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的融合

2021-03-08马雯新疆师范大学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融合传统体育

马雯 新疆师范大学

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文化,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的效果。文章具体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并且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相关应用和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根基,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有机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课程融合起来,这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体育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这一行为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另外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具体要求

(一)教育主体的融合

每个课程的教学都是非常复杂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具有筛选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教师需要将专业技术和文化相结合。对教师而言,传授技能并不复杂也不困难,因为每一个体育老师都受过专业的训练,而让传统文化与体育技术相结合并非易事。传统文化观念的形成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和学生自己心里清楚,因此,只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使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

(二)教学内容的融合

传统文化涉及的内容很多,人们迄今为止创造的所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可以纳入到文化的内涵当中。因此在筛选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依照文化传承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育的教学形式和一般的文化课程有较大的差别。在内容方面,文化传承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并非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梳理,所有与体育相关的历史故事以及文化产品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并非只是文字运动,其与体育有一定的联系。当学生了解了某一运动的丰富文化内涵后,就能够准确地对该运动项目进行深入学习,比如中国武术。中国武术是中华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学习中国武术时,并不只是着眼于招式套路,而是需要深入体会中国武术的三个方面——德、技、道。德主要指的是武德,也就是在武术当中融入儒家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习武之人长期的道德观——以社会生活为实践准则,恪守利益性的规范要求。这种道德规范对武者的观念有着直接影响。技主要指的是武术的技巧,无论是一招一式还是某种流派都要力求形神兼备,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要身心一体,不能只是一味模仿,需要尽量体会其中的中正不屈,进而将武术的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体现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而武道是一种超脱形体体育之后的升华,是武术的最高境界。

(三)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包含了肢体符号和语言符号等,如何对肢体符号和语言符号进行合理利用,逐步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难题。

以语言符号为例,在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文化传播方面也需要把语言作为载体,各项体育技能的技巧也需要通过讲解法进行讲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深入研究后探索学生的生活历程,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为基础,运用灵活的方法进行讲解,让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并快速渗透到学生的认知心理当中。这种教学与文化的结合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师要将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也就是说,通过语言交流传承文化的过程并非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在具体实践当中灵活应用,这样才能使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以肢体符号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亦是如此。肢体符号很多都承自古代的体育文化。比如说很多武术的起手式都具有礼敬对手或者尊长的意思,如抱拳礼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符号来解释,将这种礼敬他人的文化内涵展示给学生,除此以外,还有点到为止、强身健体等体育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建议

(一)提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结合的过程中离不开学校相关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不能单单只是讲授体育技巧,更需要将体育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中,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时,不仅需要向学生展现积极向上的层面,还需要通过优秀的体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所以高校的相关领导需要转变原有轻视体育教学的观念,有机地加强体育课程的改革,重视师资队伍的构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作为高校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高校在展开体育课程方面,主要以三大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为基础,不重视将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融合进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故而需要逐步加强舞龙、舞狮、摔跤、太极拳等教学内容。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有利于让学生探索这些优秀体育文化背后的内涵,以便更好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在此过程中需要强化体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过程,依照学校的具体资源和师资力量,合理筛选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只有传统文化体育项目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其才能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设新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比如增加一些公平竞赛、文化素养方面的积分,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又能够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依照评价的数据及时梳理教学思路,了解传统文化融合的效果,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以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融合教学服务。

教师需要逐步重视对传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转变以前分数定乾坤的评价体系,依照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进行创新,了解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特征,以传统文化融合实践为基础,结合自身体育运动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注重人才在技能和德行方面的全面发展。另外,还需要依照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引入自评、互评等机制,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身的体育学习情况,将原来的一学期评价一次或评价两次的制度转变为一学期多次评价,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身的学习状态,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体育社团建设,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大学社团是由高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行组织起来的。体育教学可以视自身需求逐步拓展向大学社团。比如说,由相关教师引导组建体育社团,在此过程中不单单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体育技能培训,还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这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传承文化的一项重要补充。

体育课程是集技巧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的教学课程。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训练身体素质外,还需要传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思想,因此需要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通过介绍一些传统体育项目,讲解背后的历史发展故事,加强学生对优秀体育文化思想的学习。

猜你喜欢

融合传统体育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