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视角探索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服务

2021-03-08韩亚梅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档案馆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转型

韩亚梅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档案馆

高等学校档案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研究利用这些档案对学校及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档案服务社会的研究较多,而服务自身发展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服务研究则更少。发挥新建本科院校档案的服务作用,要明确档案可以提供的具体服务,以及践行路径,这样才能将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服务真正落在实处。

高校档案有传承高校历史的服务职能,但长期以来高校档案的服务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校范围内的特殊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因此笔者基于发展的视角对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服务进行了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内涵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从1999年起升格的‘新’本科院校,它们是在我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通过合并升格、独立升格、转制升格和(独立学院)转设的具有全日制本科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高校”。

发展视角下对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服务的探索

档案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凭证作用、参考作用。档案的参考作用是一事物的历史记录对他事物的借鉴作用。由档案的凭证和参考功能,又衍生出其他的功能:档案的资政决策功能,即利用学校的档案资源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服务;育人功能,即依托丰富的档案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即档案馆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研究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然而高校的发展实质就是通过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获得持续发展,因此高校档案服务就必须围绕这些基本职能的实现展开。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应该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转型发展来展开,因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但任何高校的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其次就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转型发展等职能。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服务可以从以上方面展开探索:

(一)档案对新建本科院校决策和管理的服务

根据现代决策学,只有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反复论证和研究才能作出科学决策。在学校教改中,档案资料记录了每一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实施方案以及经验教训;在科学研究中,档案资料记录了每一个时期的科研立项和研究结果,反映了学校科学研究的历史和成就,通过这些可以总结出学校科研的专长和特色,从而可以为科研决策提供参考;在学校的基建、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等活动中,学校档案资料也可以发挥决策咨询功能,帮助学校领导作出科学的决策。

(二)档案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服务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对高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档案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档案对高校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青年教师进入高校,他们难免教学经验不足,但老教师一方面有教学、科研的压力,精力不足;另一方面,老教师数量不足,难以进行一帮一指导,这些都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然而高校有大量的优秀教师教学档案、微课视频,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参阅、学习,这样他们会尽快熟悉教学规范,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第二,高校档案对学生具有思想教育作用。高校档案资料真实而全面地记载着学校发展过程中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学子的事迹,这些资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运用这些档案资料,可以教育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通过教学名师的典型事例来培养学生爱校、爱自己的专业,并最终从名师身上学到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档案对新建本科院校师生科研的服务

高校科研档案中有大量的教师科研项目、论文、专著及学生的毕业论文等,这些档案资料对师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学校可以对以上科研档案进行汇编,便于师生查阅,了解相关研究的进展;其次,学校可以组织科研专家对其中的优秀和获奖的科研项目、论文及优秀专著进行点评分析,指导青年教师及学生熟悉科研规范,掌握科学的方法。第三,学校还可以收集学校科研专家有关科研心得的材料,使青年教师和学生明白科研的真实过程,形成坚毅的科研性格,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四)档案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服务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国家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求,有计划地调整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背景下产生的以及这些本科院校自建立之日起就面临转型发展的任务,那么高校档案对这些高校能够提供哪些服务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及任务。

1.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及任务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有不同的观点,笔者比较认可顾永安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指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化变革中,在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型的基础上,实现从传统学术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然而要实现这个转型,通常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完成以下任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转为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注重发展特色学科专业,形成差异发展理念;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既可以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可以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强化“应用型”科学研究,科研重心转向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新建本科院校档案对学校转型发展的服务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任务,高校档案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呢?

(1)收集并分析毕业生就业调查资料,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校以往办学,大多是“闭门”培养人才,然而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工作。一方面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材料列入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归档资料;另一方面,对收集回来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资料要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查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设性意见。

(2)分析学科专业发展档案,服务于“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置有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因此高校要在了解地方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聘请请专家结合档案资料,对各学科专业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出适应地方经济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同时,通过对本校优势学科专业发展历史的认真研究,为学校新确立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3)分析教师人事档案,服务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样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知识结构、学术与行业技能兼备的能力结构、教师素养与行业职业素养兼备的双重素养,即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靠引进,但更多地是通过校内外的培训,那么如何实现人数众多的教师队伍的培训,如何做到有针对性、高效的培训,这就需要通过教师人事档案对学校师资队伍整体信息进行分析,明确教师已有的学历和职称,以往经历及培训相关信息,从而为接下来的培训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4)整理科研档案,搭建校企信息共享平台。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就是立足于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同时,通过科研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高校有大量的科研档案,因此高校一方面可以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相应的专题数据库,比如基础研究数据库,应用型研究数据库等;另一方面,可以搭建高校与企业信息共享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种信息共享平台,高校科研工作人员可以了解校外企业需求信息,企业经营者也可以查看校内的科技项目,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服务学校发展的路径

(一)丰富馆藏资源,优化档案资源结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档案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帮助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转型,能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帮助青年教师和学生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但实现这些服务首先需要有相应的档案资源,比如名师教学档案、教学视频资料;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资料;校史资料、名师事迹资料;师生的科研档案等。这要求高校档案馆应根据学校发展需求丰富和充实档案内容,构建合理的馆藏档案结构,把真正有价值的材料收集进馆。其次要科学规范归档范围,不断调整和扩展档案资料的接收和收集范围,确保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准确。

(二)重视档案管理,建立专题数据库

根据上文分析,高校档案可以助力学校领导作出科学决策、学科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校企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等,而要实现这些服务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专题数据库,比如管理制度数据库、学科专业发展专题数据库、教师信息专题数据库、科研成果专题数据库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建设档案专题数据库对档案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保障。

(三)搞好档案编研,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水平

高校档案可以服务领导决策、人才培养转型和学科专业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师生科研能力等。实现这些服务,需要在拥有大量相应专题档案的基础上,对这些档案资料进行专门汇编、分析研究,即档案编研。档案编研工作就是以馆藏档案文献为主要对象, 按照一定的选题对原有档案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整合、考订、梳理、加工, 通过汇编、编述、著作等手段。以一定的成果形式提供给利用者的过程。通过档案编研, 将各类专题档案资料按照需要进行系统而有序的提炼整合和分析研究,最终实现对高校管理、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深度服务。

(四)加大投入,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

高校档案可以为领导决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提供服务,但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快,劳动力成本较高,而且高校普遍存在多个校区,所以要提高高校档案的服务效率就必须加大投入,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样高校师生就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享受便捷的信息服务,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五)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水平

高校档案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高校档案的管理、编研、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档案工作人员,因此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关键。二十一世纪的档案工作人员不仅是档案实体管理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分析者、整合者、传播者与提供者。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将成为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同时,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总结发展经验,提供发展趋势预测,把高校档案的利用服务落在实处。高校档案馆只有重视培养档案人才,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把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度化,让档案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学习最新的档案业务知识,最终才能培养一批具有档案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能力的档案工作人才队伍。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高校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档案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充分认识档案资源的重要性,并创造条件实现档案对自身发展的服务。新建本科院校也只有从自身发展历史经验出发,才能走上一条正确且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转型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