)低温脱硫脱硝,进入湿法一体化脱硫脱硝塔前需降温,为保证烟囱热备温度(>130℃)需要对烟气进行加热且存在热备风险。(2)适合于低NOx浓度入口参数(小于500mg/Nm3),硫铵及硝酸铵需送至焦化厂化产回收产品硫铵车间。

3.5 工艺对比

4 种脱硫脱硝工艺对比分析如表2 所示。

表2 4 种脱硫脱硝工艺对比分析

4 结语

上述几种脱硫脱硝工艺均已投入工业运行,也都有成功或者在建的市场业绩。脱硫脱硝除尘后的烟气满足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特殊地区排放限值要求。实际选择中要结合焦炉现有工艺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场地、运行费用、可靠性、运行业绩、副产物的处置等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热备焦炉烟道
SWDJ673型捣固焦炉技术特点及应用
昆钢公司120t转炉固定段烟道漏水分析及治理
热备动车组配置方案优化模型
东海区实时海洋观测数据库双机热备系统解决方案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加热炉燃烧烟道系统的改造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的地址分配及热备技术
焦炉烟气炉内脱硝技术工业验证
PostgreSQL热备原理研究及流复制运用
焦炉烟道气治理的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